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0)
- 2023(18278)
- 2022(15519)
- 2021(14567)
- 2020(11992)
- 2019(27198)
- 2018(27119)
- 2017(51746)
- 2016(28183)
- 2015(31733)
- 2014(31565)
- 2013(31118)
- 2012(28955)
- 2011(26308)
- 2010(26800)
- 2009(24954)
- 2008(24489)
- 2007(22040)
- 2006(19864)
- 2005(18068)
- 学科
- 济(114297)
- 经济(114149)
- 管理(86912)
- 业(82705)
- 企(68693)
- 企业(68693)
- 方法(44584)
- 数学(37496)
- 数学方法(37072)
- 中国(36202)
- 农(32467)
- 财(30277)
- 业经(28511)
- 地方(27314)
- 制(27254)
- 技术(23054)
- 学(22745)
- 银(21859)
- 银行(21811)
- 农业(21552)
- 贸(21023)
- 贸易(21002)
- 行(20966)
- 易(20359)
- 融(20089)
- 金融(20085)
- 理论(19300)
- 环境(18438)
- 和(18371)
- 体(18133)
- 机构
- 大学(403110)
- 学院(402422)
- 济(162005)
- 经济(158296)
- 管理(156674)
- 研究(137680)
- 理学(133539)
- 理学院(132007)
- 管理学(129976)
- 管理学院(129212)
- 中国(105418)
- 京(87665)
- 科学(82225)
- 财(79555)
- 所(69037)
- 中心(61906)
- 研究所(61822)
- 江(61743)
- 财经(61565)
- 农(61528)
- 北京(56528)
- 业大(56201)
- 经(55667)
- 范(54508)
- 师范(54041)
- 州(50166)
- 院(50148)
- 经济学(48193)
- 农业(47503)
- 财经大学(45433)
- 基金
- 项目(261961)
- 科学(206229)
- 研究(198180)
- 基金(187213)
- 家(161367)
- 国家(159897)
- 科学基金(137302)
- 社会(124083)
- 社会科(117498)
- 社会科学(117471)
- 省(103549)
- 基金项目(98981)
- 教育(91048)
- 划(86416)
- 自然(86188)
- 自然科(84120)
- 自然科学(84102)
- 自然科学基金(82600)
- 编号(82133)
- 资助(75867)
- 成果(68553)
- 发(58989)
- 重点(58513)
- 课题(57744)
- 部(57579)
- 创(57507)
- 创新(53064)
- 制(51023)
- 项目编号(50779)
- 国家社会(50312)
- 期刊
- 济(190228)
- 经济(190228)
- 研究(127829)
- 中国(86961)
- 管理(62187)
- 财(60447)
- 学报(58713)
- 农(57606)
- 科学(55458)
- 教育(52893)
- 大学(45406)
- 学学(42223)
- 融(41272)
- 金融(41272)
- 农业(39473)
- 技术(36390)
- 业经(32353)
- 财经(30244)
- 经济研究(29584)
- 经(25860)
- 问题(24805)
- 图书(21633)
- 科技(20477)
- 业(20246)
- 理论(20180)
- 技术经济(19885)
- 贸(19192)
- 现代(18805)
- 商业(18470)
- 实践(18258)
共检索到62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智能制造不仅成为中国制造业变革的核心,而且可被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与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型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其是企业为逐步适应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生产范式,经历单件小批量制造范式、大规模生产范式、大规模定制范式以及智能制造范式的演变过程。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发展背景、基本框架、重点突破领域、执行目标、行动路径以及未来前景规划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迥异性。德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制定的工业4.0作为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中国制造2025的完善及其在实践中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理念启示价值。为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进而抢占未来国际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一是陆续落实创新驱动,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标准先行;二是不断强化制造业"两化"的深度融合,启动国家智能制造大型专项工程建设,逐步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三是借助于互联网大力发展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个性定制、网络化制造以及服务型制造;四是不断拓宽政策覆盖面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增强相关政策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勇 张小路 刘志迎
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也是安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在梳理智能制造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体系、基础支撑、发展成效、平台搭建和示范带动五个方面考察了安徽智能制造发展实践,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体系建设、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支撑要素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安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为优化顶层设计、抢占发展先机,夯实发展基础、强化战略保障,完善支撑要素、提升竞争水平,构建产业生态、释放发展动能。
关键词:
智能制造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冷单 王影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加快推进政策环境再优化发展、产品智能化开发、机器换人、成套装备示范应用、两化深度融合、云服务市场化,推动了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今后,智能制造的发展应加快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广,促进软硬件协调发展;加速全方位深度融合,提升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发挥移动互联网撬动作用,创新制造、管理、服务模式;培育和引进融合型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扶持大众创业,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器换人 两化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绍波 叶勇
开放式创新强调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可分为内向型创新发展和外向型创新发展。文章还探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并从开放式创新政策的完善、开放式创新集群的打造、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构建和人才战略的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开放式创新 创新驱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夕青 葛和平
互联网"智能+"时代的到来促使全球制造业深刻调整,传统制造业呈现智能化趋势。长三角地区紧跟智能化的步伐,正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并呈现出集聚态势,而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是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智能制造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分别从四个角度定性分析智能制造集聚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关假说,并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分别验证了上述假说。从标准体系、智能制造链、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四个方面剖析了发展路径,为集聚的影响机制更好服务于智能制造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智能制造 影响机制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俊 彭宽栋 胡冬生 罗晓晔 郑龙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实现智能制造强国目标,研究分析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路径,根据高职制造类专业的办学特点,提出了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的高职专业建设路径,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与完善。该研究抓住了当前高职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显著带动了人才培养质量与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并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智能制造 专业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雅薇 周源 张蒙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我国的智能制造科研创新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发现其演化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从核心创新领域、创新机构合作网络和核心关键词网络三个维度剖析我国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发展路径,进而确定我国智能制造科研创新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时映射我国智能制造实体产业的发展状况。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在文献数量上已成为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大国,但机构间缺乏紧密合作,成果影响力低。认为我国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已在成果数量上具有国际领先,但依然处于科学研究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知识体。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科研创新 文献计量 演化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卜小龙
"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全面深入对接,必将导致中国机械制造业实现颠覆性改变。在此情况下,智能制造和智慧创效成为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煤机)是我国采煤机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2008年8月,西安煤机通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与中煤装备公司合作投资、战略重组,现已
关键词:
西安煤机 智能制造 创新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卜小龙
"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全面深入对接,必将导致中国机械制造业实现颠覆性改变。在此情况下,智能制造和智慧创效成为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煤机)是我国采煤机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2008年8月,西安煤机通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与中煤装备公司合作投资、战略重组,现已
关键词:
西安煤机 智能制造 创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梅 徐莉
区块链技术是新时代科技革新的代表技术之一,它利用链式数据结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智能合约和开源可编程等特性及优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早期的智能制造在诸多设计中沿用了集中式的数据系统,存在着"中心化"的诸多问题,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的"分布式"数据系统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集中式"智能制造的这些问题。本文在阐述智能制造和区块链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现状及应用问题后,从创新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组建和管理工业物联网、加强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强化供应链运营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提出区块链技术助力智能制造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旨在促进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制造有效融合。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溯源管理 区块链技术 分布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良玉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并基于2003-2013年制造业二分位数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近1/2的制造业行业实现了集约化增长,但细分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自主创新对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无明显作用,而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则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集约化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良玉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并基于2003-2013年制造业二分位数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近1/2的制造业行业实现了集约化增长,但细分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自主创新对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无明显作用,而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则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集约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继宏 邹德文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及支柱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及国家安全,也是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加快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着力点。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与特色。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山西省大型冶金成套装备设计研发领域典型性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研发机构的视角,基于微观集成创新理论,探索性地揭示了特定行业促进专利产出与产业化相结合的若干路径,并依据集成理论框架将其分别纳入内部集成路径与外部集成路径。本文发现四个内部集成路径与五个外部集成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集成创新 路径研究 技术集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启波 谭清美 尹君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为探究"互联网+"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发展,从"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途径等方面,提出"创新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创新元"的概念,深入研究"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的演化发展。"互联网+"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创新模式,变革制造业的组织模式,驱动制造业关键技术跨越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艳
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数量影响看,短期内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效应,结构性失业风险增加。进入中长期,该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分区域看,人工智能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技能水平看,人工智能发展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上下游产业看,人工智能发展对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就业的溢出效应为负向影响。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第一,运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稳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夯实人力资源支撑;第三,做好人才供求监测,构筑托底保障机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就业 就业结构 产业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