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2)
2023(8244)
2022(6555)
2021(6066)
2020(4972)
2019(11158)
2018(11397)
2017(23344)
2016(13002)
2015(14682)
2014(15005)
2013(14650)
2012(13591)
2011(12380)
2010(12796)
2009(12467)
2008(12467)
2007(11487)
2006(10845)
2005(10286)
作者
(38438)
(31653)
(31545)
(30524)
(20192)
(14920)
(14354)
(12099)
(12071)
(11579)
(10777)
(10334)
(10278)
(10177)
(9948)
(9823)
(9436)
(9350)
(9333)
(9210)
(8141)
(7930)
(7798)
(7279)
(7242)
(7220)
(7135)
(7015)
(6420)
(6305)
学科
(51348)
经济(51278)
管理(37532)
(35979)
(26959)
企业(26959)
中国(19837)
(18964)
方法(17605)
数学(15466)
(15242)
数学方法(15193)
(14373)
业经(12605)
农业(11849)
(11760)
银行(11750)
(11456)
贸易(11448)
(11301)
(11237)
(11208)
地方(10445)
(10372)
(9649)
金融(9649)
(9633)
及其(9621)
(9367)
税收(9115)
机构
学院(190714)
大学(188705)
(81577)
经济(79680)
管理(69022)
研究(67891)
理学(57243)
理学院(56648)
管理学(55698)
管理学院(55345)
中国(55134)
(42926)
(40975)
科学(39006)
(35576)
财经(32148)
(31904)
研究所(31362)
(31080)
中心(30601)
(28886)
北京(26992)
业大(25368)
(25016)
经济学(24945)
师范(24833)
(24750)
农业(24562)
(24090)
财经大学(23331)
基金
项目(111485)
科学(87142)
研究(85238)
基金(79334)
(68326)
国家(67741)
科学基金(56652)
社会(53086)
社会科(50196)
社会科学(50184)
(43070)
基金项目(40344)
教育(38830)
(36658)
编号(36141)
自然(34661)
自然科(33774)
自然科学(33763)
资助(33361)
自然科学基金(33114)
成果(31735)
课题(25965)
重点(25486)
(25450)
(24944)
(22802)
(22161)
项目编号(21533)
国家社会(21461)
教育部(21255)
期刊
(99946)
经济(99946)
研究(65299)
中国(38950)
(31759)
(31376)
管理(27157)
学报(26738)
(26293)
金融(26293)
科学(24726)
教育(22227)
农业(20788)
大学(20564)
学学(19149)
业经(17610)
财经(16241)
经济研究(16089)
技术(15678)
问题(14623)
(14027)
(12585)
国际(11143)
理论(10349)
(9956)
现代(9538)
实践(9189)
(9189)
商业(9097)
技术经济(8980)
共检索到309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黎云昆  肖忠武  
我国的1.2亿hm2耕地土壤几乎程度不同地被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合成物质所污染,这种污染正悄悄向我国3.06亿hm2林地土壤蔓延。林地土壤历经千百年以至上万年形成,是不可多得的国家宝贵财富,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乎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林业大可不必跟在农业的后面去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林木应当按照自然的方式生长,方可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出了我国林地正面临的危机,概述了化肥、农药、除草剂、抗生素、塑料薄膜等化学合成物质对林地土壤造成的各种侵害及其严重后果,同时分析了不合理经营方式对林地土壤造成的破坏,提出了防止林地污染、退化、流失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方琳娜  杨俊彦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受污染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不足5%,上升至目前的19.4%;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并通过大气沉降、洪水冲积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3个路径进入农田,其中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尤其是污水灌溉是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首要路径;不仅化肥会污染农田,有机肥同样也会污染农田。通过调节Cd超标农田土壤的PH值可以降低Cd的活性,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同作物对Cd的敏感性不同,通过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可以降低危害;治理农田土壤污染,首要工作是强化农田土壤污染防控,并因情而宜,走综合治理之路。该文首次量化了我国农田土壤污染变化态势,明确提出了化肥在农田土壤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牛海霞  张小蒂  
IT行业FDI进入既有就业效应、税收效应和产业升级等经济正效应,也有土壤污染的环境负效应。由于土壤污染产权没有清晰界定,缺乏分析FDI进入IT行业的土壤污染成本,造成我国IT行业引进FDI比较利益一定程度的扭曲。本文认为,我国IT行业FDI引致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消费和电子垃圾处理等环节,可以通过建立土壤污染保证金、废弃IT产品回收、反专利垄断等制度,提高IT行业引进FDI的比较利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冬梅  金书秦  
文章指出土壤污染是一个长期、多因素、多来源的污染问题,我国目前的土壤环境保护存在政策发展滞后、缺少直接针对土壤污染管理的政策手段、相关部门职能分散、治理资金缺乏等问题。需要尽快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划定土壤污染的红线,按照土壤污染类别和主体分类管理,对已有的实用技术进行评估,并尽快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资金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贤金  曲福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耕地土壤污染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是解决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我国现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建议制定单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强化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相关的配套性措施和救济机制;改革执法体制;严格法律责任,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修平  郭庆海  
2014年4月,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土壤污染极为严重,各类耕地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工矿区废弃地土壤污染严重超标,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16.1%,因肥料滥用、农药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耕地污染的面积为1.5万亿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国家亟待出台土壤污染治理计划。因此,被称之为"土十条"的《土壤环境保护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柳  蒙生儒  
2018年5月2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在全球土壤污染研讨会上发布题为《土壤污染:隐藏的现实》的报告,概述了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报告还列举了一些用于评估和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最佳可用技术的研究案例。显然,由于土壤污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我们所了解到的土壤污染方面的信息及严重程度远远低于事实上的状况。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现实,除了加强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芳  金书秦  
为了治理土壤污染,日本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本文系统梳理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分析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体制及其效果。中国可以借鉴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从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理顺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加强执行和监管力度、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5方面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光训  
杉木连栽引起林地土壤肥力退化的机理 ,尚未定论。腐殖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腐殖质生物化学形成理论、酶学以及林地的研究现状 ,认为林地土壤中氨基酸的缺乏是导致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退化的症结。阔叶树种在杉阔混交林中具有增氮和调节碳氮比作用 ,退化点和作用点彼此互为佐证。参 2 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乾权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生态保护的突出短板。尤其是作为农村生态系统重要组成的土壤污染。强化农村土壤污染治理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粮食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乡村全面振兴和民族永续发展。本文在梳理农村土壤污染现状基础上,对农村土壤污染问题进行溯源分析,结合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提出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之策,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带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宿少锋  林之盼  雷湘龄  王小燕  薛杨  
【目的】为探讨不同退化程度红树林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期为不同退化红树林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旨在为退化红树林恢复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退化程度红树林(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中土壤养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测定,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对不同退化梯度土壤重金属特征进行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养分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剧,全碳、全氮、全磷、全钾、pH值、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降低幅度均超过50%。随着土层的加厚,全碳、全氮、全磷、pH值呈下降趋势,全钾、土壤含水率呈增大趋势。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剧,6种重金属均呈增大趋势,其中Cu、Zn、Pb、Cd等4种重金属增加10倍以上。随着土层的加厚,6种重金属总体呈减少趋势。总体上,不同退化梯度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6种重金属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重金属来源相似。未退化红树林内梅罗综合指数小于1,未受到重金属污染,而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红树林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水平,主要污染物为Cu、Pb和Cd。未退化红树林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轻微生态危害,而轻度退化红树林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到中等生态危害,中度退化红树林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到强生态危害。【结论】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八门湾红树林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也逐渐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