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0)
- 2023(15948)
- 2022(13822)
- 2021(13035)
- 2020(11008)
- 2019(25527)
- 2018(25401)
- 2017(50104)
- 2016(26774)
- 2015(30232)
- 2014(30363)
- 2013(30053)
- 2012(27887)
- 2011(24965)
- 2010(25278)
- 2009(24040)
- 2008(22989)
- 2007(20554)
- 2006(18511)
- 2005(16840)
- 学科
- 济(103128)
- 经济(102978)
- 管理(79646)
- 业(77463)
- 企(63586)
- 企业(63586)
- 方法(45085)
- 数学(39213)
- 数学方法(38817)
- 银(35723)
- 银行(35576)
- 中国(35417)
- 行(33876)
- 融(32394)
- 金融(32390)
- 制(32034)
- 财(31476)
- 农(28601)
- 业经(24028)
- 地方(22089)
- 务(20167)
- 财务(20095)
- 财务管理(20050)
- 贸(19525)
- 贸易(19504)
- 学(19384)
- 体(19268)
- 企业财务(19041)
- 易(18980)
- 农业(18884)
- 机构
- 大学(377205)
- 学院(374504)
- 济(152460)
- 经济(148842)
- 管理(148249)
- 理学(126271)
- 理学院(124899)
- 研究(123518)
- 管理学(123007)
- 管理学院(122319)
- 中国(106293)
- 京(80894)
- 财(78148)
- 科学(71884)
- 财经(61043)
- 所(60866)
- 中心(58779)
- 农(56596)
- 江(56004)
- 经(55207)
- 研究所(54577)
- 北京(51874)
- 业大(51634)
- 范(47453)
- 师范(47079)
- 经济学(46444)
- 州(46328)
- 财经大学(45506)
- 院(44628)
- 农业(44047)
- 基金
- 项目(244724)
- 科学(192168)
- 研究(183720)
- 基金(177344)
- 家(151949)
- 国家(150664)
- 科学基金(129901)
- 社会(115320)
- 社会科(109230)
- 社会科学(109204)
- 省(94485)
- 基金项目(94383)
- 教育(83884)
- 自然(82904)
- 自然科(80886)
- 自然科学(80869)
- 自然科学基金(79398)
- 划(79303)
- 编号(76567)
- 资助(73278)
- 成果(63326)
- 部(54805)
- 重点(53939)
- 课题(52040)
- 发(51464)
- 创(50780)
- 制(48390)
- 教育部(47594)
- 创新(47411)
- 项目编号(47398)
- 期刊
- 济(169499)
- 经济(169499)
- 研究(121170)
- 中国(75304)
- 融(60500)
- 金融(60500)
- 财(59998)
- 管理(54104)
- 学报(52949)
- 农(51663)
- 科学(49686)
- 大学(41083)
- 教育(40034)
- 学学(38461)
- 农业(33513)
- 技术(31175)
- 财经(30147)
- 业经(26919)
- 经济研究(25948)
- 经(25521)
- 问题(22493)
- 理论(21098)
- 实践(19324)
- 践(19324)
- 图书(18311)
- 贸(17855)
- 现代(17453)
- 技术经济(17276)
- 国际(16595)
- 科技(16527)
共检索到576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曜 祝红梅 吴京
在"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因信用、信息不足等问题产生的较高风险制约着金融机构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是缓解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以银担合作为代表性机制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担保降低了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能够有效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当小微企业失信概率一定时,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银行更愿意接受比率分担模式;在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普遍较高的地区,通过财政手段对分担比率高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有助于提高担保机构和银行的积极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借力金融科技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平 张有荣 唐娟娟 孔芳媛 苑洁 白晴
在总结国内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牧区缺乏担保抵押物,风险分担机制运行落实不够完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绩效,支持担保行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风险分担机制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大光 陈美宏
农村金融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及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本文建议通过健全信用担保制度,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挥贷款利率风险补偿的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途径加以解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锡良 董青马
自从2000年10月11日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最早将"走出去"战略上升至正式的国家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领域不断拓宽,规模稳步扩张,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2012年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但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日益多元的各类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更引起了各国海外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志强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农力度逐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缺乏等逐步暴露出来。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现状出发,提出建立多渠道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风险补偿 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静生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金融风险表现尤为突出,潜在的危害更为严重。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重视农村金融风险、研究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汤钟尧 沈彦菁
市场经济中,任何两个市场主体间的合作都要建立在利益均衡基础上。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间风险分担不够合理,担保机构基本承担了借款人违约的全部风险,不利于担保风险有效控制和银担长期合作。本文对国内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运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导出银担双方最优分担比例,该比例与当前实际差距较大,从而提出健全开展分类风险分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第三方风险分担机构介入等进一步完善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担保 风险分担 博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宏强 罗雅琼
现行金融扶贫风险分担机制"政府+银行"共同分担风险主要运行方式:政府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与金融机构签约提供扶贫性金融服务,银行按风险补偿基金金额放大倍数发放扶贫贷款(一般为8~10倍),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扶贫小额贷款损失核销及承贷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支出,对回收率低于90%(不含本数),且经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认定确属无法收回的贷款损失,由扶贫办按核定损失额的50%给予相关金融机构补助。
关键词:
贫困户 风险补偿机制 风险分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景伟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政府力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发放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三农"信贷缺乏有效抵押物,农业保险严重滞后,金融机构承担巨大风险,亟待进行风险化解、分担和补偿。应从政策、市场和金融组织自身发展三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次贷风险进行分担和补偿,化解农村金融次贷风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次贷风险 化解、分担与补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蓉 黄洪 刘楠楠
本文以现行金融体系为背景,从激励相容的视角构建了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模型。结果显示:(1)财政的最优分担比例由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系数以及税率决定的;(2)最优的风险程度取决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系数、单位方差、风险对收益的影响度以及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为控制金融风险,应采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按最优分担比例分担金融危机、提升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增加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等措施。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财政分担 激励相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国 熊向阳 曲昳 张福生
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融资的实现有限追索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激发绿色建筑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促使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成功。并对确保资金安全,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从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特点出发,分析其项目融资的风险类别和利益相关者,探讨如何将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分配给最适合承担该风险的参与方的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及最优分配原则。根据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度量与数据灰的特性,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建立灰色线性模型,利用GM(1,1)时间相应式得到该项目风险分配的预测值,可按灰色0-1规划求解
关键词:
项目融资 融资风险 风险分担 绿色建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叙果 蔡则祥
中国客观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却没有转化为金融危机,形成了令西方世界困惑的“中国之谜”,“谜底”就是中国有效的隐性政府担保机制。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担保机制发挥作用的原理,指出该机制的局限性,也提出了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基础的担保机制的修正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成 袁淑玉
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缺口日趋增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为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政府逐步引入社会资本,以公私合作(PPP)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以归责机制和契约安排为分析维度,构建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是保证公私合作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为了避免因公私合作所造成私人部门的垄断行为,政府应当对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质量与准入进行有效规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成 袁淑玉
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缺口日趋增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为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政府逐步引入社会资本,以公私合作(PPP)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以归责机制和契约安排为分析维度,构建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是保证公私合作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为了避免因公私合作所造成私人部门的垄断行为,政府应当对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质量与准入进行有效规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志华 宋锦阳
流动性是衡量融资担保公司风险分担能力和代偿能力的关健指标,但对融资担保的传统观点与规制却一直是以净资产为衡量标准;银担合作中约定俗成的保证金模式存在法律缺陷和操作风险,容易引发合作银行在压贷、收贷中的囚徒困境。本文基于以上两个理论基础和四川省融资担保业的调查分析,认为应当统一制定银、政、担风险分担比例以解决当前银担合作中风险分担谈判机制缺陷,在银担合作中引入信托关系,运用《信托法》对融资担保公司风险性资本进行法律隔离有助于消除银担合作中的法律风险和合作银行的囚徒困境,有利于减少融资担保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促进区域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