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7)
- 2023(14525)
- 2022(12867)
- 2021(11904)
- 2020(10056)
- 2019(23191)
- 2018(23261)
- 2017(45949)
- 2016(24952)
- 2015(27828)
- 2014(28059)
- 2013(27849)
- 2012(25711)
- 2011(23151)
- 2010(23212)
- 2009(21729)
- 2008(21315)
- 2007(18872)
- 2006(16773)
- 2005(15206)
- 学科
- 济(99183)
- 经济(99037)
- 管理(74977)
- 业(70444)
- 企(58102)
- 企业(58102)
- 方法(45929)
- 数学(40129)
- 数学方法(39714)
- 财(28873)
- 中国(27713)
- 农(26555)
- 制(23891)
- 业经(21678)
- 学(21453)
- 地方(18928)
- 贸(18282)
- 贸易(18271)
- 银(18020)
- 银行(17974)
- 易(17803)
- 务(17592)
- 财务(17521)
- 财务管理(17484)
- 农业(17408)
- 行(17124)
- 企业财务(16592)
- 融(16411)
- 金融(16408)
- 体(16095)
- 机构
- 大学(361596)
- 学院(358321)
- 济(145935)
- 经济(142771)
- 管理(140479)
- 理学(121483)
- 研究(120419)
- 理学院(120108)
- 管理学(118115)
- 管理学院(117464)
- 中国(90321)
- 京(77036)
- 科学(73437)
- 财(72237)
- 所(60620)
- 财经(57088)
- 农(56132)
- 研究所(54832)
- 中心(53796)
- 业大(52222)
- 江(52018)
- 经(51777)
- 北京(48848)
- 范(46296)
- 师范(45869)
- 经济学(44773)
- 农业(43988)
- 院(43565)
- 财经大学(42559)
- 州(41865)
- 基金
- 项目(240177)
- 科学(189108)
- 基金(175519)
- 研究(175508)
- 家(152709)
- 国家(151523)
- 科学基金(129856)
- 社会(111284)
- 社会科(105560)
- 社会科学(105536)
- 基金项目(93286)
- 省(92579)
- 自然(84181)
- 自然科(82170)
- 自然科学(82150)
- 自然科学基金(80701)
- 教育(80276)
- 划(78188)
- 资助(72400)
- 编号(70945)
- 成果(58599)
- 部(53858)
- 重点(53605)
- 发(50517)
- 创(49698)
- 课题(48897)
- 创新(46482)
- 制(46292)
- 教育部(46254)
- 科研(46011)
- 期刊
- 济(160049)
- 经济(160049)
- 研究(110036)
- 中国(66473)
- 学报(56481)
- 财(55203)
- 管理(52593)
- 科学(51846)
- 农(50657)
- 大学(42866)
- 学学(40437)
- 教育(37309)
- 农业(34700)
- 融(33440)
- 金融(33440)
- 技术(29283)
- 财经(28277)
- 经济研究(26022)
- 业经(25372)
- 经(24091)
- 问题(21450)
- 理论(18593)
- 技术经济(17145)
- 业(17028)
- 图书(16916)
- 实践(16842)
- 践(16842)
- 科技(16713)
- 贸(16370)
- 现代(16198)
共检索到52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林仲源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根本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有利于缓解劳资纠纷与矛盾。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具有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本文基于2006—2014年省级时空数据,分别利用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测我国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非平稳性。实证研究表明:GTWR在模型拟合优度和优良性上表现最优;GTWR估计结果显示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正负效应与预期一致,时间波动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平稳性,被解释变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林仲源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根本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有利于缓解劳资纠纷与矛盾。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具有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本文基于2006—2014年省级时空数据,分别利用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测我国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非平稳性。实证研究表明:GTWR在模型拟合优度和优良性上表现最优;GTWR估计结果显示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正负效应与预期一致,时间波动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平稳性,被解释变量残差不存在明显的分布偏态性。本文认为逐步建立与职工平均工薪、人均GDP挂钩的固定周期性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最低工资标准统计测算模型,是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的关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罗良清 谢海洋
科学分析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对于制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BM-GML指数测算了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别基于全局回归模型(OLS)、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对其提升机制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机制具有明显的时空非平稳性;在研究期内,人均GDP对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正向为主,影响效应呈现以2010年左右为拐点的U型变化趋势;第三产业占比、研发投入强度及环境规制强度三个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空非平稳性,在不同时空下呈现不同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强度;人均资本存量在大部分省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向作用;FDI和高等学历人员占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大部分区域呈现正向作用,但作用强度在研究期内呈递减趋势。本文认为,为提高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应继续全面促进经济增长;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放慢资本深化进程;加大力度引进技术型外商直接投资;完善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强调创新产出效益;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培养模式从“面向学科”向“面向社会需求”转变;建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监控机制,差异化的确定环境规制的强度与合理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培煌 赵履宽
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业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我国建筑业就业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大致为最低工资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导致建筑业就业水平下降1.3个百分点。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主要是以直接效应的形式表现的,即企业以减少或冻结招聘甚至减员来应对最低工资增长的冲击;同时,最低工资还通过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式间接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而由于我国技术工人比例显著偏低,因此企业无法用技术工人替代相对不经济的普通操作工人的办法来应对最低工资增长。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非自愿性失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娟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调最低工资会对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且当期影响大于滞后影响;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在短期主要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形式体现,在长期主要是通过缩减员工规模或企业退出市场等直接效应形式表现。考虑到目前最低工资的相对水平仍然偏低、最低工资的上调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摆脱"技工荒"困境等现实原因,东部地区不应暂停对最低工资的调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影响 农民工 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塞风 甄煜炜
自1984年新西兰颁布《产业调停仲裁法》,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至今,最低工资制度已经从个别国家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作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在我国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内容。充分认识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这样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发展中大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弱其消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少泽
最低工资标准对保障劳动者的合理报酬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不仅规范了劳动力市场,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并对下阶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执行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职工平均工资 监督检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用人单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尚存在某些不完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认为,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立法层级,扩大立法参与主体,统一和细化最低工资组成部分标准,明确最低工资调整的周期,以及强化用人单位法律责任和法律监督,以提升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
关键词:
最低工资 立法层级 法律责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国
我国《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必要采用比例法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即按照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适当比例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各地采用比例法制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关键是准确统计当地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把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在当地平均工资的40%~60%之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怒涛 张伟 朱宇翔 华宇宁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管制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利用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各城市最低工资数据,从会计稳健性视角考察最低工资上调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调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调主要通过优化人力资源质量和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了会计稳健性的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劳动密集特征较强、平均工资较低、所处地区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财务状况不佳时,最低工资上调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在最低工资上调的环境下,企业可通过提高会计稳健性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会计稳健性 财务信息 劳动成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建霞
湖南省自1995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规定已有18年,除1996年、2001年、2009年,其余各年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标准。但是,湖南省最低工资增幅长期低于生产总值和职工工资增幅,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依靠资本形成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倾斜等。建议提高认识,坚决落实"最低工资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要求;同时,要缩小差距,最低工资标准要高于工资增长指导线。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湖南 增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学力
十一五"时期,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成为我国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重要抓手,且呈现出增长提速,调整频率加快,占平均工资比例缓慢回升等特点,各地区间差距也在缩小。但目前最低工资仍存在标准偏低、统计口径不统一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宏观指导,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保证其始终维持在适当水平。
关键词:
“十一五” 最低工资标准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发展的特点在于"提低"、兼顾经济成果分享、缩小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实现了保障和分享的功能,但在公平功能上还需再采取其他手段。最低工资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也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方面。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宏观管理方面,存在最低工资标准不统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较少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最低工资执行情况的数据难以获取等一些问题。建议到2015年,争取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占平均工资40%以上;建立地区最低工资调整模型;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劳动者和企业的意愿,以其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作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实施功能 宏观管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宪
工资增长机制:隐藏于表象背后的原因我国的工资增长走过了一条十分奇特的道路。自1956年统一的工资制度建立以来,工资增长几乎没有出现过"正常"时期。建国以来的工资增长情况如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城镇 就业面板 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