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6)
2023(13247)
2022(11638)
2021(11057)
2020(9456)
2019(21960)
2018(21976)
2017(43443)
2016(23557)
2015(26664)
2014(26858)
2013(26503)
2012(24325)
2011(21965)
2010(22120)
2009(20874)
2008(20778)
2007(18423)
2006(16497)
2005(15006)
作者
(68060)
(56095)
(56002)
(53227)
(35767)
(26925)
(25288)
(21844)
(21198)
(20219)
(19086)
(18871)
(17810)
(17792)
(17324)
(17222)
(16716)
(16631)
(16223)
(16131)
(13999)
(13847)
(13518)
(12785)
(12590)
(12588)
(12503)
(12490)
(11273)
(10885)
学科
(93871)
经济(93719)
管理(77979)
(73691)
(65993)
企业(65993)
方法(44279)
数学(37548)
数学方法(37159)
(31448)
中国(24843)
(24505)
(23469)
业经(23437)
(21438)
财务(21367)
财务管理(21329)
企业财务(20382)
(18294)
(16919)
(16745)
贸易(16733)
(16320)
(16315)
银行(16278)
(15902)
理论(15689)
地方(15612)
(15424)
农业(15034)
机构
大学(344274)
学院(340511)
管理(137945)
(137074)
经济(134048)
理学(118892)
理学院(117657)
管理学(115874)
管理学院(115257)
研究(109071)
中国(84313)
(73354)
(70392)
科学(64689)
财经(55428)
(54308)
(50183)
(49106)
中心(48893)
研究所(48560)
(48339)
业大(47371)
北京(47032)
(42524)
师范(42160)
财经大学(41408)
经济学(40767)
(39941)
(39567)
农业(37724)
基金
项目(223381)
科学(175845)
研究(165820)
基金(163135)
(140307)
国家(139170)
科学基金(120225)
社会(104459)
社会科(98912)
社会科学(98888)
基金项目(87200)
(85418)
自然(77952)
自然科(76051)
自然科学(76035)
教育(75910)
自然科学基金(74703)
(72060)
编号(68362)
资助(67353)
成果(56595)
(50402)
重点(49082)
(46217)
课题(46006)
(45767)
(44415)
教育部(43750)
创新(43086)
项目编号(43072)
期刊
(153223)
经济(153223)
研究(104955)
中国(62913)
(56322)
管理(52911)
学报(49961)
科学(46422)
(43656)
大学(38586)
学学(36299)
教育(35015)
(33329)
金融(33329)
农业(29794)
技术(27961)
财经(27912)
业经(24969)
经济研究(23765)
(23557)
问题(20446)
理论(18383)
实践(16701)
(16701)
图书(16589)
技术经济(16228)
现代(15953)
(15781)
财会(15552)
科技(15390)
共检索到505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杰  林爽  吴杰杰  
公司带动社会发展,股权又承载着资本不断流动,其交易环境需安全,才能得到股民认可。股权流动带来诸多权利问题,善意取得制度备受关注,人们期待第三人权益得到保障。我国在2001年颁布《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就把股权善意取得写进法律,但是其规定不够全面。股权频繁变动,股权所带来的问题在现行法律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法条,给法官带来诸多麻烦,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刻不容缓。由此出发,结合我国现实中遇到的股权纠纷问题,以此得出我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公司法适用上的可行性结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匡敦校  
对于股权能否继承、如何继承,我国学术界有过长期的争论。各国相继奉行股权自由继承原则的深层原因在于公司法与继承法价值的趋同性。本文认为,在继承人为数人的情况下,继承股权并不意味着当然进行股权分割,而是继承人之间对股权的共有。在股权自由继承的两种模式中,股权"层次"继承主义模式更值得我国借鉴;并指出股权继承不应当受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人数的制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冬云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制度包括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和股东向股东外第三人股权转让制度;与此同时,《公司法》增加了股权的强制执行、回购和继承等特殊制度;而股权的变更记载与登记则是实现股权转让、发生股权变动的制度,《公司法》亦对此进行了规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海博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我国公司法通过股权转让的同意条款和股东优先购买权条款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限制规则。其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则构成股权转让限制的第二道防线,属于实质规则。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对《公司法》中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加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规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明确"同等条件"内容,建构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已然成为今后公司立法修正的当务之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晓琛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我国《公司法》对此的简单规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极其不便。本文针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并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提出思路和对策,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玮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涉及到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股权转让应当依法进行,既要维护法律确定的资本原则,又不能损害公司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对相关问题进行审慎研究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明晰立法意图,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良寯  
公司法72条第2款规定了股权转让的"同等条件",此条件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困扰,其包含什么内容?从谁的立场出发对"条件"进行评价?本文提出了学界和实践的现实问题,对"同等条件"的内容、利益博弈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正确适用"同等条件"提出法理和现实的思考,认为:应首先满足公司视角下的"同等条件",但要求公司能提供给转让方适当的补偿,以兼顾转让方的利益。另外,本文也建议从程序设计上,满足公司作为诉讼主体的条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睿  唐英玲  黄乐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特点,要求公司资本能够自由流动,股权可以自由转让,其目的是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而它的人合性特点则是对其股东构成提出严厉要求,其中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股东之间不能自由转让股份,而受到一些必要的限制,研究分析其中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青  郭颖  
本文通过分析各种股权移转标志的观点,提出了股权移转应当发生在出让人根据股东会决议指令公司移转股权之时。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移转中和移转后的相关主体利益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尤其对其他股东的部分优先购买权以及公司登记与股权移转不相符的处理作了重点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蕾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效力问题是公司法理论学习中的难点,也是法律实务中常见的争议所在。文章运用法学理论,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情况,具体分析了股权转让合同在各种情形下的效力认定问题;针对关于股权转移标准的各种学说,文章逐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涛  
如何制定完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规则是各国公司法不可回避的问题。修订前我国《公司法》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规则存在诸多缺陷;修订后《公司法》从多个方面对股权转让规则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这些完善和发展既涉及股权转让的一般规则也涉及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乔宝杰  
公司是股东投资最为重要的一种工具。以股东投资为基础形成的公司资本的法律规制而形成的资本制度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法最为重要的制度。本文对有限责任公司资本的形成规则和资本维持规则在两岸公司法中的具体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大陆商家在台湾地区的投资有所裨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浩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动产善意取得的立法化,如何建构我国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理论,文章试从动产善意取得的存在依据、构成要件等方面做一简单阐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玲  
公司法是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核心。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公司类型。明确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对于合理选择公司类型、科学管理与规范公司运作、正确贯彻与执行公司法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特征、设立条件和程序、对外投资限制、公司债券的发行、上市公司等方面探讨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