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95)
- 2023(19282)
- 2022(16043)
- 2021(14771)
- 2020(12591)
- 2019(28754)
- 2018(28528)
- 2017(54904)
- 2016(29727)
- 2015(33468)
- 2014(33385)
- 2013(33348)
- 2012(31052)
- 2011(27976)
- 2010(28467)
- 2009(26649)
- 2008(26769)
- 2007(24007)
- 2006(21294)
- 2005(19467)
- 学科
- 济(133007)
- 经济(132864)
- 业(101841)
- 管理(94576)
- 企(87246)
- 企业(87246)
- 方法(56844)
- 数学(46939)
- 数学方法(46368)
- 农(39301)
- 财(36737)
- 中国(36659)
- 业经(35454)
- 地方(30191)
- 农业(26975)
- 制(26841)
- 贸(24660)
- 贸易(24643)
- 务(24589)
- 财务(24528)
- 财务管理(24479)
- 学(24108)
- 易(23921)
- 企业财务(23184)
- 技术(22640)
- 和(22194)
- 银(21559)
- 银行(21516)
- 理论(21125)
- 行(20716)
- 机构
- 学院(436262)
- 大学(433515)
- 济(181693)
- 经济(177875)
- 管理(170556)
- 理学(145746)
- 研究(145346)
- 理学院(144101)
- 管理学(141734)
- 管理学院(140890)
- 中国(113282)
- 京(92171)
- 科学(88449)
- 财(85938)
- 所(74018)
- 农(73512)
- 江(67763)
- 财经(67763)
- 中心(67690)
- 研究所(66649)
- 业大(62571)
- 经(61327)
- 北京(58112)
- 农业(57611)
- 范(57056)
- 师范(56500)
- 经济学(55202)
- 州(54102)
- 院(52312)
- 财经大学(49962)
- 基金
- 项目(283312)
- 科学(224363)
- 研究(207918)
- 基金(205887)
- 家(178681)
- 国家(177117)
- 科学基金(152780)
- 社会(132913)
- 社会科(125984)
- 社会科学(125952)
- 省(111769)
- 基金项目(108853)
- 自然(98135)
- 自然科(95879)
- 自然科学(95849)
- 教育(95017)
- 自然科学基金(94160)
- 划(93585)
- 编号(84891)
- 资助(83787)
- 成果(69045)
- 发(64579)
- 重点(63950)
- 部(62626)
- 创(60590)
- 课题(58106)
- 创新(56161)
- 国家社会(54864)
- 科研(54446)
- 教育部(53642)
- 期刊
- 济(206602)
- 经济(206602)
- 研究(127129)
- 中国(84673)
- 财(68109)
- 农(67568)
- 管理(65951)
- 学报(64262)
- 科学(61298)
- 大学(48952)
- 农业(46108)
- 学学(46019)
- 教育(43578)
- 融(43127)
- 金融(43127)
- 技术(39905)
- 业经(35717)
- 财经(33577)
- 经济研究(31954)
- 经(28958)
- 问题(27742)
- 业(26057)
- 技术经济(23530)
- 图书(22673)
- 贸(22231)
- 统计(21785)
- 商业(21068)
- 理论(20824)
- 现代(20309)
- 策(20153)
共检索到660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唐步龙 陈健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是三大经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差异是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东部区域内差异,即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处于缩小趋势,西部地区
关键词:
服务业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凤花 徐旭
文章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Theil指数模型构建了分析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的模型,并借助2001~2011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指数,剖析了区域物流差异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区域物流差异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区域物流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区域经济的极化;各地区应当首先关注内部差异问题,再考虑向外部拓展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消除差异,而是分析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发展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琨 李健 靳泽凡
新兴服务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借此满足不同消费者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探究了新兴服务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差异会影响新兴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国新兴服务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弱。
关键词:
新兴服务业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本文描述了1980—200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之间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差异。并从后发优势、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三方面实证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缓解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志杰 李蕊 张颖熙
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或者发达程度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北京和上海,代表国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服务业体系最健全、服务业功能最完善的地区;第二层次是天津、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产业体系比较完善,服务业对工业、对民生的支持比较充分,但仍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第三层次是山东、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山西、河北、广西;第四层次是江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区。近些年来,我国地方服务业发展迅速,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代表的三个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达到全国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51.4%,高于这三个地区的GD...
关键词:
区域服务业 发展差异 增长极 服务业布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德超
文章借助198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验上对我国服务的二元结构特征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从整体而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经历了两轮较高速度增长,即服务业已经跨越传统服务业的快速增长阶段而迈入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时期。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东部地区服务业也已经实现了这种跨越,经历了两次高速增长,但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依然处于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时期,尚未经历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相当长时间内将共存,即服务业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性。
关键词:
区域失衡 服务业 二元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朋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服务业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化经济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比较小。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南方区域(文章所指为我国东南沿海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表现和特征,然后基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背景,分析我国南方区域服务业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区域 服务业贸易 特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恕立 滕泽伟 刘军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生产率研究体系,引入考虑"坏"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算了中国2000—2012年31个省市和2004—2012年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同时与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服务业tFP区域和行业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tFP增长表现出了较大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未考虑环境因素的传统测算方法显著高估了服务业tFP的增长率及其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环境因素对服务业增长绩效存在影响,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增长。服务业tFP增长的源泉主要是技术进步,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来促进服务业增长还有很大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建平 任燕
借助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效率特征及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区域之间的效率差距明显,而且服务业TFP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但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的低下成为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服务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各区域在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程度、收入与消费水平、科技水平、人力资本要素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是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继琼 徐鹏
本文以四川5大经济区域作为考察的地域单元,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测量了1998—2009年间四川5大经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总体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5大经济区域内部、区域之间以及总体差异都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其中区域内部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不断增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不断减少。从5大区域内部差异看,成都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内部差异较大,其余3大区域的内部差异较小。
关键词:
thiel指数 经济差异 时空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方远平 Bryson John 谢蔓 唐瑶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常系数模型和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地区发展集聚性,总体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逐渐降低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信息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地理位置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生正向相关。与理论假设相反的是,工业化、人力资本、市场化、产权变迁与生产性服务业有负相关关系。并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随着空间位置的移动而变化。研究也发现地区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竞争和极化效应,低梯度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被高梯度地区"极化"的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磊 鲍张蓬 田毕飞
研究目标: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服务业发展指数模型,然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服务业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我国服务业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显著。研究创新:运用服务业发展指数这一综合指标进行收敛性分析,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将空间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考虑在内。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指数 空间相关性 收敛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佳佳
文章运用Theil指数研究了世界三大经济体(APEC、EU、NAFTA)47个国家2000-2010年间CO2排放强度分布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总体上,样本国家CO2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最近十年全球性的节能减排工作有一定成效;然而,区域经济体内部、之间CO2排放强度呈现程度不一的差异,APEC差异最大,EU次之,NAFTA差异最小。在研究期间,区域内差异逐渐缩小而区域间差异逐渐增大,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这与区域经济体内部一体化进程有直接的联系。CO2排放强度差异在区域间不断增大而区域内不断缩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姚佩怡 王珊珊
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发展服务型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形成与发展既遵循一般产业发展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部分省市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区域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义
中国快递业发展的省际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且省际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大区域总体差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省市快递业发展状况,将31个省份划分为五个梯队,梯队组间差异较大,组内差异较小且较为稳定。中国快递业发展在较长时期内还会保持不平衡发展状态,但总体上快递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消费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快递业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挖掘。
关键词:
快递业 时空差异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