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1)
- 2023(18491)
- 2022(15799)
- 2021(14867)
- 2020(12367)
- 2019(28054)
- 2018(27953)
- 2017(53394)
- 2016(28785)
- 2015(32435)
- 2014(31826)
- 2013(30945)
- 2012(28313)
- 2011(25443)
- 2010(25505)
- 2009(23257)
- 2008(22450)
- 2007(19830)
- 2006(17364)
- 2005(14973)
- 学科
- 济(112004)
- 经济(111894)
- 管理(87069)
- 业(83615)
- 企(69568)
- 企业(69568)
- 方法(51973)
- 数学(44780)
- 数学方法(44170)
- 中国(32317)
- 农(31788)
- 财(28214)
- 业经(26959)
- 技术(24898)
- 学(22405)
- 地方(22101)
- 制(21589)
- 农业(21416)
- 贸(21189)
- 贸易(21176)
- 易(20623)
- 理论(19911)
- 银(18201)
- 银行(18151)
- 和(18040)
- 环境(17572)
- 务(17454)
- 财务(17377)
- 财务管理(17339)
- 行(17322)
- 机构
- 学院(401532)
- 大学(401124)
- 管理(161857)
- 济(160338)
- 经济(156882)
- 理学(140318)
- 理学院(138845)
- 管理学(136485)
- 管理学院(135733)
- 研究(128877)
- 中国(96485)
- 京(84530)
- 科学(78444)
- 财(73836)
- 所(62557)
- 农(60506)
- 财经(59485)
- 中心(59152)
- 业大(58514)
- 江(57883)
- 研究所(56872)
- 经(54148)
- 范(53176)
- 北京(53110)
- 师范(52718)
- 经济学(48098)
- 院(47366)
- 州(47249)
- 农业(47215)
- 财经大学(44383)
- 基金
- 项目(275660)
- 科学(217830)
- 研究(205581)
- 基金(198976)
- 家(172476)
- 国家(171021)
- 科学基金(147790)
- 社会(129799)
- 社会科(123017)
- 社会科学(122986)
- 省(108392)
- 基金项目(105483)
- 教育(95536)
- 自然(94512)
- 自然科(92343)
- 自然科学(92317)
- 划(90915)
- 自然科学基金(90659)
- 编号(85024)
- 资助(80626)
- 成果(68437)
- 重点(61569)
- 部(60841)
- 创(60353)
- 发(59234)
- 课题(58227)
- 创新(55795)
- 国家社会(53277)
- 项目编号(52647)
- 教育部(52606)
- 期刊
- 济(172231)
- 经济(172231)
- 研究(116739)
- 中国(76630)
- 管理(60961)
- 学报(59633)
- 科学(55826)
- 财(55032)
- 农(54915)
- 教育(49972)
- 大学(46223)
- 学学(43285)
- 技术(39055)
- 农业(38599)
- 融(32894)
- 金融(32894)
- 业经(29791)
- 财经(28250)
- 经济研究(27705)
- 经(24248)
- 问题(22749)
- 图书(21694)
- 科技(20953)
- 技术经济(20950)
- 业(20179)
- 理论(19667)
- 商业(18288)
- 现代(18276)
- 实践(18007)
- 践(18007)
共检索到582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要武 杨志和
从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对智慧施工实现的作用出发,深入挖掘智慧施工实现的科学逻辑;同时,基于所构建的科学逻辑体系,理清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因素内部的因果关系,并确定智慧施工实现的核心路径,构建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终,以1990—2016年间我国的工程科技知识文献和专利数据为样本,借助Vensim系统动力学平台分析了科学系统中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因素对智慧施工实现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立足于智慧施工实现所需的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体系,探明智慧施工实现的科学逻辑,并揭示国家推进智慧施工所需努力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湘东
知识管理以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进程,由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支撑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深化知识管理的内涵,同时也促进知识管理系统的进化和发展。研究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于企业如何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者协同互动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模式。以模型为基础,分别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管理手段与创新行为,通过企业的学习机制相互融合与影响。因此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协同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平 姜曰木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城市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技术、制度与产业特征,在产业的生命周期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并探讨了在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协同驱动机理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伟静 李玉英 孙凤芹 曾义君
本文将自然界生态系统演化原理引入物流系统的发展研究,从本质上探究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与路径,分析其关键驱动因素的内涵及变化,从而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流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物流企业个体建立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竞争能力体系,与物流企业种群以及物流系统实现协同共生,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从而化解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升级过程中由于"优胜劣汰"带来的危机与挑战。
关键词:
物流生态系统 协同演化 知识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建议企业关注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的诸多前沿性问题。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舒辉 王媛
为冲破国际竞争旧格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模式,这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市场层面上做好文章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竞争的有效策略之一。从技术、市场、对象重要度3个维度,提炼出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标准协同转化的4种模式,并分析每种模式的典型特征、作用机理和实施条件,可为企业完善和加速协同转化进程提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专利 标准 协同转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吴鑫涛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焦点问题,考虑创新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企业和学研机构为博弈主体构建产学研协同模式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系统探讨影响博弈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机制,并结合数值仿真揭示各因素变动下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政策激励因素能够促进企业与学研机构协同创新,但不同政策措施的影响效果具有差异;降低合作成本和“搭便车”收益,提升合作收益增量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盲目设置过高的创新深度而使研发成功率过低无助于双方合作;企业对学研机构的研发资助、违约金、机会损失和声誉损失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系数能够有效抑制中途背叛行为的发生。基于此,提出优化政府政策组合、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体制机制设计等建议,从而为政府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战伟萍 沈群红 于永达
文章基于组织知识的分类及分布指出,技术更新中所涉及的隐形知识整合活动需要合理的知识分布结构与组织权力结构,并引发组织变革。这一方面表现为:新技术开发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向分权化转变,但如果企业核心刚性过大,分权受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刚性程度的差异可以解释技术获得途径和绩效的差异。对奇瑞和联想公司在近年发展中的组织权力分配变化的分析,则进一步揭示在技术更新过程中组织变革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在组织治理结构变革中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组织结构 权力分配 转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伟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面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需要,亟待建立面向低碳经济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传统技术创新以获取商业利润为核心目标不同,低碳技术创新融入了节能、绿色和低碳等要素,以社会大众生产和生活的公共利益为福祉,具有生态经济性、公共利益性、长期战略性、系统性、高风险性、公众参与性等特征。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特征以及协同学思想,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有两条路径可供遵循:一条是技术与技术的协同演化,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杜博 叶胜然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能够依托有效协同的制度安排对数字产业创新产生显著驱动效应。本文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开展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如下:(1)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形成横向协同机理。建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多元协同模式与数字产业创新不同阶段交互适配,驱动“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创新过程循环螺旋式迭代升级。(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知识产权构成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二者制度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3)“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路径机制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通过构建激励与规制的政策组合,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数字产业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本文以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对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实现机制进行研究,丰富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提供指导。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集"项目作业组织—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团队合作"于一体,通过系统整合的方法评估和选择适宜的技术,实现"人力资源—机具设备资源—施工任务—施工环境"的匹配与融合,形成适合项目运行的技术服务能力和作业技术路线,推进项目的成功管理。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机制及运行过程,同时也是项目内外部资源以及环境因素耦合的结果。文章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博弈论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厘清了施工企业协同创新产学研主体利益及要素关系,阐明了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机制,即激励相容约束机制和环境适应性机制。最后以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项目为例,对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实现机制进行了实践性分析。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协同创新 运行模式 实现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万春阳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邱翔 陈慧 赵阿敏
根据Cloud-BIM的工作原理,分析工程施工协同管理实施途径,构建以Cloud-BIM平台为枢纽的工程施工协同管理机制,阐述其协同管理过程。通过分析进度、资源、成本协同管理过程,梳理基于Cloud-BIM的项目调度工作流程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cloud-BIM的档案管理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
云计算 建筑信息模型 协同管理 工作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