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7)
- 2023(16199)
- 2022(13965)
- 2021(12819)
- 2020(10947)
- 2019(25115)
- 2018(25011)
- 2017(49133)
- 2016(26570)
- 2015(29545)
- 2014(29355)
- 2013(29682)
- 2012(27423)
- 2011(24500)
- 2010(24664)
- 2009(23105)
- 2008(23074)
- 2007(20503)
- 2006(18244)
- 2005(16376)
- 学科
- 济(114017)
- 经济(113888)
- 业(98738)
- 管理(88689)
- 企(86226)
- 企业(86226)
- 方法(54016)
- 数学(44351)
- 数学方法(43955)
- 财(34563)
- 农(34411)
- 业经(32423)
- 中国(29694)
- 务(24211)
- 财务(24148)
- 农业(24112)
- 财务管理(24112)
- 制(23857)
- 企业财务(22902)
- 地方(21849)
- 贸(21337)
- 贸易(21324)
- 技术(21168)
- 易(20703)
- 学(20362)
- 和(19548)
- 理论(19212)
- 银(18062)
- 银行(18024)
- 划(17668)
- 机构
- 学院(388038)
- 大学(387450)
- 济(159994)
- 管理(158336)
- 经济(156669)
- 理学(136623)
- 理学院(135184)
- 管理学(133237)
- 管理学院(132501)
- 研究(124036)
- 中国(95988)
- 京(82382)
- 财(76651)
- 科学(75382)
- 农(63245)
- 所(62146)
- 财经(61474)
- 江(57038)
- 业大(56701)
- 中心(56322)
- 研究所(56054)
- 经(55828)
- 北京(51985)
- 农业(49737)
- 经济学(48153)
- 范(47817)
- 师范(47399)
- 州(46472)
- 财经大学(45624)
- 院(44823)
- 基金
- 项目(257788)
- 科学(203693)
- 研究(189726)
- 基金(188577)
- 家(163284)
- 国家(161871)
- 科学基金(140194)
- 社会(120877)
- 社会科(114604)
- 社会科学(114574)
- 基金项目(100219)
- 省(99889)
- 自然(90861)
- 自然科(88756)
- 自然科学(88733)
- 自然科学基金(87196)
- 教育(85585)
- 划(83408)
- 资助(77764)
- 编号(77351)
- 成果(62427)
- 部(57370)
- 重点(56712)
- 创(55101)
- 发(54746)
- 课题(51680)
- 创新(50860)
- 国家社会(49681)
- 教育部(49411)
- 科研(49225)
- 期刊
- 济(176869)
- 经济(176869)
- 研究(115130)
- 中国(68385)
- 管理(60812)
- 财(59548)
- 学报(57965)
- 农(57857)
- 科学(54042)
- 大学(44225)
- 学学(41704)
- 农业(40028)
- 融(36464)
- 金融(36464)
- 教育(36251)
- 技术(33072)
- 财经(30695)
- 业经(30682)
- 经济研究(27833)
- 经(26245)
- 问题(23685)
- 业(22396)
- 图书(21011)
- 技术经济(20782)
- 理论(19359)
- 现代(18855)
- 商业(18716)
- 贸(18499)
- 科技(17763)
- 实践(17416)
共检索到570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风华 刘俊
本文利用Ellsion&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以及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我国11个服务行业1998年、2000年、2002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在1998~2002年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但集聚程度出现增长的趋势。服务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广东、河南、江苏、山东四省集中度最高,西部落后地区服务业相对落后。总体上看,服务业有向制造业集聚的地区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各地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市场集中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霞
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的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产业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越高、中间投入需求程度越高、政府管制水平越低、开放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其集聚度越强,而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行业集聚度的高低没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秀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同一性使得对其集聚的研究必须从产业内的行业区域集聚和行业内的企业集聚两个角度去考虑。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指数,分别对美国服务业的行业区域集聚程度以及各行业内的企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度量,并利用Elison和Glaeser方法测算了美国服务业的综合集聚程度和集聚结构。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结合服务产品理论,对美国服务业的集聚特征、变化趋势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依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美国服务业 集聚程度 集聚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管驰明 高雅娜
服务业集聚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把城市服务业集聚作为特定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见。利用空间基尼系数,以省为单位对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城市服务业集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服务业存在集聚现象,但是集聚程度不高;不同的服务业由于其功能不同,集聚程度也不相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远远超过生活性服务业;东部地区服务业的集聚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服务业集聚程度要高于不发达地区。
关键词:
城市服务业 集聚程度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君 李全文
伴随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共同推进,当前经济发展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更要兼顾均衡发展与社会公平。城市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考察城市及地区社会公平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借鉴《中国城市年鉴2011》中3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就我国主要城市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价,从而构建我国城市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分析并讨论不同地区间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具体差异及其原因,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智君 戚大苗
在长江流域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全国作用的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国家的战略层面,长江中游地区必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这一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服务业集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文章选取区位熵、集中系数和空间基尼系数为基本指标,对2002~2012年期间长江中游地区四省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四省的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还未形成集聚优势,且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娟 李佳颖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收集2005-2020年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现代服务业8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分析法测度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并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说明其空间集聚特征,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因素进行验证,从而得出相关结论。研究表明:第一,相比于西部其他地区,四川省和陕西省的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水平较好,其教育、金融、交通运输以及信息传输等产业发展优势较为明显。第二,西部各省市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存在空间效应,且以高-高集聚特征为主。第三,政府干预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希望研究结论对促进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正 岳文浩 霍富迎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利于克服鲍莫尔成本病,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的理论机制进行了阐释,并依据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9),运用灰色GM(1,N)模型与产业协同集聚相对指数法,从产业融合、城市群集聚层面精准测算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程度。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已经从制造业主导走向二者协同融合模式。在产业层面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程度加深;在城市群层面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总体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空间集聚化发展趋势,融合模式逐渐由单一城市或地区主导,转变为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协同集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融合 产业集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利用城市样本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高本地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存在区域边界,省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所辖市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多层线性模型 外溢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效应 城市化 面板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未江涛
文章在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构造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生产服务业集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和政府行为符合理论预期,但制造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与理论预期相反。通过采用地区平均集中率和空间基尼系数,进一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天津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程度较低。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影响因素 态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通过转换区域分布基尼系数和产业集中度指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实证方法对影响中国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集聚区域不同,且部分服务业不存在集聚特征。并指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速服务业发展可以提高区域服务业集聚度。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度 基尼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娟 孙金岭
文章以传统产业剥离过程中空间集聚与专业要素集聚的外溢效能的空间差异为研究对象,选取外商投资、国内资本、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等参变因素,结合专业化效率和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外溢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证实: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技术红利已不再因交通便利而迅速增加,东部区域相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具备更为显著的外溢经济推动特性,但其外溢效应主要依赖于这一区域相对集中的产业中间品供给,以及由原先制造业等产业中获得的丰富分支剥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用2000-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台商对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工资水平和市场规模对台商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对外开放度对台商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有负的影响;(3)沿海地区具有台商投资地区性聚集的地理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台招商引资的建议。
关键词:
台商投资 地区性聚集 决定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卢忠宝
一、我国服务业集聚的度量及地区差异现状(一)产业集聚的度量方法。关于产业集聚的度量指标常用的有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空间集聚指数等,还有用某产业增加值占全国该产业的份额来代表,这些指标各有优劣,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