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3)
- 2023(15749)
- 2022(13455)
- 2021(12673)
- 2020(10433)
- 2019(24082)
- 2018(23886)
- 2017(46206)
- 2016(24569)
- 2015(27640)
- 2014(27732)
- 2013(27661)
- 2012(25871)
- 2011(23553)
- 2010(24046)
- 2009(22478)
- 2008(21225)
- 2007(18893)
- 2006(17058)
- 2005(15565)
- 学科
- 济(104087)
- 经济(103970)
- 业(70364)
- 管理(69568)
- 企(54811)
- 企业(54811)
- 方法(42301)
- 中国(36640)
- 数学(36615)
- 数学方法(36273)
- 农(30995)
- 融(28819)
- 金融(28818)
- 银(28114)
- 银行(28075)
- 地方(27335)
- 行(27174)
- 财(26695)
- 业经(24115)
- 制(22575)
- 农业(21694)
- 学(20390)
- 贸(19590)
- 贸易(19570)
- 易(18977)
- 环境(16865)
- 理论(16297)
- 技术(16276)
- 务(16263)
- 财务(16192)
- 机构
- 大学(354439)
- 学院(353603)
- 济(146090)
- 经济(142829)
- 管理(138188)
- 研究(121994)
- 理学(118296)
- 理学院(116975)
- 管理学(115206)
- 管理学院(114564)
- 中国(97556)
- 京(76531)
- 科学(72811)
- 财(70096)
- 所(61333)
- 中心(56086)
- 农(55960)
- 研究所(55332)
- 财经(55200)
- 江(52004)
- 经(50042)
- 业大(50031)
- 北京(49533)
- 范(47380)
- 师范(46968)
- 经济学(44326)
- 院(43989)
- 农业(43340)
- 州(43338)
- 财经大学(41046)
- 基金
- 项目(232381)
- 科学(182331)
- 研究(173739)
- 基金(167143)
- 家(144363)
- 国家(143081)
- 科学基金(122484)
- 社会(109165)
- 社会科(103533)
- 社会科学(103509)
- 省(90760)
- 基金项目(88743)
- 教育(78894)
- 自然(77569)
- 划(76054)
- 自然科(75699)
- 自然科学(75684)
- 自然科学基金(74304)
- 编号(72148)
- 资助(68876)
- 成果(59293)
- 发(53291)
- 重点(51793)
- 部(51382)
- 课题(49718)
- 创(48172)
- 创新(44923)
- 国家社会(44438)
- 项目编号(44378)
- 教育部(44218)
- 期刊
- 济(165005)
- 经济(165005)
- 研究(112534)
- 中国(71388)
- 学报(52323)
- 农(52019)
- 管理(51458)
- 财(50646)
- 科学(49115)
- 融(46816)
- 金融(46816)
- 教育(40958)
- 大学(39904)
- 学学(37359)
- 农业(35637)
- 技术(30040)
- 业经(27957)
- 财经(26683)
- 经济研究(26410)
- 经(22752)
- 问题(21986)
- 理论(18971)
- 图书(18742)
- 业(17491)
- 实践(17311)
- 践(17311)
- 技术经济(17172)
- 贸(16937)
- 商业(16640)
- 科技(16508)
共检索到541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斯丹 陈晓 姚悦欣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为艰巨的任务。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低于东、西部地区,各区域普遍存在着融资难问题;普惠金融减贫表现出显著的门槛特征,减贫效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经济发展、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农等对贫困减缓存在着正效应。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制定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并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投入量。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发展 减贫效应 门槛特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晓芝 任善英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是我国帮扶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旧存在。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相对贫困水平减缓的总效应分析,以及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减缓地区的相对贫困,同时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也有助于相对贫困的减缓;第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且这种效应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减贫、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非民族地区差距显著,基本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区域性特征,且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亦呈现显著的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减贫存在门槛特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在跨越门槛前后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建议按照动态发展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阶段,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并合理配置资源。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民族地区 减贫效应 门槛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彧菲 杜朝运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指数(宏观、银行、保险)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10%、13%。同时,普惠金融还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包容性增长的变化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24%。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彧菲 杜朝运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指数(宏观、银行、保险)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10%、13%。同时,普惠金融还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包容性增长的变化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24%。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包容性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梓榆 令狐煜婷
本文采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抑制相对消费贫困的发生,还可以降低相对消费贫困的强度;(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放松流动性约束和便利支付来减轻相对消费贫困,同时流动性约束与相对消费贫困之间存在“U”型关系;(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在2016年之后开始凸显,且对中、低消费群体的效应更强。因此,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强化其为中低消费群体提供服务的普惠导向,同时注重对居民杠杆率的监管,进而在有效遏制相对消费贫困发生的同时降低贫困强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梓榆 令狐煜婷
本文采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抑制相对消费贫困的发生,还可以降低相对消费贫困的强度;(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放松流动性约束和便利支付来减轻相对消费贫困,同时流动性约束与相对消费贫困之间存在“U”型关系;(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在2016年之后开始凸显,且对中、低消费群体的效应更强。因此,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强化其为中低消费群体提供服务的普惠导向,同时注重对居民杠杆率的监管,进而在有效遏制相对消费贫困发生的同时降低贫困强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PSTR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张甜
本文在阐明农村普惠金融减贫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发展深度、空间广度及渠道维度三个方面,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槛与空间层面,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抑制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且普惠金融发展整体对农村贫困减缓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渠道层面,普惠金融减贫的直接渠道与间接作用渠道并存,直接路径中可获得性渠道发挥主要贫困减缓作用、服务质量渠道的作用尚未显著发挥,间接路径中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渠道均得以有效验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本文首先合成中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随后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双重视角下,通过系统GMM方法逐步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会通过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两个渠道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间接的减小效应。为此,政府不仅要关注金融发展的深度,更要注重金融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打造更具普惠性与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社会共享经济金融发展的成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洋 刘阳
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金融脱贫也被认为是解决贫困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我国当前省际层面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存在最佳的普惠金融指数对贫困减缓产生最大的影响。鉴于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故而本文建议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投入,同时要考虑地区差异性,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政策,实现资金效率的最大利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雪纯 夏咏 郝依梅
基于全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个维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研究发现组成普惠金融的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与产业结构显著正相关,金融服务使用度与产业结构负相关;同时进一步从地区层面上看,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正相关,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负相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就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个体固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