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5)
2023(13882)
2022(11605)
2021(10498)
2020(9064)
2019(20641)
2018(20726)
2017(40263)
2016(22160)
2015(25375)
2014(25850)
2013(25508)
2012(24180)
2011(22333)
2010(22682)
2009(21714)
2008(21462)
2007(19794)
2006(17785)
2005(16439)
作者
(66594)
(55681)
(55663)
(53350)
(35392)
(26430)
(25458)
(21822)
(20831)
(19936)
(19192)
(18604)
(18035)
(17786)
(17580)
(17283)
(16719)
(16461)
(16249)
(15967)
(14339)
(13873)
(13574)
(12746)
(12731)
(12441)
(12431)
(12376)
(11329)
(11036)
学科
(107663)
经济(107535)
管理(66283)
(59379)
(48075)
企业(48075)
方法(40566)
数学(35615)
数学方法(35307)
中国(28436)
(26347)
(26066)
(24226)
地方(23136)
业经(22048)
(21440)
(17887)
银行(17850)
(17699)
贸易(17690)
(17241)
(17141)
(17106)
农业(16583)
(16523)
金融(16515)
环境(15212)
(15074)
财务(15029)
财务管理(14986)
机构
大学(333138)
学院(332680)
(146349)
经济(143252)
管理(121791)
研究(117083)
理学(102930)
理学院(101785)
管理学(100121)
管理学院(99516)
中国(90415)
(71039)
(70941)
科学(68709)
(60594)
(55388)
财经(54899)
研究所(54229)
中心(52868)
(52396)
(49342)
业大(47170)
经济学(46343)
北京(45463)
农业(43402)
(42582)
师范(42143)
(41678)
经济学院(41519)
(40984)
基金
项目(206498)
科学(161097)
研究(153168)
基金(147866)
(128257)
国家(127190)
科学基金(107126)
社会(97580)
社会科(92374)
社会科学(92348)
(81032)
基金项目(77491)
教育(70608)
(67787)
自然(66189)
自然科(64547)
自然科学(64527)
自然科学基金(63372)
编号(62958)
资助(60801)
成果(53153)
重点(47099)
(46478)
(45652)
课题(44574)
(42230)
(41108)
国家社会(40284)
教育部(39797)
创新(39689)
期刊
(173756)
经济(173756)
研究(105270)
中国(68739)
(56331)
学报(50996)
(50732)
管理(46392)
科学(45959)
大学(38740)
学学(36617)
(34714)
金融(34714)
教育(34614)
农业(33343)
技术(29646)
财经(28727)
经济研究(28458)
业经(27239)
(24824)
问题(23306)
(18681)
技术经济(17848)
(17024)
统计(16635)
理论(16406)
商业(15830)
国际(15783)
(15300)
世界(15072)
共检索到51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玉林  
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制度安排上存在与“社会办林业”不相适应的一系列问题:⑴在林地与森林资源产权界定上存在着不严密与不完整;⑵林地和森林资源产权主体虚置、权能不清;⑶森林资源产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扭曲,同时缺乏约束机制;⑷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安排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标准、使用管理等方面制度安排不科学等问题。研究认为,要保障我国社会办林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对我国的林业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毅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继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与此同时,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全面开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难以解释经济体制的变革,必须从价值理论的创新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才能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全球化进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文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我国民法中财产所有权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得到了发展,本文拟从所有权理论发展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辉  万泉  
福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张宗辉,万泉一、福建林业新格局及其面临的抉择1989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狠抓七年,绿化八闽”的宏伟目标,制定并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和“五个基地一条线”建设规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永生  
入世在即 ,我国保险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加速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创新 ,在选人上宁缺勿滥 ,用人各尽其才 ,做好精确的岗位描述和职位预测 ,组建招募人才快速反应小组 ,建立任前公示制 ,设立后备人才库 ,重用“顶尖”人才 ,优待专业骨干 ,发展员工职业生涯 ,稳定人才队伍 ,建立累积性福利待遇制 ,使公司员工尽其所能为公司作出最大贡献 ,从而发展壮大我国保险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伟  高林远  
本文在分析西方制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的解释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强调了制度变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重要性,指出制度变迁必须处理好借鉴与创新、渐进与激进的关系,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应实现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再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泳  苏海东  潘云涛  
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活动即土地交易的结果。建议采用一个基于制度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思路,它最初来源于Seabrooke and Kent关于房地产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有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划分到体制、管治和操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层面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过渡经济形势下,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角度,培育支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的制度,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政策调整,从全景上把握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从实质上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重建过程 ,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在这一制度重建的进程中 ,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表现出八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是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 ;二是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 ;三是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 ;四是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 ;五是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 ;六是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七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八是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邦根  
经济体制的定义很多,目前尚无一个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然而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国内理论界倒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当人们把经济体制看成是生产关系或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时候,自然就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解成仅仅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改革,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改革。 然而经济体制果真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吗?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真的仅仅是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邦根  
经济体制的定义很多,目前尚无一个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国内理论界倒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由王积业和朱元珍主编的《经济体制改革手册》(第959页)认为:“经济制度一是指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思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根本转移,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时期。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步推进了以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价格和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分化日益突出,而制度变迁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样本,利用1978—2003年间28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估计检验,证明了这一论点,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顺福  何文君  
中日市场体制建立在世界经济演变过程中,两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演进均有着某种相似,而在借鉴基础上与本国现实进行的兼容又决定了两国市场体制的重大差异。但市场体制对经济的一致有效激励使两国在20世纪都创下了世界经济奇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福仁  
本文从理论上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属性与特征、市场与市场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效率性的本质属性,描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