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1)
- 2023(11688)
- 2022(10449)
- 2021(10059)
- 2020(8460)
- 2019(19961)
- 2018(20241)
- 2017(38888)
- 2016(21652)
- 2015(24736)
- 2014(25073)
- 2013(24621)
- 2012(22796)
- 2011(20486)
- 2010(20513)
- 2009(18573)
- 2008(18259)
- 2007(16030)
- 2006(14130)
- 2005(12129)
- 学科
- 济(79151)
- 经济(79060)
- 管理(59006)
- 业(55373)
- 企(44198)
- 企业(44198)
- 方法(36850)
- 数学(32119)
- 数学方法(31732)
- 中国(23748)
- 农(23701)
- 财(19786)
- 业经(17368)
- 地方(17028)
- 学(16809)
- 理论(16062)
- 农业(15681)
- 制(15478)
- 贸(15236)
- 贸易(15227)
- 易(14795)
- 和(13161)
- 教育(13158)
- 技术(13056)
- 环境(12935)
- 银(12828)
- 银行(12790)
- 务(12285)
- 财务(12218)
- 财务管理(12192)
- 机构
- 学院(301525)
- 大学(301367)
- 管理(119177)
- 济(113178)
- 经济(110315)
- 理学(102631)
- 理学院(101468)
- 管理学(99797)
- 管理学院(99255)
- 研究(97040)
- 中国(72163)
- 京(65765)
- 科学(60405)
- 财(53758)
- 所(48273)
- 农(45807)
- 业大(44596)
- 江(44224)
- 中心(43969)
- 研究所(43729)
- 财经(42998)
- 范(42483)
- 北京(42207)
- 师范(42150)
- 经(38833)
- 州(36550)
- 农业(35744)
- 院(35697)
- 技术(34099)
- 师范大学(33839)
- 基金
- 项目(201775)
- 科学(156631)
- 研究(152971)
- 基金(141690)
- 家(121910)
- 国家(120820)
- 科学基金(103177)
- 社会(91166)
- 社会科(86062)
- 社会科学(86038)
- 省(80438)
- 基金项目(76633)
- 教育(72433)
- 划(67449)
- 自然(66995)
- 编号(66191)
- 自然科(65315)
- 自然科学(65300)
- 自然科学基金(64091)
- 资助(58439)
- 成果(54296)
- 课题(45810)
- 重点(44858)
- 部(44405)
- 发(42912)
- 创(41729)
- 项目编号(40066)
- 创新(38753)
- 大学(38172)
- 教育部(38058)
- 期刊
- 济(127090)
- 经济(127090)
- 研究(91104)
- 中国(58490)
- 教育(45235)
- 学报(44935)
- 管理(42747)
- 农(41347)
- 科学(41282)
- 财(39496)
- 大学(34174)
- 学学(31466)
- 农业(29105)
- 技术(29064)
- 融(24447)
- 金融(24447)
- 业经(22426)
- 财经(19931)
- 经济研究(18882)
- 图书(18342)
- 问题(17699)
- 经(16839)
- 理论(15804)
- 实践(14695)
- 践(14695)
- 业(14483)
- 科技(14407)
- 技术经济(14152)
- 现代(13757)
- 资源(13572)
共检索到44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勇 骆有庆
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还缺乏培养标准,已制定的培养标准还存在不够全面具体、培养目标内涵模糊、内容重复的问题。以我国高校林业工程类专业为例,界定了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的内涵,分析了确定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的依据,提出了林业工程类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
关键词:
培养目标 培养标准 本科人才 林业工程类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永泽 翟胜宝
结合30年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规律与近年来国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动趋势,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予以具体阐释;并探讨了我国会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培养目标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玉荣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为适应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一般高等学校的会计本科教育应把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核心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 会计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炳生
在阐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个方面,探讨了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相互关系,明确提出了培养工程人才应解决好适应社会需求、树立大工程观和体现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大工程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宝臣 祝成林
制定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界,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贤彬
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是契合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教育战略。"高职本科教育培养什么人"成为职业教育研究亟待解决之命题。基于职业带人才分类理论和我国高职本科办学实践经验,文章提出高职本科教育内涵的四重逻辑,即高职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具有职业属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跨界生成的教育,是培养现场工程师的教育。在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解读"高职本科教育培养什么人",探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现场工程师做出技能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预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明顺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大学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我国大学当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即工具人成为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没有得到重视、不同院校之间的培养目标一致。要以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具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学习人,具有宽厚专业背景的技术人作为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构建适应现代大学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将追求高深学问与服务社会协调统一起来,实现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和谐共赢。
关键词:
大学理念 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承铭
本文结合广东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探讨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其实现问题。首先,从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服务定位方面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的现实理由;其次,从应用型人才类型、层次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最后,结合广东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分析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上,从学科专业建设上、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上、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素质拓展为内容的三个课堂整合等方面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本科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向辉
一是强调技术。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要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理论,并能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足够的知识储备,系统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理论,才能够适应日益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工作环境的需要,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教育体系自身建设与完善、满足中高职学生个体升学以及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下,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政策语境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大学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宋丽娜
从《中国制造2025》赋予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和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支撑看,创新思维是其逻辑起点,也是本质要求。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学生"需求思维""互联网+思维""质量思维"和"底线思维"4种思维模式,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走出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高端、复合、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严淞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正确理解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需之举。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具有导向价值、标识价值和激励价值。通过对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普遍重视人才的九大特质与六大类型,重点强调人才的国家性与社会性、创新性与视野性以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目标方向不明确、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等问题,而这也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着力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费芳 李永红
高职园林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依据中专和本科的培养方案适当修改而来,不能紧密切合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高职城市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应根据园林产业岗位群细分为"六大员",即园林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盆景(插花)员,以胜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第一线园林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赞英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会与竞争的世纪。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载体——人才的竞争。中华民族能否在新世纪中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关键看我们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新世纪需要的整体素质。因此,培养能肩负起历史重任,有开拓性、创造性、能参与国际竞争所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