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7)
2023(17044)
2022(14179)
2021(13048)
2020(10853)
2019(24364)
2018(24483)
2017(47162)
2016(25823)
2015(28906)
2014(29229)
2013(28769)
2012(26939)
2011(24321)
2010(25161)
2009(23991)
2008(23995)
2007(21948)
2006(20238)
2005(18957)
作者
(73993)
(61279)
(61191)
(58195)
(39324)
(28882)
(27857)
(23503)
(23279)
(22402)
(21094)
(20426)
(19937)
(19931)
(19399)
(18680)
(18138)
(17989)
(17906)
(17662)
(15777)
(15252)
(14943)
(14134)
(14030)
(13853)
(13737)
(13716)
(12394)
(12208)
学科
(108368)
经济(108203)
(95098)
管理(90070)
(83241)
企业(83241)
方法(37772)
(36145)
(35599)
中国(34645)
业经(33853)
(31230)
数学(28749)
数学方法(28437)
地方(25130)
农业(24018)
(22995)
财务(22943)
财务管理(22899)
(22322)
银行(22299)
(21676)
企业财务(21673)
(21589)
(20872)
技术(20588)
(20205)
贸易(20184)
(20166)
金融(20159)
机构
学院(370780)
大学(365916)
(156437)
经济(152818)
管理(142374)
研究(126788)
理学(118950)
理学院(117720)
管理学(116136)
管理学院(115411)
中国(103159)
(81784)
(79092)
科学(71320)
(64030)
(61684)
财经(61192)
(59071)
中心(58412)
研究所(56284)
(55174)
北京(51042)
(48824)
(48228)
业大(48217)
师范(47770)
经济学(46568)
(45807)
农业(45500)
财经大学(44565)
基金
项目(224618)
科学(177347)
研究(174205)
基金(159737)
(135959)
国家(134608)
科学基金(116255)
社会(110228)
社会科(104342)
社会科学(104320)
(89542)
基金项目(82786)
教育(79964)
(73678)
编号(73242)
自然(70662)
自然科(68965)
自然科学(68948)
自然科学基金(67750)
资助(65136)
成果(62467)
(52452)
课题(52012)
重点(50185)
(50134)
(48885)
(47143)
(45513)
项目编号(45062)
创新(44977)
期刊
(194335)
经济(194335)
研究(122038)
中国(87490)
(66810)
管理(60322)
(56606)
教育(48205)
学报(48149)
科学(46767)
(46071)
金融(46071)
大学(38422)
农业(37896)
学学(35515)
技术(34868)
业经(33749)
财经(31338)
经济研究(29994)
(27086)
问题(24978)
(20895)
(20724)
图书(19434)
技术经济(19106)
国际(18506)
现代(18278)
商业(17993)
理论(17836)
世界(17648)
共检索到607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在市场化和扩大开放的主导思想指导下一直在进行渐进性的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尚未到位。目前服务业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要想让我国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该文从调整市场准入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加大力度实施国内服务业"走出去"战略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服务业体制改革的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单克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广大群众实现“宜居”目标,那么就要坚持将商品住房作为住房供应的主渠道,因而必须着力于化解高房价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住房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立足于房价去泡沫,让广大劳动者随着经济增长提高住房购买力,与此同时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以“安居”。改革的逻辑要立足新居民、让劳动者受益以及资本自担风险,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多渠道供给住房,实现各种收入阶层群体无缝隙全覆盖,坚持去泡沫化和控制改革风险的紧密结合,对商品住房要逐渐剥离资本属性实现去资本化,促进商品住房由资本定价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伏心  华冬芳  刘利平  
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有关键的支撑推动作用,面对"十三五"规划期创新经济的要求,科技服务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体制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顶层设计,实现"动力强、方向正、效率高、规范严、可持续"的体制目标。政府行为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市场决定、科学激励、有效管理、创新模式、多链融合"的发展机制,促进科技服务业快速、高效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广明  胡立  朱远方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现行财税体制无法有效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在深入探讨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现实与制度困惑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业财税投入力度,同时积极探讨新的养老模式,从盘活民间资本入手,加强金融创新,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业长远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勇坚  夏杰长  
我国服务业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改革动力与路径,与我国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改革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从现有的研究来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改革动力主要来源于短缺经济所引致的供给
[期刊] 求索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继荣  
今年初出台的外汇体制改革方案和措施标志着我国的外汇体制向其长远目标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新的外汇体制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外汇指定银行的发展正在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促进银行业在本外币业务发展方面的有效竞争,更重要的是,将促进银行业本外币相结合的新的经营机制的生成,有利于专业银行向国际性的商业银行过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大,更为严峻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并没有完成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规范性转化。问题的焦点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源泉的投资体制仍处于传统体制的运作框架,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也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由此而衍生的问题是今后宏观经济形势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同明  白素霞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对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对诸多法规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等进行了评述;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今后改革的难点做出分析判断;同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  刘克崮  贾康  高培勇  满燕云  于长革  杨志勇  蒋震  赵全厚  刘红灿  刘威  刘微  
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积累等问题凸显。财政是政治、行政和经济体制的联结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秦池江  
金融体制改革与企业发展秦池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基本的改革大纲。目前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很关心个融改革对企业发展有什么影响,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宗方  
从我国国情和农业科研工作的性质来看,农业科研事业是一种特殊的弱质产业,存在着社会效益与科研单位自身经济效益、科技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格、科技产品供与求的巨大反差,因此政府对农业科研单位的支持与保护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条件。科技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方面存在着单一化、简单化和无序化倾向,微观方面存在着科研弱化、趋利化和社会效益弱化现象,可能导致科技人才新的断层、科研与开发新的分离、科研活动与农业生产活动新的脱节。要使农业科研协调发展必须树立大改革观、大市场观、大效益观,规范行为,处理好“六种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雪  
在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了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立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将会更好的促进金融体系安全和宏观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迺诠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按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的布局,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在开拓技术市场,引进市场机制,推动以各种形式进入、长入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