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1)
2023(15894)
2022(13435)
2021(12337)
2020(10722)
2019(24282)
2018(24331)
2017(46757)
2016(25523)
2015(29025)
2014(28433)
2013(28048)
2012(26068)
2011(23748)
2010(24255)
2009(22723)
2008(22480)
2007(20631)
2006(18094)
2005(16171)
作者
(78639)
(65553)
(65296)
(61966)
(41590)
(31659)
(29622)
(25719)
(24515)
(23497)
(22205)
(22044)
(21131)
(20827)
(20432)
(20426)
(20109)
(19516)
(19036)
(18979)
(16665)
(16240)
(16217)
(14898)
(14843)
(14673)
(14622)
(14481)
(13254)
(13234)
学科
(102570)
经济(102465)
管理(75314)
(74269)
(60868)
企业(60868)
方法(49900)
数学(44222)
数学方法(43533)
中国(29154)
(28251)
(25965)
技术(23330)
(22880)
业经(22414)
(21154)
贸易(21141)
(20593)
(20463)
农业(18698)
(17594)
地方(17551)
银行(17517)
理论(17154)
(16724)
(15938)
金融(15936)
(15572)
财务(15515)
财务管理(15472)
机构
大学(375658)
学院(374378)
(150934)
经济(147759)
管理(142059)
研究(127803)
理学(122712)
理学院(121321)
管理学(118893)
管理学院(118227)
中国(95978)
科学(82396)
(80187)
(71710)
(68680)
(67112)
业大(61953)
研究所(61244)
中心(58214)
农业(57345)
(56937)
财经(54749)
北京(50677)
(49615)
(47192)
师范(46510)
经济学(46039)
(45741)
(45013)
技术(42940)
基金
项目(249369)
科学(194406)
基金(179340)
研究(174168)
(160289)
国家(158975)
科学基金(134157)
社会(108908)
社会科(103302)
社会科学(103270)
(99566)
基金项目(94386)
自然(89842)
自然科(87835)
自然科学(87805)
自然科学基金(86261)
(84535)
教育(81608)
资助(74387)
编号(69398)
重点(57049)
(55878)
成果(55819)
(54282)
(53399)
创新(51685)
课题(49039)
计划(48732)
科研(48602)
大学(45780)
期刊
(161527)
经济(161527)
研究(105392)
中国(74340)
学报(67702)
(63798)
科学(59645)
管理(53906)
(52555)
大学(49877)
学学(47209)
农业(43247)
教育(41253)
技术(35248)
(32763)
金融(32763)
经济研究(27190)
财经(27091)
业经(26699)
(24215)
(23262)
问题(21419)
技术经济(20773)
科技(20297)
统计(19639)
(19097)
(18605)
(18328)
商业(17756)
业大(17742)
共检索到551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勇  韦结余  
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勇  韦结余  
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勇  韦结余  
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睿  石秀  侯光明  
从系统视角出发,基于专利数据,从专利基本特征、技术生态位之"态""势"三方面横向剖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状况及主要技术特征,据此纵向分析代表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专注点,并从政府、产业联盟及企业三层次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亮  任慧维  
基于提升续航能力的技术创新视角,考虑新能源汽车水平差异化程度,并引入R&D投入、技术溢出系数、技术创新成功概率等变量,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双寡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博弈竞合问题。结果表明:技术溢出水平增加和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程度减小有利于续航能力的提升;合作研发对企业更为有利,但差异化程度较大时企业不具备合作研发的积极性;随着技术溢出水平的降低和差异化程度的增加,续航能力、企业利润与社会福利都会减小,同时合作研发的优势逐渐缩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昆  
实践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及市场过程,其供应链系统能否为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平台支持,决定了绿色技术的创新路径与绩效水平。当前,理论与实践尚未就供应链系统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机制形成一致、系统的认知,为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及商业化为例,建立了由汽车产业"整零"模式和引擎绿色技术创新路径构成的二维分析情境。研究中采用价值激发、转换成本、行动协同、关系衍生4类平台效应观测指标,对不同"整零"模式的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匹配性、平台支持水平、平台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基于平台效率分析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成华  管华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章从潜在的采用者、供给者、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市场特性等三方面入手,对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市场因素作了深刻的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立峰  李继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金刚  
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技术创新扩散,通过技术创新的扩散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经营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市场因素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等市场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海洋  陈继祥  
在研究建立大学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创新能力、大学扩散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对于产学研合作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扩散环境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学研合作作为中间变量对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提高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桂芳  陈国宏  
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技术扩散的途径分析,综述了四种技术扩散模式。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次综合,指出不同的技术扩散模式在哪种类型企业最具适宜性和普遍性:高新企业以政府的政策为导向来扩散新技术;企业集团率先将新技术在内部成员企业里推广使用;资金、人才等的瓶颈使小企业适宜于到技术市场上获得新技术;最后,一项新技术的迅速推广,有待于多种途轻的并行传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腾飞  陈凯  
Bass扩散模型及其扩展理论是常用的市场分析工具,可以用其对新产品、新技术扩散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基于Bass模型,根据2008年—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预估。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扩散模式受外部模仿性因素影响更大,即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受其他已购消费者口碑影响大于汽车自身创新因素。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强口碑引导,注重口碑营销,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率扩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欧阳秋珍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和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扩散的途径中,技术转移能够促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而且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技术溢出会产生负面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模仿也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影响不显著;由于制度等原因,本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上述结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玲漪  冷民  罗珺文  
本文基于2010—2014年北京对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扩散指数数据和2009—2013年中国各地区科技统计数据,借助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讨论扩散汇地区的技术创新实力、扩散汇地区与北京相对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充裕的创新资源、良好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及支持性的创新环境都利于接收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一个地区自身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较强可能会对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需求降低。同时距离因素仍然不能忽略,地理距离和扩散汇地区人口因素共同影响成为跨区域互动的重要限制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玲漪  冷民  罗珺文  
本文基于2010—2014年北京对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扩散指数数据和2009—2013年中国各地区科技统计数据,借助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讨论扩散汇地区的技术创新实力、扩散汇地区与北京相对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充裕的创新资源、良好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及支持性的创新环境都利于接收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一个地区自身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较强可能会对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需求降低。同时距离因素仍然不能忽略,地理距离和扩散汇地区人口因素共同影响成为跨区域互动的重要限制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