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1)
- 2023(19419)
- 2022(16655)
- 2021(15419)
- 2020(12937)
- 2019(29813)
- 2018(29303)
- 2017(56416)
- 2016(30609)
- 2015(34243)
- 2014(34106)
- 2013(33633)
- 2012(31269)
- 2011(28421)
- 2010(28570)
- 2009(26246)
- 2008(25682)
- 2007(22685)
- 2006(20253)
- 2005(17914)
- 学科
- 济(130074)
- 经济(129942)
- 管理(87222)
- 业(82299)
- 企(65895)
- 企业(65895)
- 方法(57924)
- 数学(50244)
- 数学方法(49626)
- 中国(37248)
- 农(35105)
- 财(31298)
- 地方(30889)
- 业经(28680)
- 学(26856)
- 农业(23914)
- 制(23494)
- 贸(23086)
- 贸易(23069)
- 易(22317)
- 环境(20856)
- 银(20822)
- 银行(20774)
- 和(20173)
- 融(20135)
- 金融(20132)
- 理论(20104)
- 行(19948)
- 技术(19579)
- 务(19078)
- 机构
- 大学(438133)
- 学院(436628)
- 济(176157)
- 经济(172377)
- 管理(171724)
- 研究(148220)
- 理学(148014)
- 理学院(146336)
- 管理学(143742)
- 管理学院(142933)
- 中国(112056)
- 京(94972)
- 科学(92069)
- 财(82141)
- 所(74103)
- 农(69861)
- 中心(67543)
- 研究所(67383)
- 财经(65606)
- 业大(64823)
- 江(64421)
- 北京(60813)
- 经(59647)
- 范(59212)
- 师范(58654)
- 院(54903)
- 农业(54090)
- 经济学(53280)
- 州(52571)
- 财经大学(48876)
- 基金
- 项目(296612)
- 科学(233277)
- 研究(216253)
- 基金(214762)
- 家(187634)
- 国家(186117)
- 科学基金(159558)
- 社会(136247)
- 社会科(129235)
- 社会科学(129200)
- 省(115384)
- 基金项目(113643)
- 自然(103785)
- 自然科(101286)
- 自然科学(101262)
- 自然科学基金(99439)
- 教育(99214)
- 划(97319)
- 资助(89493)
- 编号(88397)
- 成果(71118)
- 重点(66732)
- 发(65771)
- 部(65150)
- 创(60756)
- 课题(60594)
- 科研(57046)
- 创新(56744)
- 国家社会(56223)
- 教育部(55727)
- 期刊
- 济(193118)
- 经济(193118)
- 研究(127885)
- 中国(82921)
- 学报(68695)
- 科学(63673)
- 管理(62692)
- 农(62047)
- 财(60187)
- 大学(52449)
- 学学(49086)
- 教育(48335)
- 农业(42958)
- 融(39876)
- 金融(39876)
- 技术(38223)
- 业经(33792)
- 财经(31331)
- 经济研究(30635)
- 经(26802)
- 问题(26249)
- 图书(24525)
- 业(21996)
- 资源(21150)
- 理论(20963)
- 技术经济(20886)
- 科技(20781)
- 统计(20726)
- 商业(20112)
- 贸(19708)
共检索到64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借助于林业统计资料,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3-2012年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绩效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效率增长态势良好,年均增长率为5.8%,但年度间则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且部分年份效率值偏低;从区域角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林业旅游资源开发FtP技术效率均实现了增长,且各区域tFP指数增长较快的关键因素仍在于技术进步,且东部省份tFP指数增长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从各省市区具体情况看,我国近1/3的省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存在下降的情形,其余省份技术效率呈现正增长,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仍有15个省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文章利用林业统计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3~2012年生态旅游产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容量、从业人员和建设投入均实现快速增长;生态旅游服务业在林业经济内部有着较强的规模效应;生态旅游业技术进步年增长率为1.1%,但中国整体和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开发技术效率仍徘徊于较低水平上;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出中西部高于东部地区的情形,区域间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先降后升,中西部地区省际差异总体表现为不断增高的态势;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是影响生态旅游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但相关资源...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市场开放 规模效应 增长绩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剑锋 苏建军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重新分配了权重。结果表明: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价值较高,但区位条件一般、竞争较为激烈、基础设施较差,景区开发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矛盾制约着景区发展。蟒河国家森林公园需要从形象树立、互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新型社区关系来促进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评价 蟒河 层次分析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王立群
根据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要素投入的特点,构建CD函数;采用面板回归法验证劳动、土地和资本对全国及各地区旅游收入结构的影响水平;利用要素贡献率分别计算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分别能够促进旅游总收入增加2.14、0.93和0.21个单位;土地和资本是影响门票收入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和土地是影响食宿收入的主要因素,资本是影响娱乐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其他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要素;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68.80%依赖土地要素投入,31.20%依赖劳动要素投入,资本和以技术为代表的其他要素分别贡献3.10%和-3.10%;东、中、西3个地区的要素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不合理的要素贡献率使得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差距格局"初步形成。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要素投入 CD函数 要素贡献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娜 钟永德 黎森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从资源禀赋、开发条件和旅游消费价值三个方面,选择美感度、丰富度、完整性等16个评价指标,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资源禀赋Y1(0.626 7)>旅游消费价值Y3(0.279 7)>开发条件Y2(0.093 6);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五位分别为科普价值X6(0.229 4)>稀缺性X5(0.122 6)>趣味性X16(0.119 4)>独特性X2(0.106 6)>体验性X15(0.064 2);选取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证地对该评价体系进行校验,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反映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军 万志芳 胡潇敏 王庆
在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系数法,结合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增长速度快,但总体水平低;区域间的总差异大,73.45%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南方林区差异呈显著扩大态势,南方、西南林区对差异贡献率波动增长,而西北、华北和北方林区则波动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优势都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区位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和管理投入无显著影响。为实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协调,应加强区域间合作,提高总体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东泉
目前国内对森林旅游的研究侧重于对策、资源总体开发等方面,对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其产品设计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了江西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背景及条件,提出了深度开发森林旅游产品的类型及内容,为江西森林旅游产品的升级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 深度开发 产品设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殿蓓 李建华 杨清平 赵丽艳 吴城寅
The landscap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 as indices,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Mountain Shuangfeng National Forest Park were evaluat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evaluation score of Mountain Shuangfeng National Forest Park was 7.215 among which the scor...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梁哲
以生态补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367位游客问卷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游客对于保护森林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补偿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的调查中,有277人选择非零值的生态补偿,每个人愿意支付的平均补偿费用为每人每年62.95元,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受到游客影响的总价值为2.02×108元/年。此外,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游客的收入水平、旅游偏好、环境保护意识、进入景区是否携带垃圾袋以及是否了解生态补偿政策对游客的支付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性别、年龄、从事何种职业、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因素对游客是否愿意选择支付补偿费用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CVM 森林旅游资源 补偿意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天英 李许卡 郭达
在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三大类,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含不同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2005—2014年我国旅游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旅游自然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旅游服务资源作用略低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自然资源投入,旅游业发展急需转型升级。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天英 李许卡 郭达
在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三大类,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含不同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2005—2014年我国旅游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旅游自然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旅游服务资源作用略低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自然资源投入,旅游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自强 周伟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六要素”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假说。结果表明,1)总体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反方向的促进作用较弱。2)分森林公园类型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分别与中资源比较优势区和资源利用不足型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互动关系。3)分交通基础设施看,仅有公路交通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的互动关系;1998—2007年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反向影响不显著。4)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与不同森林公园类型的交叉组合看,铁路交通建设仅在森林公园的高资源比较优势区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路交通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等级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更大。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森林公园旅游业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自强 周伟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六要素"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假说。结果表明,1)总体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反方向的促进作用较弱。2)分森林公园类型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分别与中资源比较优势区和资源利用不足型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互动关系。3)分交通基础设施看,仅有公路交通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的互动关系;1998—2007年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反向影响不显著。4)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与不同森林公园类型的交叉组合看,铁路交通建设仅在森林公园的高资源比较优势区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路交通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等级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更大。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森林公园旅游业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维君 李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回归自然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全球生态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我国一些森林公园具备较好的风景资源和开发条件,积极开拓生态旅游市场,在充分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又能解决森林公园面临的经济困难,进一步为保护森林资源筹集资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选择北京市密云县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生态旅游评价和探索森林公园市场开发前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振民 赖启福 黄秀娟 朱佳佳 林萍萍
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2003~2014年森林公园的面板数据,以传统的经济带为研究的宏观单元空间,运用DEA效率测算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进行了测算;成功地借助多种收敛检验模型对不同地理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差异水平以及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呈两端高中间低的"V"谷状,并且各经济带内的旅游效率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各经济带内的旅游效率波动程度差异较大;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改善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对全国旅游效率的改善贡献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