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8)
2023(8698)
2022(7699)
2021(7119)
2020(6394)
2019(14900)
2018(14866)
2017(29609)
2016(16339)
2015(18806)
2014(19040)
2013(19362)
2012(18522)
2011(17098)
2010(17284)
2009(16649)
2008(16745)
2007(15365)
2006(13761)
2005(12448)
作者
(52159)
(43672)
(43388)
(41562)
(27575)
(21122)
(19937)
(17023)
(16311)
(15581)
(14792)
(14773)
(14042)
(14009)
(13816)
(13733)
(13637)
(12939)
(12894)
(12709)
(11075)
(10860)
(10788)
(10078)
(9919)
(9864)
(9761)
(9734)
(8986)
(8765)
学科
(71517)
经济(71446)
管理(42812)
(40770)
方法(34437)
数学(29986)
数学方法(29737)
(29595)
企业(29595)
(21302)
中国(20169)
(19015)
(16092)
农业(14531)
(14126)
地方(14081)
(13745)
贸易(13738)
业经(13598)
(13320)
(11669)
银行(11630)
(11548)
(11150)
环境(10989)
(10458)
金融(10456)
收入(10175)
理论(10151)
资源(9187)
机构
大学(254121)
学院(252279)
(102860)
经济(100538)
管理(91928)
研究(89730)
理学(78080)
理学院(77064)
管理学(75698)
管理学院(75224)
中国(68059)
科学(58034)
(55927)
(48997)
(47964)
(47867)
研究所(43571)
中心(40377)
业大(39209)
(38961)
财经(38745)
农业(38284)
北京(35992)
(35277)
(34950)
师范(34870)
经济学(32182)
(31827)
(31204)
经济学院(29346)
基金
项目(160493)
科学(124007)
基金(115503)
研究(112589)
(102760)
国家(101952)
科学基金(84442)
社会(70145)
社会科(66428)
社会科学(66403)
(62528)
基金项目(61898)
自然(55904)
自然科(54368)
自然科学(54343)
(53578)
自然科学基金(53351)
教育(51207)
资助(49140)
编号(45861)
成果(37594)
重点(36683)
(35892)
(35654)
课题(31783)
(31669)
科研(31381)
计划(30729)
创新(29767)
教育部(29539)
期刊
(115942)
经济(115942)
研究(73177)
中国(46358)
学报(43833)
(42430)
科学(39578)
(35909)
大学(31302)
管理(30999)
学学(29355)
农业(28787)
(22073)
金融(22073)
教育(21883)
业经(19258)
技术(19244)
财经(19057)
经济研究(18526)
问题(16878)
(16434)
(15242)
资源(13571)
(13443)
图书(13286)
理论(12623)
技术经济(12567)
商业(12298)
统计(12244)
(12066)
共检索到376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邓祖涛  尹贻梅  
旅游资源和区位是影响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为区域研究单元,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发现:(1)区位指数和入境旅游收入指数重心偏向我国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重心偏向中西部地区;(2)资源与收入、区位与收入、资源与区位三组二维组合关系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可以将这种二维组合关系划分为五种类型来描述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静静  张满林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洪  时浩楠  
在构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19.0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空间错位指数模型计算出各地市的空间错位指数,对安徽16个地市空间错位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安徽16个地市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可分为4种类型,即低度正向偏离型城市、低度反向偏离型城市、高度正向偏离型城市和高度反向偏离型城市。安徽省整体上以旅游经济反向偏离旅游资源为主,且偏离程度多为轻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敏  林源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然而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之间往往存在空间错位现象,通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计算错位指数等方法,可以就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空间错位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包括黄山、宣城等7地市,其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黄山和安庆为同步双高型,铜陵和马鞍山为同步双低型,4地市错位幅度均不大,芜湖和池州为大幅正向错位,宣城为大幅负向错位。皖南各市之间,除了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外,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条件也都有较大差异,在各因素共同影响下,皖南7地市表现出不同的错位关系。皖南7地市共同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能够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和旅游竞争力,同时各区域也应根据自身特色,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魏少琴  贾铁飞  
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基础,其空间分布及结构影响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本文具体分析了杭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等级特征和空间分布,用最邻近指数R对其分布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图论学中的有关拓扑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目前杭州市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分散,旅游交通网络回路指数低等问题,从3个方面提出了空间整合的方案:(1)从内容上整合;(2)从生态关系上整合;(3)从旅游交通线路上整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琪林  杨霞  方怡  
针对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带来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发掘和旅游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以四川省21个地市为研究区,利用2011—2019年旅游景区与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通过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和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大致相同,旅游资源丰裕度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旅游网络关注度在2018—2019年出现下降。(2)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者重心呈现出西北—东南的地理位置偏移,并形成先远离后靠近的迁移趋势。(3)四川省各地市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由西北到东南大致为“负向错位—正向错位”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地市稳定在成都市和绵阳市,负向高错位地市主要稳定在阿坝州、甘孜州和乐山市;空间错位指数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4)社会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和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吸引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形成了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的空间错位格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明成  
生产的正外部性和产权不明晰产生的高昂的交易成本导致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足,创新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交易成本和外部性引入企业的旅游资源开发决策,发现旅游资源最优多样化程度随着旅游资源的产出弹性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旅游资源复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旅游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可以从构建超部门的协调机构、建立旅游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选择最优的治理结构来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喜洲  蒲勇健  
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焦点。本文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时滞性及社会整体性等特性入手,分析了现行制度对处理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和旅游开发外部性的不足。而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监督体制以及有效的法制保障也是造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原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晋峰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体验都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国内旅游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旅游现象的"旅游系统"本质出发,构建并应用TNPRE关系模型,从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视角对四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核心观点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是旅游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旅游吸引物是与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具有显著差异、且能对客源地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事物或现象。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中凡能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到的游客规模能达到旅游业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  李云云  林楚  王家庆  乔治  葛全胜  
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长江旅游带9省2市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2类共计4 729处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旅游带总体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总体旅游资源沿北纬30°线、G318国道以及沪昆、沪汉蓉高铁等交通主干线分布趋势明显;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沪汉蓉及沪昆高铁沿线及其中间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古徽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胡小海  
文章引入错位指数对旅游业发展的"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结合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评价,提出安徽省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研究表明:2005、2010年合肥负向错位指数最大,宣城正向错位指数最大;皖中旅游资源总效率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皖北旅游资源总效率受规模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属于粗放型方式;区域旅游资源相对效率除了与旅游资源禀赋相关外,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等因素也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  王晓萌  
文章以我国5A和4A级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手段,全面分析其总体空间格局与空间分布差异,并探讨空间分布的形成因素与空间发展趋势,尝试总结我国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为我国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清廉  
近几年在一些旅游和旅游地理学的著作或论文中,常常提到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两术语,同时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也会遇到如何正确讲解其含义,但是,由于目前各位学者的认识有所出入,因而其概念往往含糊不清。当前统一对这两个术语的认识,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