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7)
2023(4085)
2022(3523)
2021(3408)
2020(3151)
2019(7002)
2018(7240)
2017(14833)
2016(7803)
2015(8770)
2014(8835)
2013(9021)
2012(8676)
2011(7832)
2010(8161)
2009(8082)
2008(8117)
2007(7404)
2006(6820)
2005(6460)
作者
(22242)
(18327)
(18004)
(17530)
(11632)
(8580)
(8514)
(7017)
(6787)
(6576)
(6121)
(5966)
(5826)
(5677)
(5670)
(5545)
(5374)
(5341)
(5265)
(5162)
(4585)
(4523)
(4313)
(4232)
(4214)
(4068)
(4060)
(4050)
(3583)
(3475)
学科
(29476)
经济(29435)
(24542)
管理(24037)
(18033)
企业(18033)
方法(14096)
中国(13345)
(13065)
数学(12944)
(12891)
银行(12887)
数学方法(12876)
(12340)
(10987)
(10902)
保险(10896)
(10250)
金融(10250)
(8202)
(7490)
贸易(7484)
(7385)
(7159)
制度(7139)
(7139)
(6396)
财务(6393)
体制(6385)
财务管理(6364)
机构
大学(114058)
学院(112613)
(49696)
经济(48552)
管理(43885)
中国(36754)
研究(35753)
理学(35743)
理学院(35404)
管理学(35022)
管理学院(34785)
(31022)
(24377)
财经(23205)
(21003)
科学(18094)
(17940)
中心(17584)
财经大学(17369)
(17051)
北京(16675)
经济学(15401)
研究所(15268)
(14479)
金融(14224)
(14094)
(14074)
经济学院(14025)
(13655)
银行(13304)
基金
项目(61608)
科学(47835)
研究(47567)
基金(45160)
(37960)
国家(37633)
科学基金(31742)
社会(30365)
社会科(28704)
社会科学(28698)
基金项目(23320)
(21790)
教育(21189)
编号(19987)
资助(19586)
自然(19235)
(19000)
自然科(18742)
自然科学(18736)
自然科学基金(18433)
成果(17467)
(14900)
课题(13393)
(13364)
重点(13186)
教育部(13018)
(12873)
项目编号(12726)
人文(12602)
国家社会(12332)
期刊
(57417)
经济(57417)
研究(42104)
(24296)
金融(24296)
(23451)
中国(22297)
管理(17262)
学报(12769)
(12184)
科学(12148)
财经(11752)
大学(10352)
经济研究(9826)
(9796)
学学(9751)
业经(9203)
理论(8421)
技术(8261)
教育(8017)
(7927)
问题(7915)
农业(7799)
实践(7714)
(7714)
国际(7291)
商业(6096)
(5759)
统计(5657)
会计(5630)
共检索到18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俊如  段广琛  
智能投顾作为新兴产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引发新的问题。文章从智能投顾的概况出发,多角度分析智能投顾的发展优势,通过法律界定、信息披露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智能投顾在中国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监管机构对智能投顾进行有效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晴  
证券服务主体将智能投顾用于证券服务行业,往往是不断创新和灰暗中摸索的并存。当全球的FinTech热浪来袭1,为了使我国资本市场和国际接轨,鼓励智能投顾这类金融创新是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整体的法律框架滞后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对于这种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平衡除了要借鉴国外相似的成功案例以及模式,也要结合我国自身情形寻找新的模式和解决方案。但是,在金融领域无论是作为监管者还是作为中介者或投资者,都应当有其基本立足点,即在适度灵活的法律与政策中促进证券行业竞争与发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慧中  
一、智能投资顾问的特点和优势智能投资顾问(以下简称"智能投顾"),也称作机器人投资顾问、智能理财、自动化理财等,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财富管理服务。它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投资参考,并监测市场动态,对资产配置进行自动再平衡,提高资产回报率,从而使投资者实现"零基础、零成本、专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姜海燕  吴长凤  
智能投顾(Robo-AdvisoR)是人工智能依托大数据的计算系统,通过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投资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自动计算并提供组合配置建议。2008年开始,以美国与欧洲为中心,一些提供在线资产管理服务并收取相关手续费的智能投顾公司相继成立,在线专业投资咨询服务迅速兴起。2015年,智能投顾概念首次被引入国内,并得到快速发展,已引起行业的关注。本文对智能投顾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进行梳理介绍,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投顾的意义,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本文认为,在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发展智能投顾,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服务、专业化的投资者建议、客观的投资决策,引导散户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有利于促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晴  
智能投顾是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上依靠市场价格信号作为投资决策主要依据的行为方式。目前,我国智能投顾的定性、法律关系尚未明确,整体服务水平良莠不齐。营运者本该遵守适当性义务、透明度规则和信义义务,但现行法律法规难以对营运者形成有效约束。智能投顾在改变金融市场交易行为、投资方式以及投资者理财观念的同时,也由于网络虚拟性、网络黑客攻击、网络证券欺诈、网络内幕交易等问题而给金融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此,应及早将智能投顾纳入监管范围,重视私法规则与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相结合,并就智能投顾的特殊风险对营运者提出更高的义务要求,不断健全配套的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和相应的补偿安排,以促进我国智能投顾业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晴  
智能投顾是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上依靠市场价格信号作为投资决策主要依据的行为方式。目前,我国智能投顾的定性、法律关系尚未明确,整体服务水平良莠不齐。营运者本该遵守适当性义务、透明度规则和信义义务,但现行法律法规难以对营运者形成有效约束。智能投顾在改变金融市场交易行为、投资方式以及投资者理财观念的同时,也由于网络虚拟性、网络黑客攻击、网络证券欺诈、网络内幕交易等问题而给金融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此,应及早将智能投顾纳入监管范围,重视私法规则与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相结合,并就智能投顾的特殊风险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攸   王俊  
<正>尽管城投债市场在化债政策支持下持续走强,但当前市场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与风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2024年城投债券到期压力依然较大,借新还旧难度加大、短期偿付能力承压等。展望后市,在监管趋严、房地产市场走弱背景下,区域经济财政实力差异以及城投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将促使不同区域、不同信用资质城投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水平持续呈现结构性分化。
关键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沛佩  
智能投顾作为智能金融的产物之一,通过大数据的计算能力和分析模型为用户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投资策略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与域外相比,智能投顾在我国面临法律规定不足、欠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标准、营运者信义义务承担等方面的困境。于监管而言,智能投顾在风险把控、异常交易行为防范和穿透式监管运作等方面亦存有担忧。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智能投顾的最新监管政策,我国在智能投顾监管上宜以疏导和规范为主,提高智能投顾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并主要从明确智能投顾的监管主体与准入门槛、强化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以算法有效性检验和备案为切入点进行技术监管这三方面实现对我国智能投顾的渐进适度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法律风险机制是资本市场约束审计师行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机制。本文以2002年至2010年7月期间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的处罚公告为研究样本,对2001年后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审计法律风险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表现为对审计失败的识别及惩罚力度都非常弱,审计师面临的实际法律风险较低,极容易诱发审计报告行为中的独立性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明  
第三方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的核心环节,使得买卖双方能够在更安全的环境下完成网络交易。但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主体资格、资金吸取、网络犯罪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减小这些机构产生的风险?如何保证巨额资金的安全?如何防止利用第三方支付网络犯罪?这些都需要政策的监管,使电子商务行业朝着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宇航  
文章首先对智能投顾与传统投顾进行了分析比较,意在探究其特殊性。其科技色彩比简单的"互联网+金融"更重,在道德、信义层面和适当性义务、全权委托账户层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其次,对中国、美国、欧盟关于智能投顾法律地位的法律规定与政策原则进行了梳理。第三,整理归纳了各方学者对智能投顾法律地位的观点,其中包含:主体说、客体说与折衷说三种,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同观点和差异点,得出客体说更具有说服力的论断。第四,在上文的基础之上,从自主意识、独立财产、道德体系与机器人产生的"初心"角度切入,对智能投顾客体地位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从情理和法理的层面出发把智能投顾视为法律上的客体更加具有合理性的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雅琨  
智能投顾是在金融科技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投资顾问业务模式,其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综合运用智能算法和理论模型为投资者定制个性化投资组合。虽然目前我国的智能投顾业务尚处萌芽阶段,但是假以时日其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不可小觑。为了为其发展扫清障碍,防范智能投顾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需要在检视目前监管法规与智能投顾不兼容性的基础上,基于智能投顾的特点,构建我国智能投顾的监管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露昭  吴洋  
保险代理人为我国保险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其自身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保险代理市场的混乱反映出我国对于保险代理人监管的薄弱。保险代理行为的固有风险和最大诚信原则的缺失要求我们必须从立法和管理上加以防范,把保险代理人放到与保险人同等重要的金融法律地位进行监管,建立起以政府的监管为规范,以行业自律及保险公司的管理为制约的立体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俊芳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承保利润不断下降甚至亏损,为提高自身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以投资利润弥补承保亏损。保险投资证券化是我国当前证券与保险合作的主要形式,它在提高保险投资收益、解决利差损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我国在保险投资证券化的监管方面存在过度管制与监管不足的矛盾,需要转变监管理念,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实现保险投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协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斌彬  
随着民间财富的迅速增加,私募基金在我国的规模不断扩大,但至今其仍处于灰色地带,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考察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已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国不仅应顺势而为,及早承认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而且在今后立法上应着眼于投资者人数与资格、发行方式、管理人与发起人条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范,使之在法律监管的框架下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