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9)
- 2023(11007)
- 2022(9887)
- 2021(9446)
- 2020(8147)
- 2019(18989)
- 2018(19129)
- 2017(38014)
- 2016(20392)
- 2015(23009)
- 2014(23090)
- 2013(23187)
- 2012(21406)
- 2011(19254)
- 2010(19230)
- 2009(17850)
- 2008(17597)
- 2007(15455)
- 2006(13828)
- 2005(12271)
- 学科
- 济(83173)
- 经济(83074)
- 管理(62679)
- 业(61199)
- 企(51723)
- 企业(51723)
- 方法(40651)
- 数学(35726)
- 数学方法(35413)
- 财(24120)
- 中国(22051)
- 农(21154)
- 业经(17482)
- 制(17468)
- 务(16671)
- 财务(16612)
- 财务管理(16589)
- 学(16134)
- 地方(16078)
- 企业财务(15930)
- 贸(15058)
- 贸易(15051)
- 易(14625)
- 农业(13848)
- 银(13594)
- 银行(13558)
- 行(12921)
- 和(12894)
- 融(12832)
- 金融(12831)
- 机构
- 大学(297854)
- 学院(294266)
- 管理(121727)
- 济(117671)
- 经济(115073)
- 理学(105563)
- 理学院(104445)
- 管理学(102836)
- 管理学院(102300)
- 研究(93821)
- 中国(71531)
- 京(64057)
- 财(57267)
- 科学(56677)
- 所(46425)
- 财经(46352)
- 中心(42824)
- 农(42502)
- 业大(42097)
- 经(42085)
- 研究所(41874)
- 北京(41291)
- 江(41112)
- 范(37421)
- 师范(37133)
- 财经大学(34721)
- 州(34495)
- 经济学(34222)
- 院(34071)
- 农业(33248)
- 基金
- 项目(196937)
- 科学(154757)
- 研究(144807)
- 基金(143634)
- 家(123504)
- 国家(122460)
- 科学基金(106026)
- 社会(90070)
- 社会科(85357)
- 社会科学(85332)
- 基金项目(77688)
- 省(74881)
- 自然(70193)
- 自然科(68553)
- 自然科学(68535)
- 自然科学基金(67291)
- 教育(66177)
- 划(63659)
- 编号(60230)
- 资助(59563)
- 成果(48609)
- 部(44255)
- 重点(42606)
- 创(40551)
- 发(40472)
- 课题(39942)
- 教育部(38157)
- 项目编号(37786)
- 创新(37729)
- 科研(37669)
- 期刊
- 济(129434)
- 经济(129434)
- 研究(89231)
- 中国(50506)
- 管理(44595)
- 学报(43286)
- 财(42826)
- 科学(40273)
- 农(37614)
- 大学(33029)
- 学学(31096)
- 教育(29503)
- 融(28337)
- 金融(28337)
- 农业(26373)
- 技术(24166)
- 财经(22626)
- 业经(21199)
- 经济研究(20300)
- 经(19032)
- 问题(17655)
- 理论(16617)
- 图书(15361)
- 实践(15307)
- 践(15307)
- 技术经济(14562)
- 现代(14032)
- 商业(13612)
- 贸(13558)
- 科技(13538)
共检索到427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敏 杨桄
在2005年开始实施询价制以来,我国A股IPO抑价率也高居不下,其中机构投资者对高抑价率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目前我国询价制中对询价诸多细节的规定,使我国机构投资者对IPO定价影响力高于承销商的定价影响力,这种由行政规制获得的权利,抑止了机构投资者发挥其自身专业判断、评估与定价力量来影响IPO定价的市场力量,而滋长了机构投资者以低定价来获取二级市场潜在巨大利益的动机,尤其是我国机构投资者家数少难以形成市场竞争时,更容易产生合谋对IPO低定价局面,从而产生IPO高抑价率现象。
关键词:
询价制 A股抑价率 机构投资者 承销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新春 田存志
基于修正的GARCH事件模型,本文选取五个关键时间点作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考察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进入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加剧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在上海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在深圳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进入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保险公司的进入对沪深两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波动性 GARCH事件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跃文
机构投资者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策略选择决定于诸多因素,除机构自身因素外,市场条件应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历史尚短,整个行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学习和模仿发达市场同行的阶段。大量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策略选择决定于诸多因素,除机构自身因素外,市场条件应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不对我国股票市场条件的特殊性给予充分关注,只是简单模仿发达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经营模式,势必造成"水土不服"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结合对15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通过实证数据发现: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水平高于美国NYSE等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对国内股市整体流动性水平比较满意。但是我国股市流动性波动率高,并且和市场回报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当前我国股市主要的流动性问题不是流动性水平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而是流动性风险过高并难以和价格风险相分散。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刘烨 李心丹
2009年询价制度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IPO过程中"三高"问题突出、财富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对此,本文基于网下机构报价信息披露,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视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询价制度改革后,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使得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过度竞争,导致IPO定价过高,并产生了IPO"三高"问题,使得财富分配过于向发行人倾斜而不利于投资者。长期来看,随着询价申购阶段机构竞争程度加剧,IPO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越高、长期超额投资回报越低,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理论。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特色询价机制运行中的IPO定价黑箱、揭示了IPO"三高"问题背后的制度根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洋 王彦力 马杰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异常价格动量和价值溢价是否存在。实证结果验证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异常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保险公司通过大量持有总资产体量较大的股票,更能促进而不是降低投资异常现象。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交易量对四种市场异常的影响,没有发现机构交易量比持有量更能度量市场异常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市收益率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洪波 蔡玉叶 董大勇
本文以新增投资者开户增长率、上证综指交易市场流通市值换手率、网络论坛发帖量、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投资者情绪指数,建立GARCH模型分析异常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交易市场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网络论坛信息是影响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作为交易市场外投资者情绪的一个代理变量。加入网络论坛发帖量代理指标所构建得到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交易市场收益率的预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选取2009-2013年末QFII持有的沪市A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2、Excel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多元回归、虚拟变量回归,分析QFII持股与公司业绩及其规模等因素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QFII所持股票业绩优秀,以中大盘股票为主,投资较为理性;QFII持股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股价的波动性,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QFII持股对中市值股票的市场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小市值股和大市值股。我国应当继续扩大QFII队伍,鼓励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活动和挖掘有潜力的小盘成长股,并允许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志刚 沈慧娟 王伟 傅国彬 周路军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行为动机的视角,基于2014-2020年机构投资者调研和财务报表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调研活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对上市公司1季度至3年内的股价上涨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不断增强;选择机构投资者调研比重为关键解释变量得到相同的结论。选择ROA和Tobin’s Q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调研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效应,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业绩有短期推动作用,但1年之后效果逐渐减弱甚至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短期内,机构投资者具有配合上市公司业绩上涨而推高股价的动机;长期来看,在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实质性提升的情况下,继续推动股价攀升。由此建议,监管机构应该重点关注机构投资者调研1年后的行为,杜绝通过"伪市值管理"等手段推高股价,引导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2SLS方法实证分析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整体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因不同的市场状态而具有非对称性,并可以用市场状态假说进行解释;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控制内生性情况下,同一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即使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认识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征及不同的市场状态采取不同措施以稳定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韦伟
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体。培育机构投资者 ,加大机构投资者比重对改善投资主体结构和运行环境 ,提高市场的整体质量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 散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祁斌 黄明 陈卓思
本文在Sias(1996)和Faugere and Shawky(2003)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利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每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通市值和复权价格数据,对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的前提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更深入的研究比较了从1999-2001年到2002-2004两个时间段之间,高机构持股和低机构持股的股票波动率的下降程度。结果表明,高机构持股的股票波动性在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下降,而低机构股票的波动性下降不够显著。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
关键词:
波动性 机构投资者 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