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1)
- 2023(17362)
- 2022(15226)
- 2021(14409)
- 2020(12229)
- 2019(28529)
- 2018(28534)
- 2017(56240)
- 2016(30575)
- 2015(34700)
- 2014(35040)
- 2013(34430)
- 2012(31955)
- 2011(29032)
- 2010(29010)
- 2009(27080)
- 2008(26834)
- 2007(23852)
- 2006(20700)
- 2005(18327)
- 学科
- 济(122051)
- 经济(121915)
- 管理(88681)
- 业(84983)
- 企(69661)
- 企业(69661)
- 方法(59364)
- 数学(52202)
- 数学方法(51516)
- 农(34325)
- 财(33118)
- 中国(32191)
- 业经(26241)
- 学(25698)
- 贸(24649)
- 贸易(24640)
- 易(23969)
- 地方(23755)
- 制(23731)
- 农业(22467)
- 务(20896)
- 财务(20810)
- 财务管理(20762)
- 银(20145)
- 理论(20117)
- 银行(20091)
- 企业财务(19612)
- 行(19110)
- 和(19101)
- 环境(18550)
- 机构
- 学院(441331)
- 大学(441221)
- 济(177043)
- 管理(174350)
- 经济(173114)
- 理学(150748)
- 理学院(149110)
- 管理学(146383)
- 管理学院(145587)
- 研究(144607)
- 中国(109628)
- 京(92945)
- 科学(89825)
- 财(83245)
- 所(73125)
- 农(71429)
- 财经(66653)
- 中心(66650)
- 研究所(66465)
- 业大(65853)
- 江(64349)
- 经(60375)
- 北京(58892)
- 范(57595)
- 师范(57070)
- 农业(56296)
- 经济学(52957)
- 州(52494)
- 院(52232)
- 财经大学(49433)
- 基金
- 项目(295258)
- 科学(230984)
- 研究(215765)
- 基金(212984)
- 家(184752)
- 国家(183242)
- 科学基金(157057)
- 社会(133488)
- 社会科(126425)
- 社会科学(126392)
- 省(115626)
- 基金项目(112970)
- 自然(103240)
- 自然科(100757)
- 自然科学(100726)
- 教育(100168)
- 自然科学基金(98901)
- 划(97391)
- 编号(89746)
- 资助(89144)
- 成果(73251)
- 重点(65905)
- 部(65531)
- 发(62581)
- 课题(61359)
- 创(60541)
- 科研(56794)
- 创新(56503)
- 教育部(56056)
- 大学(55296)
- 期刊
- 济(190659)
- 经济(190659)
- 研究(128733)
- 中国(76970)
- 学报(68346)
- 农(64148)
- 财(63480)
- 科学(62395)
- 管理(61794)
- 大学(51564)
- 学学(48585)
- 教育(46718)
- 农业(43951)
- 融(40996)
- 金融(40996)
- 技术(38695)
- 业经(32521)
- 财经(32028)
- 经济研究(30800)
- 经(27325)
- 问题(25460)
- 业(22111)
- 图书(22003)
- 理论(21785)
- 技术经济(21663)
- 统计(20872)
- 贸(20853)
- 商业(20543)
- 版(20188)
- 科技(19986)
共检索到637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武鹏飞 戴国强
选择一个有效的代理变量来代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立场,是进行货币政策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SVAR模型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变动的响应模式和传导效果两个角度对6个政策性变量进行比较分析,以识别我国最优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结果表明:(1)数量型变量仍然是我国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盯住的主要目标,其中人民币贷款规模满足所有条件,是最优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2)价格型变量能够对通胀冲击做出显著的响应,但对产出冲击的响应不显著;而价格型变量的变动对通胀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出具备显著影响。可见,我国央行并不以利率指标作为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但利率的变动却能够影响实际产出;"十三五"提出的"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基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贞竹 李力 余昌华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识别了货币政策的外生冲击,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活动的传导效率,并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号渠道”。研究结果发现:(1)在宏观层面上,准备金率和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R007)都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但准备金率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在微观层面上,信用利差的上升会放大准备金率和R007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且对于R007的放大作用更强。(2)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存在“信号渠道”。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包含了对未来经济的展望,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公众预期。(3)对于不同产权性质、资产负债结构、成立时间的微观企业,我国货币政策和信号效应的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信号渠道 企业融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石德金
现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通常关注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产出"量"的作用,而忽视风险承担对企业成长"质"的影响。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收益与风险的影响,为货币政策的选择提供收益与风险双重维度的依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成长 风险承担 收益与风险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针竹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背景下,以货币政策作为切入点,经由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渠道,构建货币政策作用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逻辑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经由各传导渠道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各传导渠道存在中介效应,传导通畅程度不同。公司性质和负债程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以及传导渠道的中介效应。不同类型主体对货币政策变动敏感度不同,应针对其特征,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司应改善内部环境,在货币政策变动时保持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凌云 刘传哲
货币政策的经济变量传导涉及到有效经济变量的选择问题。由于金融发展的状况和体制要求的差异,1993—1998和19982003两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和操作工具变量的选择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这对今后我国货币政策的运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中介目标 操作工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王征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缩短时间跨度和提高数据频率基础上,从利率、信贷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综合分析了2005-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对于东北和南部沿海地区,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和大西北四个内陆地区,信贷规模对投资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东北、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信贷规模对物价的影响比较明显。本文研究认为企业结构差异、政府行为差异和金融结构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性的三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区域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国妍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本文从统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运用最优货币区标准对中国进行检验分析,找出产生货币政策区域差别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增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陈飞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品价格指数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动特点。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飞 赵昕东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上下波动。同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 ,考察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及其贡献率的大小。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 ,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变量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郭丹 张佳睿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信心与投资理论模型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会导致低投资。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信心,经济主体信心与实际产出正相关。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者信心渠道比消费者信心渠道更有效。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关注如何恢复、增强和调节经济主体信心,以形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政策传导效果;同时,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其对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认知,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的声誉、政策制定者与经济主体的沟通等因素能引导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稳定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心 决策延迟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廖曦
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将汇率传递、利率规则和生产冲击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联系起来,拓展了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开放经济环境中重点分析了由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一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本国汇率传递程度上升将直接影响两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并能同时提高本国与外国的福利水平。纳什均衡时,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剧两国的汇率波动幅度;但是在合作均衡下,汇率波动随着汇率传递程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