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2)
- 2023(11542)
- 2022(10009)
- 2021(9611)
- 2020(8230)
- 2019(19134)
- 2018(19088)
- 2017(37156)
- 2016(21145)
- 2015(24404)
- 2014(24746)
- 2013(23916)
- 2012(22386)
- 2011(20455)
- 2010(20939)
- 2009(19425)
- 2008(19681)
- 2007(18344)
- 2006(16304)
- 2005(14682)
- 学科
- 济(80431)
- 经济(80350)
- 业(57036)
- 管理(50564)
- 农(47551)
- 企(35046)
- 企业(35046)
- 方法(33184)
- 农业(31235)
- 数学(29400)
- 数学方法(29095)
- 中国(26869)
- 业经(20887)
- 财(20360)
- 制(19168)
- 贸(16460)
- 贸易(16453)
- 学(16075)
- 易(16059)
- 地方(16008)
- 理论(14528)
- 银(14384)
- 银行(14356)
- 教育(14113)
- 行(13730)
- 体(12946)
- 发(12334)
- 融(12328)
- 金融(12326)
- 技术(11744)
- 机构
- 学院(299841)
- 大学(294858)
- 济(120608)
- 经济(117830)
- 管理(108089)
- 研究(99242)
- 理学(91921)
- 理学院(90883)
- 管理学(89208)
- 管理学院(88663)
- 中国(76662)
- 农(65086)
- 京(63462)
- 科学(59970)
- 财(56845)
- 所(51186)
- 农业(49750)
- 业大(48800)
- 江(48549)
- 中心(47168)
- 研究所(45753)
- 财经(44452)
- 范(41936)
- 师范(41600)
- 北京(40797)
- 经(40180)
- 州(38480)
- 经济学(36317)
- 院(35080)
- 技术(34475)
- 基金
- 项目(185224)
- 研究(144784)
- 科学(143319)
- 基金(127453)
- 家(109311)
- 国家(108199)
- 科学基金(90681)
- 社会(87238)
- 社会科(81938)
- 社会科学(81909)
- 省(76466)
- 教育(69516)
- 基金项目(67890)
- 编号(64611)
- 划(62938)
- 自然(55170)
- 成果(53767)
- 自然科(53720)
- 自然科学(53704)
- 自然科学基金(52698)
- 资助(51645)
- 课题(45451)
- 重点(42249)
- 发(41665)
- 部(41637)
- 创(38706)
- 性(38040)
- 年(37466)
- 大学(36675)
- 项目编号(35894)
- 期刊
- 济(142636)
- 经济(142636)
- 研究(92475)
- 中国(67395)
- 农(65893)
- 教育(49901)
- 学报(46062)
- 农业(44120)
- 财(43659)
- 科学(41008)
- 大学(36856)
- 管理(34218)
- 学学(33317)
- 融(31088)
- 金融(31088)
- 业经(30611)
- 技术(28402)
- 财经(21909)
- 问题(21463)
- 业(21393)
- 经济研究(20430)
- 经(18922)
- 版(15736)
- 职业(15560)
- 农村(15178)
- 村(15178)
- 图书(15168)
- 经济问题(15007)
- 技术经济(14747)
- 农业经济(14701)
共检索到46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恺 蒋承
从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视角,探讨近年来我国林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以北京市三所农林院校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农林院校本科毕业生对于就业去向、就业地点、就业行业、工作选择核心要素、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期望。研究发现,农林院校学生总体期望读研或留学的比例较高,而从事基层工作的意愿较低,更倾向于第三产业工作,相对于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更关注发展机会、收入水平、稳定性等核心要素;农林院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相较于非农林类专业学生,从事第一产业的期望较高,但对于在农村工作的意愿较低。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人才 农林院校 就业期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纯
近年来,高等农林院校经过深入变革发展初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体制,由于就业市场急剧变化,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为此,高等农林院校亟需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而完善自身的就业服务体系,以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并切实提升就业率。由乔富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立足“双创”时代背景,结合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运用相关创业案例深入探究了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路径和就业方式,为农林院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罗燕
从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就业竞争力,影响就业因素等方面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届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所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学习能力高于男生,但活动能力较弱,性别特征减少了女生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其就业质量。并就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和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海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大学生养成素质中的元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积极鼓励、宣传和引导,就业创业不但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长,人才市场竞争也逐年加剧,大学生可能会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高校肩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潘斌
该研究综合和借鉴国际上衡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挑选出适合衡量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并结合目前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视角出发,试图构建一套包括道德个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其他方面等6个方面32个具体指标的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某高校为例,对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衡量出目前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前进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因素。要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必须加强调控,提供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等院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个人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择业 主体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克建 胡碧玉
本文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日益增加谈起,分析了就业成本的内容、就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及其外部性影响,对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成本 外部性 降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根
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在当前就业难的宏观环境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产生背景,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内涵界定,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的研究趋势,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力 缘起 界定 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的实质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短期看,要硬化高校的预算约束,逐步放松对于学费和招生计划的统一管制,给予学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改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方式;从长期看,必须改革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权改革,高等教育最终将形成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教育制度 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国强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文章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厘清社会资本的内涵,探讨其与就业的关系。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探讨开发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期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资本理论 农村大学生 就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侯会丽 吴克明 邬婷
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现象的实质是城乡高等教育需求差距扩大,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降低了高等教育经济收益,增加了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但对高等教育非经济收益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城市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收益更少,更偏好教育的经济收益以及承受教育投资风险能力更弱。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需求差距进一步扩大及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提高农村籍大学生比例的对策在于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提高高等教育收益、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竞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思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园艺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园林园艺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等院校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锻炼的同时,实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全面发展。由乔富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结合新的社会形势,分析高等农林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农林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以推动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中国农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志宏 陈丽瑶 许晓辉
高等农林院校在大学生党员中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立足高等农林院校实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使命感是增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契机,也是激发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党员知农爱农强大动力,更是提升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党员强农兴农本领的有力举措。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等农林院校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存在对象呈现时代性、培育方式仍需创新性、培育内容仍缺少针对性的主要特点。在主题教育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要下苦功夫、动巧心思,让大学生党员在学习教育中滋养初心;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调研中感受使命;要吾日三省吾身、扫除思想尘埃,让大学生党员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党性修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志宏 陈丽瑶 许晓辉
高等农林院校在大学生党员中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立足高等农林院校实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使命感是增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契机,也是激发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党员知农爱农强大动力,更是提升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党员强农兴农本领的有力举措。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等农林院校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存在对象呈现时代性、培育方式仍需创新性、培育内容仍缺少针对性的主要特点。在主题教育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要下苦功夫、动巧心思,让大学生党员在学习教育中滋养初心;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调研中感受使命;要吾日三省吾身、扫除思想尘埃,让大学生党员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党性修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