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6)
- 2023(12206)
- 2022(10685)
- 2021(10151)
- 2020(8681)
- 2019(20072)
- 2018(20411)
- 2017(39706)
- 2016(21639)
- 2015(24691)
- 2014(24825)
- 2013(24723)
- 2012(23019)
- 2011(20889)
- 2010(21045)
- 2009(19334)
- 2008(19194)
- 2007(16960)
- 2006(15195)
- 2005(13411)
- 学科
- 济(87254)
- 经济(87152)
- 管理(65093)
- 业(62585)
- 企(51464)
- 企业(51464)
- 方法(41857)
- 数学(36253)
- 数学方法(35853)
- 中国(24048)
- 农(23534)
- 财(21528)
- 学(20522)
- 业经(18936)
- 技术(18504)
- 贸(16848)
- 贸易(16839)
- 制(16670)
- 易(16344)
- 地方(16270)
- 农业(15607)
- 理论(14770)
- 和(14208)
- 银(14020)
- 银行(13958)
- 环境(13947)
- 行(13337)
- 务(13003)
- 财务(12934)
- 财务管理(12902)
- 机构
- 大学(324571)
- 学院(320969)
- 管理(127116)
- 济(125318)
- 经济(122464)
- 理学(110241)
- 理学院(108959)
- 研究(108189)
- 管理学(106982)
- 管理学院(106419)
- 中国(79299)
- 京(70051)
- 科学(69193)
- 财(58111)
- 所(55870)
- 农(53372)
- 研究所(51042)
- 业大(49836)
- 中心(47315)
- 财经(46817)
- 江(46255)
- 北京(44629)
- 范(43100)
- 师范(42701)
- 经(42454)
- 农业(42227)
- 院(38892)
- 州(38026)
- 经济学(36872)
- 财经大学(34794)
- 基金
- 项目(216736)
- 科学(169257)
- 研究(156971)
- 基金(156437)
- 家(137160)
- 国家(136051)
- 科学基金(115372)
- 社会(96953)
- 社会科(91699)
- 社会科学(91673)
- 省(84246)
- 基金项目(83985)
- 自然(76362)
- 自然科(74532)
- 自然科学(74510)
- 自然科学基金(73186)
- 教育(72058)
- 划(71666)
- 资助(64542)
- 编号(64126)
- 成果(52464)
- 重点(48518)
- 部(48003)
- 发(45864)
- 创(45353)
- 课题(44282)
- 创新(42315)
- 科研(41445)
- 教育部(40626)
- 大学(39811)
- 期刊
- 济(138160)
- 经济(138160)
- 研究(95870)
- 中国(57737)
- 学报(53554)
- 科学(49372)
- 农(47959)
- 管理(46925)
- 财(41434)
- 大学(39734)
- 学学(37397)
- 教育(35563)
- 农业(33572)
- 技术(29275)
- 融(26292)
- 金融(26292)
- 业经(22754)
- 财经(22564)
- 经济研究(21763)
- 经(19119)
- 问题(18443)
- 技术经济(17400)
- 图书(17257)
- 科技(17217)
- 理论(16681)
- 业(16641)
- 实践(15339)
- 践(15339)
- 现代(14857)
- 版(14742)
共检索到465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桂艳 张少杰 刘子文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与资金量关系的研究姜桂艳,张少杰,刘子文衡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经济数学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精因素中,把技术进步的作用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估价。其结果既可用于经济分析,也可作为决策部门制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世川 刘岳平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模型,并用1978~2011年的中国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1987年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资本偏向性,不同阶段的行业技术偏向性不一致;技术研发能力、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资本深化是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旭光
技术引进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节省技术研制费用、缩短研制时间、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总体看,技术引进的效果是明显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技术商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经济体制和管理上的不相适应,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机电工业的技术引进实践,从效益角度谈谈技术引进问题。一、技术引进促进了机电工业的发展1.大大提高了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虹
我国加入WTO后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各个方面扩展规模的大小,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近年来,外商对我国的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它既促进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又对我国工业技术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起了一定抑制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资投向我国的原因,总结其投资的技术取向,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只有遵循“学习、合作、竞争”三步走的策略,才是提升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利用外资 技术进步 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喜仓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大再生产道路。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把经济发展迅速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轨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从技术进步系统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考察,除了科学技术本身,经济波动、经济结构、科技投入、工业内部技术进步协同效果,宏观调控、企业技术进步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瑜
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工业,在提高总体就业水平和工业增加值的同时,其带来的竞争对我国工业的行业构成和技术进步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包含了技术要素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测量模型,对我国39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了分组检验,从中测量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具体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煜
制约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问题及对策冯煜(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相比,我国的科技实力仍是工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其具体表体为:1.科技进步主体错位于政府,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世界工业发展的规律表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进步进程,与其长期科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产业革命以来 ,许许多多新技术都是通过物化的技术装备对生产发挥促进作用的。其中 ,技术装备的生产部门——装备工业对技术进步的物化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印证装备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地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是我国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装备工业 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界秀
笔者在梳理评介不同方法核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解与综合考察,并根据行业间面板数据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强度和进口对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资本强度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出口和FDI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康娟 李申 俞安愚
将工业技术进步依据来源细分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包含技术消化吸收),并将二者纳入STIRPAT模型中的空间面板模型,分别研究两者对地区碳强度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结果发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有利于减少全国的碳强度;相对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更能减少区域碳强度;东部地区加强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作用。
关键词:
空间计量 技术进步 碳强度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界秀
笔者在梳理评介不同方法核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解与综合考察,并根据行业间面板数据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强度和进口对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资本强度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出口和FDi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文章引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从"质"的视角系统探讨了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测度中国主要来源国乳制品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指数的基础上,以技术差距模型思想为指导构建模型。得出结论为:中国与乳业大国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法国、丹麦等欧盟成员国的乳制品技术含量产生了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中国干乳制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与新西兰和美国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发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文章引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从"质"的视角系统探讨了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测度中国主要来源国乳制品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指数的基础上,以技术差距模型思想为指导构建模型。得出结论为:中国与乳业大国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法国、丹麦等欧盟成员国的乳制品技术含量产生了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中国干乳制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与新西兰和美国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