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0)
- 2023(14945)
- 2022(12604)
- 2021(11427)
- 2020(10065)
- 2019(22962)
- 2018(22890)
- 2017(45082)
- 2016(24572)
- 2015(27886)
- 2014(27911)
- 2013(27951)
- 2012(26003)
- 2011(23448)
- 2010(23850)
- 2009(22859)
- 2008(23170)
- 2007(21208)
- 2006(18847)
- 2005(17365)
- 学科
- 济(110773)
- 经济(110614)
- 业(97724)
- 管理(88463)
- 企(86679)
- 企业(86679)
- 方法(52299)
- 数学(43146)
- 数学方法(42849)
- 财(38309)
- 农(34218)
- 业经(32304)
- 中国(27847)
- 制(27232)
- 务(25701)
- 财务(25670)
- 财务管理(25616)
- 企业财务(24295)
- 农业(23288)
- 贸(23259)
- 贸易(23251)
- 易(22685)
- 技术(20175)
- 体(19029)
- 和(18442)
- 银(18228)
- 银行(18186)
- 划(18105)
- 地方(17680)
- 策(17663)
- 机构
- 学院(368221)
- 大学(366183)
- 济(159654)
- 经济(156559)
- 管理(146294)
- 理学(125210)
- 理学院(123981)
- 管理学(122394)
- 管理学院(121715)
- 研究(116735)
- 中国(93415)
- 财(80186)
- 京(75838)
- 科学(67196)
- 财经(62787)
- 农(62435)
- 所(58954)
- 江(57314)
- 经(56819)
- 中心(54199)
- 研究所(52379)
- 业大(52120)
- 经济学(49506)
- 农业(49206)
- 北京(47525)
- 财经大学(46244)
- 经济学院(45084)
- 州(44554)
- 范(43046)
- 师范(42613)
- 基金
- 项目(231668)
- 科学(184100)
- 研究(171405)
- 基金(170477)
- 家(146261)
- 国家(144961)
- 科学基金(125840)
- 社会(111537)
- 社会科(105902)
- 社会科学(105872)
- 省(90583)
- 基金项目(90225)
- 自然(79729)
- 教育(79208)
- 自然科(77889)
- 自然科学(77867)
- 自然科学基金(76599)
- 划(75092)
- 资助(69825)
- 编号(69097)
- 成果(56456)
- 部(53286)
- 重点(51568)
- 创(50635)
- 发(49148)
- 制(47575)
- 课题(47040)
- 创新(46647)
- 业(46581)
- 国家社会(46352)
- 期刊
- 济(180434)
- 经济(180434)
- 研究(110521)
- 中国(70431)
- 财(66777)
- 农(57849)
- 管理(57466)
- 学报(52005)
- 科学(49194)
- 大学(40452)
- 农业(38835)
- 学学(38297)
- 融(38187)
- 金融(38187)
- 教育(32933)
- 财经(32706)
- 技术(32572)
- 业经(30552)
- 经济研究(28414)
- 经(28070)
- 问题(24691)
- 业(22703)
- 贸(21669)
- 技术经济(20928)
- 商业(18186)
- 财会(17974)
- 理论(17813)
- 统计(17693)
- 国际(17532)
- 现代(17529)
共检索到55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彪 张杰
利用对江苏省342家本土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本文试图揭示中国本土企业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这一研究是判断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来源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本研究表明,产品供应链关系是促进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企业规模与出口密集度之间呈现出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产业集聚所体现的企业区位因素对出口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经典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资本密集度因素,并未成为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本文发现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决定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提醒人们,中国本土企业有可能被国际大买家"俘获"或"锁定"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环节,从而造成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易博杰 邵军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本文从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视角出发,对出口是否促进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行细致考察。通过采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结合OP方法和PSM模型,并采用多方面的生产率指标以及分行业视角,分析出口对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作用效应,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本文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在反映企业特征的多项指标方面都强于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无论是使用单期平均效应指标,还是使用累积平均效应指标,都稳健地验证出口通过"出口中学习"效应促进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这种"出口中学习"效应在企业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运用来自江苏省本土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测度企业生产率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联立方程计量方法,在解决企业出口和生产率之间内生性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就测度企业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而言,出口虽然不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TFP增长的因素,TFP却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因素;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生产率(S_K)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S_K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同时,出口又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S_K的提升;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劳动比率(K_L)单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K_L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出口也促进了中...
关键词:
出口 本土企业 生产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艳梅
随着国内商贸流通业态的不断转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度、对区域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及对上游制造业等行业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发挥其优势及作用的同时,商贸流通业FDI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用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商贸流通业FDI对我国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FDI对本土制造业的渗透效应表现为溢出和挤出两个方面。虽然商贸流通业FDI的进入总体上对本土制造业产生了纵向挤出效应,但内外资商贸流通企业技术差距的存在和本土制造企业对经验吸收能力的提高对FDI的纵向溢出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陈晓华 吴应宇
构建了基于微观"属企"原则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新型测度方法,形成了刻画融资约束、出口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并从国民经济行业三位码层面就融资约束和出口对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虽然近几年本土制造业进行了大力的赶超,但多数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并未超越外资;(2)融资约束和外需不足对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出口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促进作用多通过边际深化实现;(3)资本密集型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赶超步伐偏离了自身劳动力技能的积累速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季新野
如何在转型和全球价值链双重背景下全面理解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与创新行为,是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通过对江苏省342家本土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本土企业的企业规模与出口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这表明转型背景中的"特殊"制度因素与代工交互作用,可能激励了小规模企业的出口动机;企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不同会对其创新活动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这表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对我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复杂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波 黄小兵
本文使用1999~2003年全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为了得到有效的实证结果,我们采用了OP方法及动态面板GMM估计,特别控制了零贸易观测值产生的估计偏差。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出口经验和企业生产率是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3个重要因素,其中企业规模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要小于企业规模和企业出口经验,企业区位和外资企业虚拟变量也是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的出口扩张依赖于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而非依赖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出口的增长是一种粗放型增长。
关键词:
生产率 出口 OP方法 零贸易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娜
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快速上升,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变化对低收入国家以及高技术类型产品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产品质量 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娜
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快速上升,私营企业出口份额的变化对低收入国家以及高技术类型产品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产品质量 测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荣珍 石晓婧
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的337调查数据组成的合并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337调查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337调查抑制了企业出口,即由于被强制驱逐出市场、成本增加导致融资约束提高、名誉损失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下降等原因使企业对美出口呈现明显下降。面临这种冲击,企业会调整市场战略,加大对非美市场出口。第二,受补贴企业、受制裁较轻企业及积极应诉和上诉的企业受影响更小。第三,337调查使企业在对美市场出口中表现为出口企业数目和续存企业出口额的同时减少,而在非美市场上虽然也有部分企业退出市场,但续存企业增加了出口额以缓解冲击。
关键词:
337调查 企业出口 异质性 二元边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翔 张雨
本文在大量调研问卷基础之上,以昆山本土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开放条件下我国本土企业升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经验研究表明:在有效控制企业创新活动、企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规模相关变量后,出口因素对本土企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从而证实了"出口中学习"效应的存在;为外资企业提供外向配套,不仅为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激励和可能,也为吸收跨国公司消极型和积极型"技术外溢"等提供了重要机会,从而有利于本土企业升级能力的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同样对我国本土企业升级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说明在开放条件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在现阶段所带来的技术扩散和外溢效应是显著的。结论为我们理解开放条件下本土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地理因素、报酬递增因素、政策因素在制造业集聚中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各个地区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寻找这种差异对于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三大经济圈为例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显著影响因素有技术外部性、内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显著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而且还包括经济开放因素;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积聚的显著因素有地理因素和内部规模经济因素。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三大经济圈 报酬递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陈巧
本文将影响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因素分为投入类要素和三种约束类要素,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出口模型,测度了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等因素都能够显著减小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阻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整体较低且各省份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广东、吉林与辽宁三地出口效率达80%以上,京津冀等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效率下降至40%左右,一些内陆省份出口效率几乎在20%以下,从侧面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潜力较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提供思路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制造业离岸外包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聚集度决定因素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力的决定因素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与生产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出口学习能力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升级——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邻近效应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对制造业企业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的分析
中国本土企业获得FDI垂直技术溢出了吗?——基于1999-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