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7)
2023(8921)
2022(7726)
2021(7673)
2020(6725)
2019(15382)
2018(15778)
2017(30493)
2016(17509)
2015(19924)
2014(20145)
2013(20085)
2012(19315)
2011(17451)
2010(18283)
2009(17823)
2008(17956)
2007(16495)
2006(15464)
2005(14433)
作者
(50830)
(42614)
(42387)
(40738)
(27217)
(20749)
(19186)
(16526)
(16439)
(15809)
(14817)
(14699)
(13806)
(13680)
(13431)
(13007)
(12732)
(12669)
(12433)
(12277)
(11414)
(10762)
(10480)
(10003)
(9920)
(9881)
(9598)
(9446)
(8889)
(8637)
学科
(71382)
经济(71272)
(51767)
(47712)
管理(43467)
农业(31414)
(30268)
企业(30268)
方法(24098)
中国(22541)
(22375)
数学(21181)
数学方法(20809)
业经(19262)
(19037)
地方(18575)
(15296)
(15097)
(14310)
银行(14298)
(13743)
(13225)
贸易(13212)
(12851)
(12244)
(12196)
金融(12195)
体制(11395)
(11205)
制度(11193)
机构
学院(249467)
大学(246193)
(102569)
经济(100054)
管理(90681)
研究(89822)
理学(74952)
中国(74476)
理学院(74103)
管理学(72755)
管理学院(72299)
(60129)
(54772)
科学(53710)
(52376)
(47949)
(47200)
农业(45269)
中心(43058)
研究所(42107)
业大(41990)
财经(38376)
(35663)
(35258)
北京(35257)
师范(34987)
(34644)
(34266)
(31573)
经济学(28911)
基金
项目(146867)
研究(113063)
科学(112772)
基金(101670)
(87517)
国家(86567)
科学基金(71874)
社会(69053)
社会科(64629)
社会科学(64606)
(61367)
基金项目(53520)
教育(51103)
编号(49608)
(48400)
自然(44089)
自然科(42789)
自然科学(42775)
成果(42678)
资助(42426)
自然科学基金(41948)
课题(34751)
(33055)
(32875)
重点(32846)
(32476)
(30234)
(28401)
(28233)
(28147)
期刊
(135513)
经济(135513)
研究(83293)
(62695)
中国(61851)
农业(41607)
(39863)
学报(39617)
科学(36000)
(34204)
金融(34204)
教育(33311)
大学(31523)
管理(31452)
学学(29233)
业经(27608)
技术(21413)
问题(19783)
(19623)
财经(19274)
经济研究(17253)
(16541)
农村(15939)
(15939)
农业经济(14982)
(14178)
经济问题(13559)
(13537)
图书(13387)
世界(13354)
共检索到42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当前林权改革的主要诉求点是农民个体的林权,而不是村庄社区的林权,这种单向度改革已为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是有问题的。在林权流转中有大流转与小流转之分,所谓的大流转就是以集体林权为基础的流转,而小流转则是以农户权利为基础的流转,大流转与小流转的二分为林权流转提供了新思路,即集体林权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而不是非要农户林权直接与市场相对接。各地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林改的方案,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追求一种一刀切式的改革方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国明  朱介石  
对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改革内容: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统分结合、配套改革;主要做法:高位推动,尊重民意,让利于民,精心操作,做好配套改革;成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与农村和谐。但改革后县乡村收入减少,维持运行困难,公益林补足标准低,管护难度大;改革后林业发展后劲仍然不足,农村基础建设薄弱。针对问题提出了从财政上支持林业长远发展、适当补助林改工作经费、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合理利用公益林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公益林补偿机制等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宏  聂小荣  谢冬明  
新世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国森林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一定的效益。本研究以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早试点省份之一——江西省为例,以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和政治五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发展的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具体案例,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不当、投入资金不足、环保意识薄弱和专业人才缺乏。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利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林业发展的根本目标、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阐述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的基础上,介绍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并提出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的重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妍  徐晋涛  李凌  
介绍了江西省林权改革第一阶段明晰产权工作的主要做法,并运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了林权改革的实施对自留山、责任山、集体山的林地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自留山和责任山的经营模式在林改前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几乎不受林权改革影响;而集体山林的经营模式受林改的影响较大,林改之后股份合作、承包、转让等模式逐渐取代了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成为集体山林经营的重要模式;提出了江西省林权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娅  姜春前  严成  邱水文  黄选瑞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农村社会调查法,对江西省三个典型案例村(永丰村、上芫村、龙归村)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符合农户意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体现为农户收入增加,林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完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等,已经成为当前巩固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关键性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胜  鹿永华  刘腾飞  
文章以江西省遂川县和铜鼓县为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林改以来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采用计量模型,探索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剖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胜  鹿永华  刘腾飞  
文章以江西省遂川县和铜鼓县为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林改以来农户家庭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采用计量模型,探索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剖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萍  张红霄  彭晓民  王明镜  
利用2011年江西省6个案例村农户调查数据,以"分山到户"后的农户造林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比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案例村农户造林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户造林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容完整而排他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造林意愿的根本原因,林业税费减免、林业补贴制度促使农户造林意愿转化为造林行为,林权流转、抵押制度缓解了林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对农户造林活动的约束,但制度供给显著不足。而限额采伐制度则增加了农户营林成本,并对森林质量有一定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再昱  余玉荣  曹建华  
应用SPSS软件和二元Logit模型来揭示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农户经营目标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最大,同时,受户主的主要职业、家庭的收入来源与人均山地面积、农户的人际关系和所处地理环境、对政府政策的认知以及对经营风险的判断等的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屹  温亚利  公培臣  
农户流转收益是否合理,关系到农户长期利益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能否充分实现。对遂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林木流转进行简单回顾,以林地林木价格理论作为流转收益合理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Faustmann林价公式和林木销售价法,构建流转收益分析模型,运用调研所获数据,分析农户流转收益的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在没有采伐指标约束的情况下,林地与林木流转的理论价格明显高于农户流转收益;林地与林木的理论价格随采伐指标约束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平均采伐指标获得率水平下,农户转出林地、林木所获收益不具有合理性。为使得农户流转收益具有合理性,既需要完善流转制度措施,也应优化生产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苇萍  王礼权  
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三定"作为比较分析对象,分析了两次改革的继承关系,从改革社会政策环境和改革内容特点两方面,比较了两次改革的差异。认为: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时机已经成熟;改革应尊重历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改革要有系统观念,善于把握全局;以强化物权保护为重点,切实尊重林农利益;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林农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文章围绕上述权利在对山东省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农权益保护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集体林改中林农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林农权益保护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振民  
保障农民权益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然而,如何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农民在现实中的合法权益还受到现行相关制度的不合理制约。制度供给不足是农民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的症结所在。为此,应从法律制度、财政金融、公共服务等三个层面优化和创新制度供给的途径,以实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以江西省赣州市部分林业重点县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县级财政性收入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林权制度改革后,赣州市林业收费减收量占地方财政收入减收量的55.1%,林业收费减收是地方财政性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从财政收支缺口来源看,林业财政性收入减少量占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29%,财政性额外支出增加量占财政收支缺口的71%,县级财政政策性支出增加是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的主要因素。地方财政性收入减少给林区基层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不利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森林资源管理。研究认为,应当加快推进林区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林区林业公共财政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