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1)
- 2023(11540)
- 2022(9646)
- 2021(8621)
- 2020(7637)
- 2019(17580)
- 2018(17570)
- 2017(35282)
- 2016(19065)
- 2015(21600)
- 2014(21661)
- 2013(21994)
- 2012(20477)
- 2011(18319)
- 2010(18795)
- 2009(18113)
- 2008(18404)
- 2007(16852)
- 2006(14893)
- 2005(13707)
- 学科
- 济(88014)
- 经济(87908)
- 业(84257)
- 企(73783)
- 企业(73783)
- 管理(69595)
- 方法(41854)
- 数学(33587)
- 数学方法(33388)
- 农(29537)
- 财(29046)
- 业经(27966)
- 中国(23752)
- 农业(20716)
- 务(20611)
- 财务(20590)
- 财务管理(20559)
- 制(20101)
- 企业财务(19431)
- 贸(17952)
- 贸易(17944)
- 技术(17642)
- 易(17490)
- 和(15828)
- 策(14803)
- 划(14517)
- 银(14161)
- 银行(14138)
- 地方(14086)
- 理论(13820)
- 机构
- 学院(289548)
- 大学(286093)
- 济(127773)
- 经济(125293)
- 管理(117763)
- 理学(100696)
- 理学院(99757)
- 管理学(98590)
- 管理学院(98040)
- 研究(89650)
- 中国(72705)
- 财(61751)
- 京(59347)
- 科学(51992)
- 农(49168)
- 财经(49017)
- 所(45701)
- 江(44631)
- 经(44308)
- 中心(42026)
- 研究所(40751)
- 业大(40620)
- 经济学(39329)
- 农业(38855)
- 北京(37490)
- 经济学院(35992)
- 财经大学(35956)
- 州(35294)
- 范(33375)
- 商学(33144)
- 基金
- 项目(180573)
- 科学(143185)
- 研究(134832)
- 基金(131960)
- 家(112796)
- 国家(111756)
- 科学基金(97128)
- 社会(87709)
- 社会科(83187)
- 社会科学(83164)
- 省(71041)
- 基金项目(70097)
- 自然(60899)
- 教育(60395)
- 自然科(59489)
- 自然科学(59470)
- 自然科学基金(58485)
- 划(58247)
- 编号(55607)
- 资助(53486)
- 成果(44646)
- 部(40826)
- 创(40318)
- 重点(39768)
- 业(39629)
- 发(39274)
- 创新(36861)
- 课题(36374)
- 国家社会(36215)
- 教育部(35269)
- 期刊
- 济(144208)
- 经济(144208)
- 研究(84730)
- 中国(51773)
- 财(50495)
- 管理(45613)
- 农(45470)
- 学报(38698)
- 科学(37187)
- 农业(30782)
- 大学(29664)
- 融(28979)
- 金融(28979)
- 学学(27934)
- 业经(25971)
- 技术(25894)
- 财经(25006)
- 经济研究(22854)
- 教育(22266)
- 经(21615)
- 问题(19989)
- 业(18497)
- 技术经济(17675)
- 贸(16771)
- 商业(15767)
- 理论(14777)
- 图书(14639)
- 现代(14547)
- 统计(14106)
- 财会(13831)
共检索到433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桂玉
服务业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增长,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文章首先概述了服务业就业相关理论,然后从总量、区域、内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就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就业 对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辉群
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促进就业,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与稳定所面临的极为紧迫的问题。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对我国就业的效应越来越明显,它不但体现在自身的就业效应上,更体现在其对就业的带动效应上,即现代服务业对就业的绩效表现出显性和隐性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就业效应 显性效应 隐性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赤平 陈海波
依据2004-2016年全国32个省直辖市和286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资引入和制造业就业都对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直接正向的就业效应;外资引入通过制造业就业对全国及各细分生产性服务业均产生了间接正向的就业效应。并且,外资引入对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这类资金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是积极的,而对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就业具有抑制效应,对房地产业就业效应不显著。产业结构优化也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霞
加入WTO后,我国迎来了服务业全面开放和大发展的新局面。总体上,FD I(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我国服务业造成的冲击不会太大,其主要作用在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服务业发展。本文在总结当前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普遍效应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业外资流入对我国的经济效应,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业外资效应的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 FDI 经济效应 经济增长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君
我国服务业的就业特征是,总体上来看,就业人口总量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就业比重一直低于产值比重,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这表明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的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则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服务业的就业结构,以充分发挥其就业主渠道的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 就业 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娟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正逐年增加,但就业增加速度比不上产值增加速度,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本文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服务业就业相比于发达国家比重偏低,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就业差别也非常大,各传统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今后应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来促进社会就业。
关键词:
服务业 就业变动 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君 韩爱华
本文采用31个省市区2010年及2015年的体育服务业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体育服务业空间布局特点。文章实证研究了体育服务业存在的空间关联机制,分析认为体育服务业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体育固定资本投资、体育从业人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以及人均体育消费对体育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作用机制,培育体育服务业的增长潜力,有利于体育服务业区域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体育服务业 空间关联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君 韩爱华
本文采用31个省市区2010年及2015年的体育服务业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体育服务业空间布局特点。文章实证研究了体育服务业存在的空间关联机制,分析认为体育服务业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体育固定资本投资、体育从业人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以及人均体育消费对体育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作用机制,培育体育服务业的增长潜力,有利于体育服务业区域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体育服务业 空间关联 溢出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凤喜 凌瑜明
全面推进"营改增",实现增值税对营业税的完全替代,已成为中国"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的一项基本目标。但通过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有限推进"营改增",继续保留营业税一定范围内的征收空间仍是明智之举。若全面推进"营改增",则有较为明显的三大效应出现:一是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降低,而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化不确定;二是国税机关征管成本、执法风险上升,而地税机关的征管资源却闲置浪费;三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及地方税体系建设能力进一步弱化。因此,在继续稳妥推进"营改增"的同时,对增值税链条机制影响不大的行业以及难以按规范的增值税实施征收的行业继续保留营业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服务业“营改增” 征收空间 抵扣链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在服务业离岸业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服务业离岸外移效应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利用制造业离岸外包的理论模型对服务业离岸业务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可以证明,服务业离岸业务对发达国家就业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小的,从长期看反而可以增加其对技术型工人的相对需求,即服务业离岸业务可以带来服务业务输出国和服务业务承接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大丰
文章利用上海市投入产出表的计算表明,上海商务服务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增强,生产消耗与产品需求有行业集中趋势。上海商务服务业与金属制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关联密切,对上海经济的波及效应明显。上海商务服务业的行业内消耗与产品的行业内分配程度都有所增强,上海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内生性。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影响力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慧敏 秦德智 咸丰茂
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积极的影响。文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我国31个省份的知识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知识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并提出完善知识服务产业体系、提升创新驱动模式、优化知识服务业环境及建立和完善知识服务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知识服务业 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国恒 宋跃刚
本文依据2001-2009年我国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9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的短期经济增长效应,2001-2006年期间滞后2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服务业经济的增长,2007-2009年期间滞后1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服务业的增长。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认为:第一,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领域。第二,合理调整FDI在服务业内部的分布结构。第三,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期能更好的发挥服务业FDI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风华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广东制造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断下降,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普遍大于需求拉动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查贵勇
入世以来,中国服务业加快对外开放,服务业吸引FDI急速增加,并对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即溢出效应。为具体检验该溢出效应,文章在对服务业FDI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97~2005年中国服务业总体及分行业吸引FDI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调整FDI产业流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服务业 FDI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