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4)
- 2023(17269)
- 2022(14930)
- 2021(13950)
- 2020(11724)
- 2019(26976)
- 2018(26713)
- 2017(52063)
- 2016(28357)
- 2015(31887)
- 2014(31865)
- 2013(31589)
- 2012(29372)
- 2011(26755)
- 2010(27333)
- 2009(25603)
- 2008(24721)
- 2007(22271)
- 2006(20240)
- 2005(18125)
- 学科
- 济(115671)
- 经济(115490)
- 管理(80484)
- 业(80162)
- 企(66258)
- 企业(66258)
- 方法(50267)
- 数学(42469)
- 数学方法(41936)
- 中国(36481)
- 农(33133)
- 财(29627)
- 融(29288)
- 金融(29285)
- 银(29152)
- 银行(29100)
- 行(28097)
- 业经(27892)
- 地方(26419)
- 制(25621)
- 学(23865)
- 贸(22083)
- 贸易(22064)
- 农业(21895)
- 易(21474)
- 理论(20508)
- 务(18315)
- 财务(18223)
- 财务管理(18187)
- 策(18092)
- 机构
- 大学(410446)
- 学院(410369)
- 济(165548)
- 经济(161812)
- 管理(160057)
- 研究(140172)
- 理学(137456)
- 理学院(135875)
- 管理学(133571)
- 管理学院(132804)
- 中国(109784)
- 京(88091)
- 科学(85720)
- 财(79013)
- 所(70819)
- 农(66375)
- 研究所(64321)
- 中心(63862)
- 财经(62571)
- 江(61601)
- 业大(59450)
- 经(56623)
- 北京(56297)
- 范(55465)
- 师范(54964)
- 农业(51993)
- 院(50538)
- 州(50287)
- 经济学(49569)
- 财经大学(46366)
- 基金
- 项目(270115)
- 科学(212111)
- 研究(199291)
- 基金(194707)
- 家(169044)
- 国家(167619)
- 科学基金(143299)
- 社会(124791)
- 社会科(118344)
- 社会科学(118313)
- 省(105960)
- 基金项目(103042)
- 自然(92284)
- 教育(91097)
- 自然科(90083)
- 自然科学(90060)
- 划(88910)
- 自然科学基金(88445)
- 编号(81589)
- 资助(81165)
- 成果(67666)
- 重点(60595)
- 部(59425)
- 发(59058)
- 课题(57034)
- 创(55786)
- 创新(51993)
- 科研(50938)
- 教育部(50760)
- 国家社会(50563)
- 期刊
- 济(185491)
- 经济(185491)
- 研究(124326)
- 中国(78782)
- 学报(62493)
- 农(60361)
- 管理(59593)
- 科学(58723)
- 财(57362)
- 融(49516)
- 金融(49516)
- 大学(47332)
- 教育(45762)
- 学学(44492)
- 农业(41205)
- 技术(34279)
- 业经(31069)
- 财经(30290)
- 经济研究(29009)
- 经(25988)
- 问题(24735)
- 业(20845)
- 理论(20580)
- 图书(20460)
- 技术经济(19865)
- 贸(19746)
- 现代(19018)
- 科技(18993)
- 实践(18692)
- 践(18692)
共检索到616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虹 范清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政府管制放松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创新方式。旅游产业在面临竞争环境巨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也日益呈现出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天然具有融合其他产业的特性,但融合中存在的制度、企业及需求方面的障碍因素却制约了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更好发挥。本文基于旅游产业融合视角,探讨了融合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结合障碍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障碍因素 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星群 文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展旅游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从会展旅游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通过建立会展旅游战略联盟以塑造品牌,从而对我国会展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以期为提升我国会展旅游的竞争力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
会展旅游 产业链 战略联盟 品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长波 徐硕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存在和旅游者活动的开展,但是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和旅游者活动的空间转移特点,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与相应的空间地域结构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点,这也决定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已成为各地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区域旅游业 竞争力 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扈红英 高国忠
科技与文化融合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中国坐拥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而其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的占有却是超低份额,主要原因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够;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滞后,科技与文化融合度低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河北省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关键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文本、文献的发掘、创新研究,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奠定基础;运用数字化虚拟、数字化场景拼接等科技手段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运用大数据挖掘、海量信息异构以及自助导游服务等科技手段提升文化服务品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刘梦茹 殷保国 王楠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9年的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低碳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低碳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下游较强,中上游次之,局部跳跃”的空间格局。(2)驱动力和响应子系统的贴进度呈上升趋势,而压力、状态及影响子系统的贴进度均呈下降趋势。(3)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驱动力及状态子系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刘梦茹 殷保国 王楠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9年的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低碳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低碳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下游较强,中上游次之,局部跳跃”的空间格局。(2)驱动力和响应子系统的贴进度呈上升趋势,而压力、状态及影响子系统的贴进度均呈下降趋势。(3)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驱动力及状态子系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桐 刘继生
根据区域旅游竞争力内涵,建立了包含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力和旅游潜力为内容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系数法,借助我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维度研究来确定吉林省旅游竞争力在我国省区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差距十分显著,呈现出东强、中平、西弱的特征。吉林省旅游竞争力排名第26位,处于我国旅游竞争力格局下游水平,与发达省区存在较大差距。对2008年吉林省旅游竞争力的障碍度诊断发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环境支持力是主要障碍性因素,据此提出了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区域旅游竞争力 熵权系数法 障碍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明珠 陈小洁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市场竞争优势,并一举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亮点。但由于规模、功能和地位的限制,以及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给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旅游竞争力已成为主题旅游城镇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澜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如何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已成为不同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企业竞争力、发展机遇及威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深入探讨了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最后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了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应采取创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大力加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等策略。
关键词:
四川 区域旅游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经肇
陕西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旅游业完成了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变,实现了从零起步、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近两年,陕西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然而,影响陕西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制约陕西旅游增速等深层次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拟通过对陕西旅游产业的主体——游览参观点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运用价格杠杆促进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虹 曲颖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这一课题的重要性,继而通过对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大竞争力衡量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当前仅处于旅游大国地位,而并非旅游强国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竞争力研究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培育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竞争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贸易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微娜 贾泽华
一、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1.文化旅游资源要素。山西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质"来看,文化旅游资源涵盖了遗址文化、古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多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可很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不同的消费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名俭 唐静
经济全球化促进旅游国际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如何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成为当今理论界和政府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理论,揭示了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产业竞争力各动力因子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各因子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内外整合驱动、三维协同驱动来实现的。最后本文基于系统、整体的研究视角构建了旅游产业提升的三维立体动力机制模型。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竞争力 提升 动力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轶雯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间,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延伸、相互渗透,逐步凝聚共同的合力,最终形成新产业或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提升的发展过程。动漫业与旅游业同属于现代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高关联性,加上动漫业的高资本密集性,使得这两个行业之间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动漫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动漫产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了竞争优势的提升,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武玲
旅游场域自古以来具有显著的文化属性,旅游业的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亟须得到旅游文化的有效指导。在国内文旅融合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应看到文旅融合表面化、同质化严重导致文旅融合辨识性低等多个问题,阻碍了乡村文旅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为此,要通过以双创理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科学统筹静态展览与活态传承、完善文旅融合一体化产业链条等多种路径选择,循序渐进促进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