- 年份
- 2024(9645)
- 2023(14188)
- 2022(12445)
- 2021(11909)
- 2020(10258)
- 2019(23481)
- 2018(23372)
- 2017(45860)
- 2016(25191)
- 2015(28624)
- 2014(28616)
- 2013(27935)
- 2012(26128)
- 2011(23660)
- 2010(23913)
- 2009(22290)
- 2008(22257)
- 2007(19977)
- 2006(17559)
- 2005(15882)
- 学科
- 济(98409)
- 经济(98297)
- 管理(72697)
- 业(70029)
- 企(56671)
- 企业(56671)
- 方法(46476)
- 数学(41234)
- 数学方法(40620)
- 农(29735)
- 财(29334)
- 中国(28086)
- 制(22497)
- 业经(20753)
- 贸(20172)
- 贸易(20162)
- 学(19883)
- 易(19636)
- 农业(18860)
- 地方(18321)
- 务(18062)
- 财务(18002)
- 银(17972)
- 财务管理(17958)
- 银行(17932)
- 行(17097)
- 企业财务(17039)
- 理论(16881)
- 融(15987)
- 金融(15984)
- 机构
- 学院(358600)
- 大学(357056)
- 济(146804)
- 经济(143550)
- 管理(138023)
- 研究(119688)
- 理学(117901)
- 理学院(116634)
- 管理学(114550)
- 管理学院(113875)
- 中国(93257)
- 京(75065)
- 财(72632)
- 科学(71407)
- 所(60584)
- 农(58212)
- 财经(56760)
- 中心(56601)
- 江(55294)
- 研究所(54382)
- 经(51341)
- 业大(50953)
- 北京(47584)
- 范(47021)
- 师范(46584)
- 农业(45508)
- 经济学(44423)
- 州(43977)
- 院(43318)
- 财经大学(41832)
- 基金
- 项目(231556)
- 科学(182032)
- 研究(171620)
- 基金(166807)
- 家(144592)
- 国家(143379)
- 科学基金(122736)
- 社会(106488)
- 社会科(100843)
- 社会科学(100816)
- 省(90879)
- 基金项目(87672)
- 教育(81336)
- 自然(79484)
- 自然科(77589)
- 自然科学(77566)
- 划(77060)
- 自然科学基金(76161)
- 编号(71593)
- 资助(69368)
- 成果(59311)
- 重点(52708)
- 部(52299)
- 课题(49879)
- 发(49636)
- 创(48247)
- 创新(45045)
- 教育部(44984)
- 科研(44732)
- 大学(43772)
- 期刊
- 济(162037)
- 经济(162037)
- 研究(107661)
- 中国(68865)
- 财(56806)
- 农(52501)
- 学报(52494)
- 管理(50761)
- 科学(48965)
- 教育(43018)
- 大学(40302)
- 学学(37748)
- 融(37188)
- 金融(37188)
- 农业(35261)
- 技术(33074)
- 财经(27925)
- 业经(26952)
- 经济研究(25641)
- 经(23967)
- 问题(22276)
- 贸(18923)
- 业(18264)
- 理论(17867)
- 统计(17631)
- 技术经济(17456)
- 版(16323)
- 图书(16194)
- 实践(16076)
- 践(16076)
共检索到538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亚东 杨涛
校外培训治理对规范校外培训市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意义重大。根据建构的校外培训治理政策谱系,对校外培训治理政策的出台时间、文件标题、规管措施等进行分析,归纳出我国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治理措施系统,可操作性不强、治理策略相近,创新性不够、治理过程迅速,持续性不强和治理观念不一,适切性不足的特征与问题。政府应明确政策内容细节与程序规定,提高文件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功能、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行系统规划,改变以"设置门槛"为主的单一治理方式,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分类机制,逐步健全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治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吕晓敏 杜文静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整合校内提质增效、进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各省随即出台实施细则予以落实。基于政策工具与校外培训治理政策内容建立二维分析框架,梳理20个省市政策文件中涉及校外培训治理部分,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政策工具使用类型偏好权威性工具,需优化工具多样化组合应用;治理政策工具选择同质化,部分地区创新性有待提升;政策工具选择暗指运动式治理倾向,治理长效性堪忧。为提高治理有效性,应着力优化政策组合、减少权威性工具使用,应增强政策创新性、建立府际学习机制,遵循“公共治理范式”,建设良好校外培训治理生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薇
在校外培训市场中,政策执行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体制内的公立学校。统一的规范治理政策在被应用于不同培训模式及主体时,往往难以实现其治理目标。本文运用政策执行及校外培训相关理论来分析我国校外培训行业对中央与地方治理政策的不同回应。本文采用一组收集分析跨度为一年的质性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对校外培训利益相关者的访谈数据、观察数据,以及对相关新闻报道、行业分析及培训行业内部研究资料的文本分析。其中,观察数据与文本分析数据对访谈数据进行了三角论证。本文揭示了政策执行情境的重要性,论证了校外培训与规范统一的学校教育相比所具有的多元复杂性,也为治理复杂多变的校外培训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影子教育 校外培训治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许苏
美国校长培训强调提升教学领导力、重视学校实践环节、实现学区与大学的合作以及发挥学区的实践引导作用,并具有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校长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更是开发和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前提和保障。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今天,研究美国校长培训,分析其制度支持体系,对我国开展校长培训以及实现教育家办学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美国校长 校长培训 政策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光木 张凯琳
在校外培训机构价值凸显的背景下,为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需求,日本政府采取系列措施推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走上法治化、协同化、自律化与公益化发展路径,使其形成关注法律实施效果、提升协同治理效能、强调教育机会公平等新特征。但近年来随着外部形势不断变化,日本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又开始面临新问题,主要包括高额培训费用下家庭不堪重负、过度市场化下校外培训乱象显现、以教育自由化为名消减公共教育支出。这些问题对日本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出新要求,需要结合新形势从法律、政府、社会与行业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深度治理。
关键词:
日本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学习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双志
构建适切的培训政策是有序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前提。以各级政府公开颁布的16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为分析对象,遵循"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主体梳理、工具分类、目标厘定、内容编码、统计描述等技术手段将当前培训政策的内在行动机理予以完整呈现。研究发现,就政策主体而言,人社部门一家独大,成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主要推动者;从政策工具来说,市场激励型工具使用最多,其次是命令控制型工具,而自愿参与型和舆论引导型工具的使用相对不足;就政策目标而言,对培训管理规范化关注最多,其次是培训资源市场化与培训载体多元化,而对培训对象普惠化和培训形式多样化的关注比较少。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优化政策主体构成,形成部门协同治理;丰富政策工具选择,活跃技能培训市场;厘清政策目标定位,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伯龙
近四十年来,我国校外培训行业的市场准入管制逐步从行政审批模式向负面清单模式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仍有诸多不足亟待解决。各界呼吁政府提高教育培训市场的准入标准、加强事前审批监管,这种行政监管方式忽视了教育培训产业的特征,也不利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公平竞争。从规制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消费者权益理论的三个理论维度来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中应当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借鉴日本、美国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管制经验,不仅要依靠市场机制保障校外培训行业的竞争秩序,还要厘清与行业协会的监管责任分工。因此在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管制转型过程中,有必要明确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清理在准入环节对于资质获取、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法规政策,同时也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同治理作用,强化对市场主体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德智 王婷婷
以我国2010—2020年国家和地方层面的98项智慧城市核心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政策主题的热点词、内容聚类以及社会网络分析,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政策文本的热点词汇主要覆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主题和建设机制,内容主题可以聚类为互联网基础技术类、智慧产业类等10类,建设机制以政策主体组织试点工作、制定标准和评估体系等为主;相关政策在内容主题、建设机制、政策主体方面呈现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且各地方政策初步展现了一定的地区特色。进而,提出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增强政策精准部署,促进重点领域专业化等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杨明
2012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主题为"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TVET转型"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职业教育转型"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思想。转型的逻辑起点是通过职业教育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更复杂挑战,转型的目的是积极促进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2012年以来,UNESCO通过各种行动推动职业教育转型的实现,使职业教育成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力量及"教育2030行动框架"核心领域,形成独立、系统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框架。从实践趋势来看,为促进职业教育转型的实现,未来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国英 范皑皑
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调查数据,使用Logit回归和倾向值逆概率加权(IPTW)模型评估“双减”政策对校外学科培训所影响的目标人群和对儿童学业成绩产生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参加校外学科培训存在普遍性和阶层分化的特征。参加校外学科培训对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测验得分有轻微的正向提升作用,这一正向作用仅限于居住在城市或父亲学历在高中以上、数学成绩好等具有更高的参加学科培训倾向的儿童。通过将倾向值逆概率加权和复杂抽样设计结合分析,这一研究结果具备推论到全国总体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科培训 倾向值逆概率加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金岭 徐浩璠
推动全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基于2018年以来我国颁布的34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要素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整体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供给型政策工具功能显著、需求型政策工具作用欠缺的状态;政策执行者对培训载体和培训内容较为重视,对培训保障和培训对象的支持尚不充分,对培训方式的支持较为欠缺。为加快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建议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协同发展为路径,以综合选择为导向,挖掘我国人力资源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宝贵 葛瑞
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历史演进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37个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分别从机构独立性、战略定位、机构职能、研究概况、出版物、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经费来源8个维度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描述,并从与隶属部门关系、自身研究特色及机构影响力3个方面概括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科技政策研究机构 演进 图景 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陈霜叶 郑玉莲
在学校改进和教育变革中,校长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校长培训则被视为成功实现学校改进与教育变革的重要策略之一。有关校长培训的政策则体现了国家对校长培训的基本理解、要求与期望。本文梳理了中国1989年至2009年间所颁布的各类有关校长培训的政策文件,从国家对校长培训的定位、校长培训的责任分担与制度建设、校长培训的内容三个维度剖析了二十多年来中国校长培训政策的延续与变革,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校长培训的性质进行解读,提出校长培训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需要深入反思国家在校长培训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从而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更好地促进校长领导力的发展。
关键词:
校长培训 政策分析 国家角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历史图景,借助历史文献,结合标志性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事件,考察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变迁经历了雏形初现、孕育萌芽,十年动乱、遭遇重创与停滞,百废俱兴、重建工作的部署与展开,跨越世纪之交的调整与转型,注重内涵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的深刻变革5个发展阶段。知往鉴今,有助于完善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体系,为推动未来中国农村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理性智慧,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乐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梁凯丽 辛涛 张琼元 赵茜 李刚 张生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教育体制优化的有效切入口。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我国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减力度大,有证机构积极转型,无证机构完全停止培训行为,实现了中央“双减”文件“大大压减”的目标,扭转了校外培训过多过滥的局面。治理效果显著: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资本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校内课后服务供给常态化开展,助力实现减负提质;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业压力有所缓解。但与此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面临教育资源流失、违规行为较多、家长焦虑不减等诸多挑战。为了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治理而非单一压减,需要完善协同治理制度,逐步让市场发挥作用;对校外培训机构不能一刀切,需正视其积极作用;重视学生与家庭的实际需求,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借助校外培训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助力现代教育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