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6)
- 2023(10663)
- 2022(8938)
- 2021(8054)
- 2020(6559)
- 2019(14844)
- 2018(14716)
- 2017(28094)
- 2016(15225)
- 2015(17297)
- 2014(16813)
- 2013(16893)
- 2012(16214)
- 2011(14985)
- 2010(15389)
- 2009(14530)
- 2008(14327)
- 2007(13041)
- 2006(12024)
- 2005(11051)
- 学科
- 济(71399)
- 经济(71347)
- 业(45186)
- 管理(43795)
- 企(33937)
- 企业(33937)
- 中国(24907)
- 方法(24670)
- 农(21895)
- 数学(21302)
- 数学方法(21149)
- 地方(20701)
- 业经(17510)
- 技术(16862)
- 农业(14706)
- 制(14534)
- 银(14291)
- 银行(14257)
- 贸(14064)
- 贸易(14046)
- 行(13941)
- 易(13585)
- 财(13311)
- 融(12979)
- 金融(12979)
- 发(12396)
- 学(11987)
- 环境(11828)
- 地方经济(11497)
- 技术管理(11251)
- 机构
- 学院(226876)
- 大学(224396)
- 济(99309)
- 经济(97312)
- 管理(84624)
- 研究(82534)
- 理学(71399)
- 理学院(70537)
- 管理学(69566)
- 管理学院(69127)
- 中国(63955)
- 京(48999)
- 科学(48724)
- 财(45447)
- 所(42303)
- 农(40226)
- 研究所(37922)
- 中心(36589)
- 江(35924)
- 财经(34951)
- 业大(32847)
- 北京(31673)
- 经(31519)
- 农业(31326)
- 范(31286)
- 师范(30996)
- 经济学(30316)
- 院(29251)
- 州(28984)
- 经济学院(27310)
- 基金
- 项目(141279)
- 科学(111460)
- 研究(106328)
- 基金(100000)
- 家(86981)
- 国家(86177)
- 科学基金(72953)
- 社会(68360)
- 社会科(64975)
- 社会科学(64959)
- 省(57396)
- 基金项目(52796)
- 教育(47877)
- 划(47568)
- 自然(44123)
- 编号(43087)
- 自然科(43078)
- 自然科学(43068)
- 自然科学基金(42305)
- 资助(39921)
- 发(37396)
- 成果(35497)
- 创(32170)
- 重点(32109)
- 课题(31207)
- 部(30880)
- 发展(30515)
- 创新(30301)
- 展(30022)
- 国家社会(28253)
- 期刊
- 济(118193)
- 经济(118193)
- 研究(74048)
- 中国(51625)
- 农(38054)
- 管理(34250)
- 学报(32739)
- 财(31867)
- 科学(31756)
- 教育(27986)
- 农业(26286)
- 融(26059)
- 金融(26059)
- 大学(25124)
- 学学(23393)
- 业经(21361)
- 技术(20794)
- 经济研究(19326)
- 财经(17227)
- 问题(16183)
- 经(15032)
- 业(14297)
- 贸(12986)
- 技术经济(12809)
- 商业(12199)
- 科技(12014)
- 国际(11262)
- 现代(10900)
- 理论(10885)
- 图书(10782)
共检索到361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松霞 吴福象
从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五个方面建立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进行总体及分维测度与评价,并分析驱动因素。研究得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整体及分维水平不高,且区域差距较大,尤其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及创新成果维度差距较大,较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以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特征;整体与分维层级特征明显,除创新环境维度外,其余维度的第五层级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区域,且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空间关联性较弱。人力资源、高技术产业水平、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 创新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松霞 吴福象
从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五个方面建立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进行总体及分维测度与评价,并分析驱动因素。研究得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整体及分维水平不高,且区域差距较大,尤其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及创新成果维度差距较大,较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以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特征;整体与分维层级特征明显,除创新环境维度外,其余维度的第五层级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区域,且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空间关联性较弱。人力资源、高技术产业水平、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 创新环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方方 涂先青 杨智晨 胡星楠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客观存在性、动态发展性和价值创造功能,本文从生产力的先进性、发展潜力和实现水平3个维度构建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熵权法测算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模型、Markov链分析等方法刻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先缩小(2012—2016年)后扩大(2016—2021年),地区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来源于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三大区域间的差异,东部与西部最大,东部与中部次之,中部与西部最小;区域内各省份间的差异,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新质生产力空间分布重心位于河南省内,并先向西(2012—2017年)后向南(2017—2022年)移动;新质生产力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布(标准差椭圆面积减小);各省份新质生产力的相对发展水平较为稳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和“俱乐部收敛”趋势;地区新质生产力相对发展水平的变化受到邻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空间格局的演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敏 王诺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正规就业增加将十分有限,扩大就业必然要求更多地采取灵活的就业方式。发展灵活就业的潜力十分巨大,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制约,以使其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成为更大的就业吸收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正>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而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从哲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们制造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资本品、劳动力、土地三个生产要素。研究新质生产力要以哲学的生产力为指导,以经济学的生产力为依托,重在生产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不能把新质生产力停留在哲学概念上,也不能把新质生产力混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保险创新 ;特别是在保险产品、服务、业务合作、网络保险、企业制度和管理等方面 ,许多保险公司都已积累了丰富的探索经验。但是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形势和国际化发展需要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仍在于进一步挖掘诸方面的创新潜力 ;并处理好创新与市场、运作条件、监管的关系。
关键词:
保险创新 发展潜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慧 李秋
财税政策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表现为生产力系统性新质化,核心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体现为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等。财税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体现为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节新质生产力的产出分配效应,助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激励技术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强化创新场景赋能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集群融合发展和构建最优产业生态打造新质生产力聚集源。在政策工具上,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优化资本的吸引和配置,通过人才流动、知识转移和风险缓解,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涌现。而补贴政策则通过直接资金支持、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因此,未来财税政策的重点在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推动新产业、新形态、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发展,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促进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四化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爱兰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
中国 发达国家 低碳经济 发展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希峰 侯新村 武菊英 朱毅
能源草是一类重要的能源植物。立足北方地区边际土地,我国已在能源草种质资源收集筛选、产量潜力评价、生物质品质分析、生态效应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在我国北方有栽培历史且生物质产量高于3.0t/(hm2.年)的草种主要有23种,其中生物质产量高于20t/(hm2.年)的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 spp.)、芦竹(Arundodonax)和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4种,它们在适应性、产量、品质方面各有优势,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存在杂交狼尾草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
关键词:
能源草 边际土地 生产潜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岷
随着国民财富的快速积累,我国企业和居民等投资者拥有的金融资产总量超过200万亿元人民币。据估算,目前国内资产管理机构管理的资产为52万亿元人民币,仅占投资者金融资产的四分之一左右。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中资管产品的占比提升,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
关键词:
公募基金 机构投资者 投资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英新
通过研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性、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理念落后以及信息化水平低下等问题,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物流企业在企业规模、盈利情况、资金周转效率、人员规模以及投资情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比较我国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发展潜力存在的不同,并在均衡发展的视角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发展潜力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乃平
21世纪是以生态为主题的世纪。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 ,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必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技术上不断创新 ,才能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生态 环境保护 环保产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童光荣 刘畅 邹芸螺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和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我国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正不断上升。而经济的较高速发展和收入的稳步提高,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从国际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与世界平均水平有着极大差距,我国寿险业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借助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数据,分析影响寿险业潜力的因素。通过对比世界平均水平、寿险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构建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测算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结构模型和趋势模型,尝试对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进行测算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仍具有超出现有水平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潜力,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均对我国寿险业市场...
关键词:
寿险业 市场潜力 保险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