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
2023(377)
2022(402)
2021(412)
2020(383)
2019(868)
2018(947)
2017(2428)
2016(1322)
2015(1567)
2014(1490)
2013(1594)
2012(1543)
2011(1335)
2010(1269)
2009(1272)
2008(1111)
2007(933)
2006(794)
2005(663)
作者
(3095)
(2589)
(2490)
(2488)
(1629)
(1206)
(1132)
(1020)
(946)
(880)
(816)
(816)
(815)
(802)
(782)
(733)
(730)
(717)
(702)
(701)
(660)
(623)
(621)
(581)
(575)
(554)
(552)
(515)
(503)
(500)
学科
(5430)
经济(5427)
方法(3338)
数学(3228)
数学方法(3221)
管理(2911)
(2703)
中国(1973)
(1910)
企业(1910)
(1423)
(1276)
贸易(1275)
(1266)
(1263)
(1151)
(1043)
银行(1041)
(994)
(832)
业经(817)
环境(801)
农业(730)
研究(713)
制度(694)
(694)
(689)
(678)
金融(678)
(675)
机构
大学(17610)
学院(17350)
(8038)
经济(7882)
管理(7377)
理学(6415)
理学院(6370)
管理学(6314)
管理学院(6287)
研究(4930)
中国(4135)
(3886)
(3521)
财经(3168)
(2898)
经济学(2580)
科学(2487)
经济学院(2413)
财经大学(2413)
北京(2380)
(2281)
中心(2246)
(2056)
研究所(2051)
师范(2046)
经济管理(2003)
(2000)
商学(1948)
商学院(1938)
业大(1869)
基金
项目(10543)
研究(8517)
科学(8153)
基金(7650)
(6177)
国家(6131)
社会(5421)
社会科(5162)
社会科学(5161)
科学基金(5085)
基金项目(4132)
教育(3882)
(3835)
编号(3670)
(3344)
资助(3298)
成果(3078)
自然(2765)
自然科(2682)
自然科学(2681)
(2662)
自然科学基金(2621)
教育部(2387)
课题(2370)
人文(2337)
(2332)
社科(2267)
项目编号(2240)
重点(2214)
国家社会(2156)
期刊
(7960)
经济(7960)
研究(5655)
(2301)
管理(2173)
中国(2163)
(2013)
金融(2013)
理论(1770)
实践(1708)
(1708)
科学(1641)
学报(1565)
经济研究(1509)
业经(1488)
教育(1482)
财经(1449)
(1412)
问题(1402)
价格(1388)
大学(1322)
技术(1313)
(1235)
学学(1186)
商业(1106)
农业(1083)
图书(998)
技术经济(915)
经济问题(888)
现代(886)
共检索到2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利  王洪岩  姜义仁  
柞蚕遗传学研究是新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品种改良是发展柞蚕业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柞蚕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柞蚕生产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概述了柞蚕部分性状的遗传学及育种学的研究概况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柞蚕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柞蚕遗传学及育种学今后应重点研究的内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传举  李学军  孙效文  
鲫分为指名亚种和银鲫亚种,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鲫适应性较强、分布地区广泛、遗传背景复杂且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倍型。目前,众多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鲫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标准之间的差异,使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我国的鲫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不同鲫的起源进化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野生鲫种质资源丰富,不同野生鲫地方群体的遗传变异度较大,遗传多样性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银鲫同一雌核发育系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同质性,但不同发育系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按照人类自身喜好选育而成的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则远低于野生鲫群体。本文对于银鲫、彭泽鲫、其他鲫及金鱼的起源与进化也进行了探讨。银鲫的起源虽然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还是支持"银鲫与鲫属于一级亲缘关系,应归于同一个种,三倍体银鲫是在特殊环境下从鲫中分化出来的种群"这一观点。彭泽鲫可能是从养殖银鲫的池塘中逃逸而进入天然水域的外源鱼,也可能是起源于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野生鲫,并因其优良性状而被选育出来。彭泽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发现,使得彭泽鲫与银鲫和野生鲫的亲缘关系更加复杂,对于三者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比较研究。我国大多数地区三倍体野生鲫具有独立起源的可能性较大,在某地形成后扩散到其他水系形成独立群体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排除一些鲫地理群体是由于早年养鱼历史造成的外来鲫入侵。金鱼可能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野生鲫,首先形成草系,然后分化出文种品系和龙种品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工选择,文种品系又分化出水泡系,龙种品系则分化出蛋系。虽然金鱼品种过多,但从线粒体的角度分析,均为同一母系起源。本文通过对我国鲫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鲫种质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旨在为鲫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鲫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主持人秦利(1963-),中共党员,教授,蚕桑学博士,植物病理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柞蚕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学科带头人。198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沈阳农业大学获昆虫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蚕桑学获博士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晓华  丁昌俊  马常耕  
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进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制约我国杨树良种选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今后我国杨树育种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长短目标结合的系统育种计划,大力丰富并创新杨树种质,重视亲本选择,加强生态育种和低耗高效型品种选育,在不断革新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探索建立现代杨树育种体系,从而促使我国杨树育种获得新突破。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遵  刘敬阳  
甘蓝型(B.napus)黄籽油菜育种工作,在我国已进行了20多年。育种实践表明,其黄籽色泽遗传复杂,籽粒呈“杂黄”色,长期自交不能纯化,并不断分离出黑籽。已培育出的黄籽品种,尚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黄籽育种必须与优质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相结合,才能适应育种科技发展的需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荣  陈学军  缪南生  
介绍了蔬菜诱变育种的特点、方法和我国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王海荣  曹象明  
遗产廊道是源于美国的一种针对线性遗产区域保护的方法,追求遗产保护和自然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的共赢。我国拥有大量线性遗产有待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遗产廊道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基础性研究、专项研究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遗产廊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遗产廊道的不同类型,总结不同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重点关注遗产廊道构建和保护规划的探讨,为今后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刘静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从我国掠夺大量遗传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研发获得巨额利润,对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进行保护的必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柴阿丽  朱发娣  王惟萍  石延霞  谢学文  李宝聚  
为了明确芸薹根肿菌种群分化与寄主、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以采自我国11个省份,12个寄主上的43份芸薹根肿菌为研究对象,根据肌动蛋白(Actin)和多聚泛素蛋白(Polyubiquitin)这2个位点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芸薹根肿菌的遗传变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密切相关,可划分为2个遗传类群,其中基于Actin的遗传类群Ⅰ中菌株主要采自北京、四川、山东、河南、黑龙江、上海、陕西、海南、云南、西藏黄河中下游和南部地区,遗传类群Ⅱ中菌株主要采自辽宁、吉林、湖北、云南、西藏东北地区;基于Polyubiquitin的遗传类群Ⅰ中菌株主要采自辽宁、山东、陕西、吉林、河南、海南、云南、西藏华北...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建设方法、组织策略、管理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视角下我国非遗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几年非遗信息学研究框架将愈发清晰,非遗数据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焦点,非遗信息跨文化传播将受到关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汝  王远涛  
随着全世界对工业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各界对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也日趋关注。在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坦  马晓冬  
基于对1983年以来有关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类型、功能、评价及规划设计等几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认为国内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趋势十分明显,从1983年到2014年经历了探索性研究、推进型研究和研究高潮三个阶段。针对大型考古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研究目前仍是热点问题,对遗址公园的评价研究也进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阶段。但是,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理论单薄、分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分类体系、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与效应等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男  王爱荣  王林美  许方国  刘向国  
将精制的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用0.2mol.L-1KOH处理后,接种感染生长状态良好的柞蚕蛹卵巢初代培养细胞,调查其感染增殖规律。接种1h后,孢子的发芽率为53.8%,培养细胞的初期感染率为30%。接种24h后,可观察到裂殖体的数量急速增加,72h达最高峰。接种96h后可观察到短极丝孢子发芽后形成的空孢壳和二次感染体。接种5d后形成成熟孢子,每个细胞平均产100个孢子。在其生活史中,柞蚕微孢子虫呈双核或四偶核,并表现出孢子二型性,具有典型的Nosema属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斌  张方秋  潘文  刘有成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是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的常绿乔木,天然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福建南部(中国树木志编委,1981;《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1990),是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红锥为二倍体,2n=2x=24(Http://www.tropicos.org/Name/),单性花、雌雄同株,以风媒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