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8)
2023(11643)
2022(9775)
2021(9128)
2020(7398)
2019(16833)
2018(16471)
2017(32701)
2016(17589)
2015(19793)
2014(19959)
2013(19783)
2012(18941)
2011(17371)
2010(18235)
2009(17553)
2008(16755)
2007(15379)
2006(14402)
2005(13746)
作者
(50439)
(41297)
(41222)
(39458)
(26481)
(19619)
(18913)
(16002)
(15858)
(15161)
(14146)
(13748)
(13336)
(13335)
(13044)
(12942)
(12223)
(12090)
(11978)
(11853)
(10720)
(10172)
(10082)
(9582)
(9524)
(9516)
(9358)
(9293)
(8444)
(8212)
学科
(77334)
经济(77244)
(49689)
管理(49651)
(37563)
企业(37563)
中国(33265)
(28287)
金融(28287)
(27859)
银行(27846)
(27052)
(24824)
方法(24698)
地方(23528)
(22115)
数学(21712)
数学方法(21397)
(20655)
业经(18307)
农业(16635)
(16037)
贸易(16016)
(15564)
(13058)
(12985)
(12456)
(12388)
(12337)
财务(12292)
机构
学院(252274)
大学(249492)
(112355)
经济(109776)
管理(92069)
研究(91207)
中国(79549)
理学(75763)
理学院(74894)
管理学(73840)
管理学院(73329)
(58493)
(54410)
科学(49897)
(46473)
财经(43479)
中心(43160)
(41128)
研究所(40684)
(39133)
(37920)
北京(36302)
经济学(34926)
(34434)
师范(34178)
(34016)
(32274)
财经大学(31791)
经济学院(31318)
业大(30282)
基金
项目(146248)
研究(115375)
科学(114950)
基金(103184)
(86910)
国家(86072)
科学基金(73231)
社会(72919)
社会科(69255)
社会科学(69242)
(57729)
基金项目(52664)
教育(52493)
编号(48692)
(48065)
资助(43799)
自然(42682)
成果(42577)
自然科(41633)
自然科学(41624)
自然科学基金(40843)
(37678)
课题(35132)
(32954)
重点(32940)
发展(31458)
(30948)
(30662)
(30342)
项目编号(29431)
期刊
(138566)
经济(138566)
研究(90620)
中国(59422)
(47704)
金融(47704)
(43702)
(37382)
管理(37033)
教育(32356)
学报(30492)
科学(29824)
大学(24497)
农业(24351)
业经(23681)
学学(22521)
经济研究(22274)
财经(22094)
技术(22069)
(19044)
问题(18799)
(16406)
国际(15331)
理论(14353)
实践(12793)
(12793)
技术经济(12527)
商业(12420)
世界(12289)
图书(12139)
共检索到42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茜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祺琦  
近年来,我国着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和融资需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的普惠性特征。因此,应丰富金融服务层次,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向晓建  
金融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全面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发展普惠金融,则是增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动力,具有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触达能力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立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采用各渠道提升用户金融知识水平、实施差别化监管以及建立征信业协会等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雄  
贫困县区发展普惠金融面临金融意识淡薄、金融人才匮乏、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经济增长内生机制不够完善、金融体系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破解普惠金融困境需要从工作机制、人才建设、金融环境营造、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完善、金融体系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成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碳金融又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金融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项目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振涛  舒凯彤  
"普惠金融"旨在构建能有效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金融体系。我国普惠金融在当前"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基础"的服务格局下呈现四种发展模式,但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洪  梁培金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于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作为地方金融供给重要有生力量的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供给侧的发力尤为关键。目前,国内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主要有四点:一是完善普惠金融框架设计;二是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三是构建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四是依托网点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然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之间的平衡;金融普惠与银行风险管控之间的平衡;普惠金融的组织架构及产品体系有待完善;普惠金融信息科技体系尚不完善;发展普惠金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健全。推动中小银行更加有效地开展普惠金融,需要注重从供给—需求对接的角度探索推进路径:一是完善普惠金融管理组织架构,积极对接普惠金融需求,形成立体化的金融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提升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供给能力;二是加强政策配套,形成对普惠金融服务和普惠产业的有效激励,加强公众基础金融素养培育,有效引导普惠金融需求;三是完善普惠金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普惠金融对接的信用平台保障,打通普惠金融供需对接的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邵超峰  鞠美庭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鉴于金融在当代经济社会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国内外发展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政策探讨等多从宏观方面强调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环境学者以及经济学家对绿色金融做出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但缺乏完善的体系制度,如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绿色金融,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在国际绿色金融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当前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条件及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讨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靖  
金融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传统金融领域,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影响,包括:优化金融机构业务流程,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运行效率等。但是,金融科技的创新性同样会带来新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科技监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其破坏性更强。本文以一个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流程(产业链)为依据,以金融业务运营前端和后端具有代表性的环节(第三方支付和征信)及金融主体(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并从"新型风险"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昕  
1.起步晚、环保意识差导致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低。我国绿色金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仍处于由"概念"向"实践"的过渡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些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已经先行先试,但就整体而言,大多数金融机构仍将短期利益作为目标,将限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作为工作重点,对绿色金融的长远发展缺乏整体布局和战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海霞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08.64亿美元,2006年达到312.35亿美元,翻了将近三番;2007年为630.07亿美元,又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为1263.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6%。世界银行预测,到2013年全球碳交易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发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敏  张国亭  
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地集群的发展中,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低、缺乏自主品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分工和协作水平、市场秩序混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外部约束日益严重、园区建设过热等,因此各地必须要端正思路,重视集群本身的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集群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翠霞  罗雁翎  高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香  韩立民  
渔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 1 0年来 ,随着水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 ,以及“以养为主”渔业发展方针的确立 ,我国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产品鲜度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面对入世后新的国际贸易环境 ,我国渔业既面临诸多发展机遇 ,也面临重大挑战。本文紧密结合我国渔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分析了我国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政平  王超萃  
"十二五"规划对零售业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发展低碳零售业势在必行。作为零售业的排碳大户,超市的低碳化发展从长远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低碳超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提供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