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2)
2023(16134)
2022(13708)
2021(13008)
2020(10699)
2019(24820)
2018(24944)
2017(46894)
2016(26437)
2015(29751)
2014(30127)
2013(29384)
2012(27232)
2011(24572)
2010(24871)
2009(22501)
2008(21884)
2007(19330)
2006(17096)
2005(15180)
作者
(75060)
(61888)
(61566)
(58841)
(39445)
(29726)
(28325)
(24146)
(23578)
(22515)
(21232)
(20720)
(19699)
(19557)
(19157)
(18998)
(18845)
(18222)
(17839)
(17728)
(15500)
(15340)
(14872)
(14123)
(13957)
(13856)
(13811)
(13771)
(12575)
(12382)
学科
(94765)
经济(94665)
管理(71615)
(67299)
(53227)
企业(53227)
方法(43782)
数学(38050)
数学方法(37575)
中国(32812)
(26890)
(25573)
(23981)
教育(23573)
业经(21318)
地方(19820)
(19348)
理论(19080)
(17969)
贸易(17955)
农业(17698)
(17465)
(16669)
银行(16628)
技术(16568)
环境(16433)
(15915)
(15621)
(15315)
财务(15244)
机构
大学(370918)
学院(365131)
管理(139719)
(136028)
经济(132577)
研究(123937)
理学(120844)
理学院(119373)
管理学(117133)
管理学院(116423)
中国(88404)
(81173)
科学(77588)
(65682)
(62144)
(57160)
(56867)
研究所(56617)
师范(56414)
中心(55784)
(54427)
业大(53830)
财经(52303)
北京(52194)
(47367)
师范大学(46026)
(45414)
农业(44949)
(44570)
教育(41957)
基金
项目(247018)
科学(193742)
研究(185319)
基金(175213)
(152319)
国家(150922)
科学基金(128329)
社会(113510)
社会科(107242)
社会科学(107210)
(97476)
基金项目(92866)
教育(89776)
(83623)
自然(82687)
自然科(80695)
自然科学(80675)
自然科学基金(79186)
编号(78218)
资助(71993)
成果(66030)
重点(55968)
课题(55532)
(55181)
(53548)
(50926)
项目编号(48203)
教育部(47379)
创新(47301)
科研(46959)
期刊
(147105)
经济(147105)
研究(115185)
中国(75541)
教育(66404)
学报(57947)
科学(51736)
(50390)
管理(49002)
(48294)
大学(43946)
学学(39694)
农业(35199)
技术(33690)
(30142)
金融(30142)
图书(24805)
财经(24581)
业经(24381)
经济研究(23446)
(20904)
问题(19815)
(18061)
理论(17835)
书馆(17272)
图书馆(17272)
科技(16858)
实践(16530)
(16530)
技术经济(16428)
共检索到542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鑫鑫   姜勇  
质量评估是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经验构建“柔性”“绿色”和“软性”质量三位一体、主客观结合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完善指标体系、为指标赋权,并明确指数计算方式。以科学的操作流程对其进行应用,综合主客观数据了解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情况,并据此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路径:(1)视服务对象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最高价值;(2)扩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保证投入质量;(3)坚持“弱势群体,特别关照”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郑孝玲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属性定位事关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由"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准基本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经营性公共服务"的营利性的选择性学前教育等三种类型构成。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定位,导致政府责任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学前教育成本家庭分担比例过高,公办幼儿园财政拨款制度不合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等困境。加快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幼儿与家庭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应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快立法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健全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统筹协调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亮  
与产品质量相比,服务质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试图从服务质量概念的内涵出发,分析服务质量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服务企业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应该更多地从人的角度出发,管理要有充分的柔性。本文将从顾客管理、服务员工行为管理、授权、组织结构等方面对这种柔性管理进行论述,目的在于使服务企业对服务质量管理有新的认识,从而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学前教育既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新诉求和新渴望。2018年11月15日颁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规范学前教育的有序发展特别指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偏低的省份,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为有效落实这一精神,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应坚持三个基本立场: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平正义三原则:权利原则、贡献原则、需要原则,需要原则优先于贡献原则,贡献原则又优先于权利原则;二是坚持国家的科学主导与有效调控,重视国家干预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指引作用;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据此,文章提出了调结构、巧布局、强实效的八项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兰  王晶欣  李晓萍  
作为我国政府惠及民生的政策追求和扩大我国学前教育规模并提升质量的重要举措,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可以缓解我国当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在分析了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主体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部门-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机构-适龄幼儿家庭"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策略选择与行为演化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各方行为趋于稳定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任一博弈主体行为的演化及其趋势均与另两个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紧密相关;降低学前教育供给机构与政府的合作成本、增加其合作的超额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雅琳   王天仪   徐定德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均等化是完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发力的重要内容。基于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四川农村学前教育专题调查,分析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和县-乡-村均等化水平,并结合政策文件和访谈资料分析潜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村幼儿园质量均等化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成效包括:在硬件设施和安全卫生方面,县、乡、村幼儿园质量达标率和质量均等化程度较高;问题包括:在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和保育教育方面,三类幼儿园均面临教职工配备不齐、资质有待提升和课程开设不齐全等挑战,且质量均等化程度较低,其中村级园质量尤为滞后。原因在于,“多管齐下”的经费投入和监管体制保障了较均衡的硬件质量,但“缺编制待遇、缺发展前景”导致村级园教师资质、管理和保教水平落后于县、乡幼儿园。由此提出:发挥县级政府统筹作用,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优化投资结构并完善监管;加强点对点帮扶,创新管理机制;以村级园为重点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资质;外引和内培并举,提升保教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雅琳   王天仪   徐定德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均等化是完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发力的重要内容。基于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四川农村学前教育专题调查,分析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和县-乡-村均等化水平,并结合政策文件和访谈资料分析潜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村幼儿园质量均等化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成效包括:在硬件设施和安全卫生方面,县、乡、村幼儿园质量达标率和质量均等化程度较高;问题包括:在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和保育教育方面,三类幼儿园均面临教职工配备不齐、资质有待提升和课程开设不齐全等挑战,且质量均等化程度较低,其中村级园质量尤为滞后。原因在于,“多管齐下”的经费投入和监管体制保障了较均衡的硬件质量,但“缺编制待遇、缺发展前景”导致村级园教师资质、管理和保教水平落后于县、乡幼儿园。由此提出:发挥县级政府统筹作用,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优化投资结构并完善监管;加强点对点帮扶,创新管理机制;以村级园为重点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资质;外引和内培并举,提升保教质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超   王小为  
PPP模式有利于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开源节流、取长补短、优化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学前教育领域PPP项目的可行性、收益回报和风险评估关涉项目开展的关键要点,决定了项目实施以及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分析可知,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满足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入园需求需要社会资本参与;与传统建设项目相比,PPP项目能够优化资金使用率,保障社会效益最大化。随着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建设学前教育事业的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形成共担共御机制,较好地预防和控制风险,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建设水平和幼教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雪娇  孙文建  周欣  
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实现绿色建筑运营价值方面的优越性已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在分析既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不足基础上,借鉴合同柔性在应对投资、信誉等不确定性风险的补偿调整权利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合同柔性的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合同柔性,重新构建合作框架、设计合同条款,形成关系维度的合同治理;通过刚性与柔性条款的合理配比,形成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运作新格局,基于险与收益合理分摊原则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欧阳新  
以绿色施工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基于柔性激励的视角,从绿色施工发展过程内在经济规律和参与者相互作用关系着手,研究绿色施工参与者的效益函数和最优化抉择,作出柔性激励线性规划,并进行实例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安应民  于继成  
21世纪,随着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化、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使企业处于一个不断变化、难以预测的环境当中。柔性便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本文提出的基于组织柔性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就是从柔性的内涵出发,通过三个维度、三级指标的设置来构建和衡量企业的柔性度,从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柔性,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召存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文化关涉的价值判断过程。当前国际学前教育质量评价领域存在着普适论和相对论两种文化路向,需处理好"普适性与相对性"的问题,积极寻求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关注普适性评价标准在具体社会文化生态下的特定内涵和实现方式,考虑更广泛相关利益者对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文化观念,从质量的水平鉴别转向质量的文化理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武欣  
随着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普及的不断推进,"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各国发展与普及学前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政策定位。近年来,欧洲国家通过立法明确幼儿入园的权利、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重点保障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可获得";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增加免费学时的供给、对处境不利家庭幼儿提供补贴与支持等路径确保学前教育收费"付得起";通过构建保教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的"有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颖  
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具体体现为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窄化为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忽视公办园的主体地位;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片面理解为追求入园率和资源覆盖率,忽视入园机会的公平和学前教育质量。究其原因,政策文本的高模糊给地方政府较大的政策阐释空间,而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妥协以及强势利益团体之间的联盟无疑增加了政策执行背离公共利益的可能。针对上述问题,应确定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儿童利益为先,明确其核心属性,建立以公办园为主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合理规划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定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质量要求和保障机制。同时,还应健全政策的民主决议机制,强化政策问责评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