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4)
- 2023(17111)
- 2022(14389)
- 2021(13355)
- 2020(11385)
- 2019(26023)
- 2018(25430)
- 2017(48279)
- 2016(25940)
- 2015(28794)
- 2014(28130)
- 2013(27890)
- 2012(25569)
- 2011(22574)
- 2010(22540)
- 2009(20941)
- 2008(20734)
- 2007(18052)
- 2006(15965)
- 2005(14345)
- 学科
- 济(105932)
- 经济(105807)
- 业(94997)
- 管理(84450)
- 企(82762)
- 企业(82762)
- 方法(50875)
- 数学(42295)
- 数学方法(41832)
- 农(33322)
- 财(33144)
- 业经(31927)
- 中国(29801)
- 制(27088)
- 银(23385)
- 银行(23338)
- 农业(23217)
- 务(22950)
- 财务(22911)
- 财务管理(22875)
- 行(22150)
- 企业财务(21680)
- 贸(21641)
- 贸易(21625)
- 易(21144)
- 技术(20201)
- 融(18072)
- 金融(18071)
- 和(17692)
- 地方(17251)
- 机构
- 学院(361846)
- 大学(360568)
- 济(154108)
- 经济(151248)
- 管理(147947)
- 理学(127533)
- 理学院(126262)
- 管理学(124387)
- 管理学院(123702)
- 研究(115383)
- 中国(96923)
- 京(75039)
- 财(73199)
- 科学(69319)
- 农(65361)
- 财经(58168)
- 所(56862)
- 中心(55783)
- 业大(55435)
- 江(54045)
- 经(53086)
- 农业(51750)
- 研究所(51428)
- 经济学(46770)
- 北京(46413)
- 财经大学(43319)
- 州(42766)
- 经济学院(42572)
- 范(41682)
- 院(41421)
- 基金
- 项目(244335)
- 科学(194017)
- 基金(180778)
- 研究(174554)
- 家(158606)
- 国家(157242)
- 科学基金(136467)
- 社会(114319)
- 社会科(108674)
- 社会科学(108646)
- 基金项目(95876)
- 省(94788)
- 自然(89208)
- 自然科(87280)
- 自然科学(87254)
- 自然科学基金(85764)
- 划(79741)
- 教育(78946)
- 资助(72977)
- 编号(69231)
- 重点(54577)
- 成果(54178)
- 部(53806)
- 创(53370)
- 发(51985)
- 创新(49307)
- 国家社会(48459)
- 业(48396)
- 科研(47675)
- 教育部(46400)
- 期刊
- 济(163990)
- 经济(163990)
- 研究(103392)
- 中国(68164)
- 农(58571)
- 财(58331)
- 管理(57595)
- 学报(56097)
- 科学(51922)
- 融(43628)
- 金融(43628)
- 大学(43127)
- 学学(40839)
- 农业(39255)
- 技术(32160)
- 财经(28804)
- 业经(28708)
- 教育(28221)
- 经济研究(26561)
- 经(24776)
- 业(23184)
- 问题(22101)
- 技术经济(19603)
- 贸(19182)
- 图书(18935)
- 理论(18830)
- 统计(18236)
- 商业(17722)
- 国际(17212)
- 现代(17165)
共检索到544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萍萍 王邹辉
本文在描述中国服务业集聚特征性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服务业的产业特性,采用2003-2015年中国14个细分服务业行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集聚趋势正在加强;行业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工资水平三个变量回归结果较为显著,且参数符号均符合预期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又对行业异质性进行分析发现,基于三类服务业所具有的不同产业特征,三类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最后,本文分别从相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集聚区考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舒
本文使用2003-2015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其利润的影响状况,结果发现集聚水平的提升显著增加了商贸流通业的利润。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商贸流通业集聚和利润状况差异较大,本文分别对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集聚水平的提升只对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利润水平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另外两个地区的利润水平不产生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科技水平、城镇化以及信息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对商贸流通业利润水平产生影响。
关键词:
集聚 商贸流通业 利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守超 陈斐
本文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基于2003~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度区位熵指数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聚集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比较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意味着不同地区适合发展不同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本文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黄繁华
随着分工程度的细化和产业集聚的加深,现代经济发展表现为典型的双重集聚特征。本文选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利用2004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以及其他因素对服务业FDI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均有利于各地区引入服务业FDI,但后者对于服务业FDI的吸纳作用更强。第二,相对于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FDI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我国服务业FDI呈现出追逐制造业FDI的特征。本文从集聚视角出发,丰富了FDI区位选择理论,为改善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服务业 FDI 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集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正清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延方
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服务外包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深刻分析国际跨国企业向中国转移服务业务的动因,发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外包的最新研究,分析了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然后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综合比较优势、交易成本假说,构建服务外包的驱动因素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业开放程度、行业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主要正向影响因素;资本相对于劳动的丰裕程度和行业规模对承接服务外包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比较优势 交易成本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立泰 张祖妞
本文采用墒指数、H指数以及空间基尼系数,从总体水平、区域视角和行业视角测度了我国服务业集聚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水平、要素禀赋(人力资本)、地理位置以及工业发展水平与服务业集聚水平正相关,且对外开放水平、要素禀赋对服务业集聚水平作用最显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对服务业集聚水平也有显著影响;而政府干预能力则与服务业集聚水平负相关。最后提出了结论及启示。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水平 变动趋势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君华 周浪
消费性服务业伴随人的集聚而集聚。制造业发展由于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聚集于本地,从而间接促进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制造业集聚又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压缩了他们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使消费性服务业从家庭活动中分离出来,进而使服务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集聚程度更高。信息化水平对于消费性服务业是一种离散的力量,因为信息化使消费者在网络上完成了虚拟的集聚,替代了他们在实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需求。
关键词:
消费性服务业 集聚经济 动态面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君华 周浪
消费性服务业伴随人的集聚而集聚。制造业发展由于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聚集于本地,从而间接促进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制造业集聚又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压缩了他们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使消费性服务业从家庭活动中分离出来,进而使服务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集聚程度更高。信息化水平对于消费性服务业是一种离散的力量,因为信息化使消费者在网络上完成了虚拟的集聚,替代了他们在实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需求。
关键词:
消费性服务业 集聚经济 动态面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寇冬雪 黄娟
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考量,识别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减排的调节机制,对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影响污染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提高,污染排放强度存在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曲线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影响污染排放强度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制造业集聚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强度,且该作用呈现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的区域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地,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五种行业类别,各生产性服务业的调节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此外,将物流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减排过程存在积极的调节效应。因此,为探索产业多元化融合模式,助力"两业"深度融合,应根据区域禀赋和行业特性,有针对性地引导"两业"深度融合。具体地,应根据行业特征及其关联性,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润滑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性优势,打造绿色物流体系;同时注重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加快推进"两业"深度融合保驾护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若锦
基于199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分解,然后对服务业TFP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由于技术进步率的大幅上升,我国服务业TFP呈现出上升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服务业TFP发展趋势均由降低转为逐年增长,而西部地区服务业TFP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实证分析发现,虽然东中西部地区服务业TFP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工业发展水平、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对服务业TFP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资本深化、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若锦
基于199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分解,然后对服务业TFP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由于技术进步率的大幅上升,我国服务业TFP呈现出上升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服务业TFP发展趋势均由降低转为逐年增长,而西部地区服务业TFP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实证分析发现,虽然东中西部地区服务业TFP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工业发展水平、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对服务业TFP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资本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有重要正向影响,而税负水平对服务业TFP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飞 陈晓峰
文章利用区位商指数测度了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以我国东部地区十个省市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回归估计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水平、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外商投资以及政府政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集聚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君英
利用2005年~2011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逐步的系统GMM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对服务业发展均存在着稳定的但相对较小的正向影响,其中资本要素的影响较小;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服务业集聚程度、服务业自身发展惯性、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这些因素对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显著的正向影响;最终需求对服务业发展存在显著的但相对较小的负向影响。因此,促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增加现代服务业资本投入,刺激最终服务消费需求、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引导服务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骏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服务业直接投资放缓。面对这一现实,各国服务业对国际资金的争夺愈发激烈。服务业集聚具有静态成本优势和动态累积优势,这些优势强化了服务业FDI区位选择要素,使得在服务业集聚区内,服务的需求、供给和市场基础更加完善,因此,服务业集聚能加快服务业FDI的引入。为验证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12城市2000~2010年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存在着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为明显,即服务业集聚度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得服务业FDI提高1.04个百分点。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集聚态势...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服务业FDI 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集聚与引进服务业FDI的关系——基于我国东部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基于288个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间服务业发展趋同还是集聚——基于省级分行业投资效率面板数据的研究
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测度及其适宜性研究——基于我国22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