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3)
2023(16417)
2022(14580)
2021(13972)
2020(11723)
2019(27626)
2018(27198)
2017(52930)
2016(28492)
2015(32290)
2014(32157)
2013(31705)
2012(29022)
2011(26120)
2010(26235)
2009(24180)
2008(23646)
2007(20401)
2006(17928)
2005(15815)
作者
(80450)
(66635)
(66408)
(63577)
(42473)
(32132)
(30357)
(26234)
(25223)
(23935)
(22612)
(22357)
(21230)
(21073)
(20746)
(20419)
(19893)
(19773)
(19070)
(19041)
(16592)
(16226)
(16215)
(15396)
(15130)
(14900)
(14683)
(14681)
(13504)
(13050)
学科
(112719)
经济(112600)
管理(81564)
(78443)
(64795)
企业(64795)
方法(55362)
数学(49094)
数学方法(48320)
(33659)
中国(31541)
(30749)
(24150)
贸易(24136)
业经(23971)
(23593)
(22910)
(21925)
(21746)
地方(21104)
税收(20470)
(20293)
农业(19989)
(19442)
财务(19359)
财务管理(19317)
理论(18772)
企业财务(18268)
(17990)
技术(17908)
机构
大学(399916)
学院(399458)
(161679)
管理(159061)
经济(158336)
理学(138408)
理学院(136917)
管理学(134232)
管理学院(133510)
研究(129591)
中国(98146)
(84786)
(79454)
科学(79422)
(64134)
财经(62712)
(60920)
中心(59193)
业大(58267)
研究所(57999)
(57229)
(56962)
北京(53700)
(50848)
师范(50350)
经济学(49132)
农业(47627)
(47398)
财经大学(46598)
(46453)
基金
项目(271491)
科学(213825)
研究(198506)
基金(197603)
(171878)
国家(170502)
科学基金(147077)
社会(124226)
社会科(117874)
社会科学(117843)
(105058)
基金项目(104284)
自然(96405)
自然科(94228)
自然科学(94208)
自然科学基金(92497)
教育(92184)
(88939)
资助(83100)
编号(81866)
成果(65782)
重点(60583)
(60359)
(57249)
(56394)
课题(55465)
创新(52652)
科研(52214)
教育部(52037)
大学(51074)
期刊
(170040)
经济(170040)
研究(121360)
中国(71409)
学报(61324)
(59930)
管理(58003)
科学(55862)
(53952)
大学(46784)
学学(43969)
教育(43544)
农业(37525)
技术(36641)
(32862)
金融(32862)
财经(29502)
经济研究(28709)
业经(27939)
(25110)
问题(22762)
图书(20108)
理论(19869)
技术经济(19689)
统计(19431)
(19394)
(19289)
科技(18239)
实践(18080)
(18080)
共检索到584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毕超  
本文根据我国现行课税方式的差异,将各种间接税归纳为四类,并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分别设计税收转嫁方法,把所有间接税都转化到各种最终需求产品和服务上体现,系统地分析测算了当前的税收负担结构,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最终需求中,投资品的税收负担明显超过居民消费和出口,以投资需求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导致近年税收总体水平较快增长的直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和成  
本文研究了随机投入产出控制模型。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基于随机最终需求,提出了异于文献犤1犦的产出量的控制模型。在最终需求为正态随机变量时,对于给定的可靠性,利用正态随机变量线性组合的性质,导出了产出量所满足的控制方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书坚  柴士改  
为克服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核算模型存在的两点主要不足,笔者对其进行一次变形与二次转换,实现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满足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连续性估算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行业分类一致的前提下,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与改进核算模型的结果较为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低于5%,表明在无投入产出表年份,可以借助改进核算模型进行估算;核算模型要求行业分类尽可能精细,分类越宽泛,结果越粗糙,高估可能越大;再者由于最终需求项目数据可得性的难易程度不同,其间接能耗估算结果的精确性存在差异;最后改进核算模型的应用性可针对与行业密切相关的间接能耗污染排放与其他资源消耗以及其污染排放等进行拓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毕超  李继峰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迄今最新的投入产出模型(2007),根据不同税种的特点采用四种测算方法,测算出我国除所得税外各种税收转嫁到最终需求上的税收负担,同时得出分行业的最终需求税负水平和结构。我国最终需求中,投资的税收负担明显超过消费和出口,近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客观上促进了同期税收的快速增长。我国当前最终税收负担的行业差异较大且不合理,难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并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服务等行业税收负担较重。积极推进"营改增"改革,减轻这些行业企业税负,将有效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毕超  李继峰  
关键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作为需求方的最终需求与作为供给方的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难于调整,根源在于最终需求的结构变动不好。本文的贡献是把最终需求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推导了最终需求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定量探讨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为了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必须提高最终需求中消费的比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壮壮  李美桂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6,在投入方向上,蚌埠与阜阳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5。分析结果为皖北部分区域的经济整合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壮壮  李美桂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秋瑾  赵萍  
现有的对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其结果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基于已经建立的中国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分别测算出各个时期的人均单位成本和收益,再用人口投入产出前瞻价格模型和后传价格模型,来测算之前的成本收益和未来收益,加总就是其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连  华欢欢  王世伟  
文章利用STIRPAT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直接碳排放效应和间接碳排放效应用来测算综合碳排放效应。通过行业的碳排放量和行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分析测算出直接碳排放系数,再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完全消耗系数乘以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两者相加得到综合碳排放效应,此种方法成功的回避了投入产出表编制量少及以往研究中缺少对二氧化碳吸收方面的弊端。并且通过2004—2012年碳排放量和人均产业增加值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得出实证结论:2005年、2007年及2012年中由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作用使得建筑业人均产业增加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就会综合引起碳排放量变化了21.29、25.80及25.69百分点;建筑业间接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较大;并且农林牧渔业消减了总效应的30.57%、8.19%和9.44%。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张亚雄  张鹏  赵坤  
本文对固定资产投资乘数、凯恩斯投资乘数和投入产出投资乘数等三种投资乘数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投资乘数并没有发生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较大。通过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测算,表明投资对拉动内需和抵御外部冲击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来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应当积极调整投资结构,避免产能过剩、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爽  樊秀峰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10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对CO2排放的拉动规模,使用SDA方法对CO2排放增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并对最终需求模式在CO2排放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类最终需求在拉动CO2排放中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从污染的绝对量来看由大到小依次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从污染的增量来看依次是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一现象与产业结构变动密切相关,消费增长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有利于降低碳排放,而投资增长的效应则相反。要同时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低碳发展两大目标,必须进行最终需求模式调整,建立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雁飞  万子捷  刘红光  
全球化贸易下国际产业转移"隐含碳排放"、"碳转移"以及"碳泄漏"等碳污染效应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键时期,区域间产业转移导致的相关碳污染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关注。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并结合中国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基本数据,对中国八大区域间以出口和消费为导向的产业转移规模、流向和行业进行定量测评,并与2007年中国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系数结合,以考察区域产业转移带来的"碳排放转移"和"碳泄漏"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问题。所得结论是,通过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北和东北等地区成为碳排放转入和碳泄漏重灾区,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宇  干春晖  汪伟  
理解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和变换的动因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重点从最终需求视角深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1992-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及其背后动因。研究发现,逐步扩大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对工业结构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调节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文章根据部门的主要需求成因把产业分成"居民消费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出口驱动型"以及"政府支出驱动型"四类,并发现"居民消费驱动型"和"出口驱动型"产业发展有利于结构升级。1992-2007年,需求结构与产出结构偏离度呈现增加势头,而到2010年形势好转,第三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