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0)
2023(12454)
2022(11023)
2021(10409)
2020(8885)
2019(20548)
2018(20734)
2017(40661)
2016(22177)
2015(25107)
2014(25379)
2013(25187)
2012(23135)
2011(20966)
2010(21098)
2009(19722)
2008(19378)
2007(17155)
2006(15339)
2005(13837)
作者
(64500)
(53125)
(53102)
(50523)
(33823)
(25449)
(24049)
(20788)
(20172)
(19135)
(18089)
(17880)
(16940)
(16820)
(16356)
(16323)
(15910)
(15798)
(15245)
(15223)
(13315)
(13110)
(12729)
(12066)
(11968)
(11923)
(11908)
(11830)
(10748)
(10358)
学科
(85961)
经济(85825)
管理(69126)
(63007)
(52818)
企业(52818)
方法(39508)
数学(34149)
数学方法(33773)
(25152)
中国(24655)
(23255)
(22021)
业经(19685)
(18092)
(16546)
贸易(16537)
(16133)
(15579)
地方(15574)
银行(15541)
(15224)
财务(15153)
财务管理(15118)
农业(14818)
(14815)
(14638)
企业财务(14284)
(14217)
(14172)
机构
大学(323205)
学院(319793)
(127435)
管理(127221)
经济(124559)
理学(109631)
理学院(108430)
管理学(106732)
管理学院(106144)
研究(104806)
中国(79510)
(69220)
(63652)
科学(63351)
(52479)
财经(50138)
(47376)
研究所(47164)
中心(46830)
(46331)
业大(45722)
(45332)
北京(44347)
(41289)
师范(40942)
(38231)
经济学(38162)
(37670)
财经大学(37243)
农业(37028)
基金
项目(212234)
科学(166236)
研究(157884)
基金(153567)
(132645)
国家(131558)
科学基金(112591)
社会(98603)
社会科(93339)
社会科学(93317)
基金项目(81923)
(81796)
自然(72475)
教育(72072)
自然科(70672)
自然科学(70658)
自然科学基金(69382)
(68991)
编号(65392)
资助(63244)
成果(54302)
(47447)
重点(46911)
课题(44674)
(44393)
(43886)
(42111)
创新(40965)
教育部(40854)
项目编号(40708)
期刊
(142941)
经济(142941)
研究(98917)
中国(60014)
学报(48290)
(48130)
管理(47888)
科学(44711)
(43092)
大学(36979)
教育(35170)
学学(34683)
(29696)
金融(29696)
农业(29607)
技术(26799)
财经(24739)
业经(23456)
经济研究(22319)
(20935)
问题(19262)
理论(17420)
图书(16570)
实践(15979)
(15979)
技术经济(15193)
科技(15148)
现代(14890)
(14815)
商业(14222)
共检索到47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用人单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尚存在某些不完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认为,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立法层级,扩大立法参与主体,统一和细化最低工资组成部分标准,明确最低工资调整的周期,以及强化用人单位法律责任和法律监督,以提升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欢欢  樊海潮  唐立鑫  
以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的实施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通过构建可检验的理论模型和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了法律制度的强化对最低工资水平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间关系的影响。实证分析显示,2004年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强化以前,最低工资变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为0.00148;2004年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强化以后,最低工资变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变为0.00307。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强化明显增强了这种促进作用。使用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进一步的外生冲击事件,再次验证了完善的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与严格的法律监管对最低工资对外投资效应的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少泽  
最低工资标准对保障劳动者的合理报酬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不仅规范了劳动力市场,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并对下阶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执行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塞风  甄煜炜  
自1984年新西兰颁布《产业调停仲裁法》,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至今,最低工资制度已经从个别国家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作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在我国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内容。充分认识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这样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发展中大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弱其消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晓钟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增长,2006年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四位,国力日益强大,物价相对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回顾近30年历程,在当时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王菲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使用我国1995—2010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方式以消除截面异方差,依据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时间、分区域和分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结论和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曾备受争议,国内也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本文归纳了国外最低工资理论研究结果,对我国最低工资的理论研究和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提出有益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实行历史不长,其制度与标准远非完善。本文通过比较中外最低工资制度,归纳了中外最低工资制度的特点,对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艳敏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一直是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传统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对就业产生负面效应,且这种观点被长期普遍接受,而近期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对此观点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同样,学者们对于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否增加劳动者收入,从而消除贫困的看法也不太一致。除了就业和收入效应之外,学者们还将培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获得在职培训的机会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对最低工资水平的确定以及其对就业、收入、培训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玳玳  林原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发展的特点在于"提低"、兼顾经济成果分享、缩小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实现了保障和分享的功能,但在公平功能上还需再采取其他手段。最低工资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也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方面。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宏观管理方面,存在最低工资标准不统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较少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最低工资执行情况的数据难以获取等一些问题。建议到2015年,争取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占平均工资40%以上;建立地区最低工资调整模型;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劳动者和企业的意愿,以其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作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重要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亮  
2011年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凸显,物价上涨过快,区域收入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政府都对最低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制定统一的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而目前主要是各地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与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差距很大,有的地区不到700元,有的地区已经达到1300元以上,更甚的是同一个城市不同行政区域最低工资标准都不一样。这样的工资标准显然是不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可能加剧贫富收入差距。文章主要结合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现状,通过对实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利弊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建立我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