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3)
- 2023(10257)
- 2022(8864)
- 2021(8382)
- 2020(7006)
- 2019(16336)
- 2018(16200)
- 2017(32201)
- 2016(17703)
- 2015(20636)
- 2014(21075)
- 2013(20965)
- 2012(19869)
- 2011(18091)
- 2010(18622)
- 2009(17693)
- 2008(17863)
- 2007(16585)
- 2006(14560)
- 2005(13554)
- 学科
- 济(76615)
- 经济(76538)
- 管理(49157)
- 业(47528)
- 企(37810)
- 企业(37810)
- 方法(35416)
- 数学(30750)
- 数学方法(30500)
- 中国(22316)
- 农(21951)
- 财(19729)
- 贸(18114)
- 贸易(18106)
- 制(17828)
- 易(17629)
- 业经(16256)
- 银(15155)
- 银行(15130)
- 融(14566)
- 金融(14563)
- 行(14486)
- 学(13938)
- 农业(13768)
- 地方(13702)
- 理论(12247)
- 和(11981)
- 务(11473)
- 财务(11443)
- 财务管理(11398)
- 机构
- 学院(267004)
- 大学(266505)
- 济(113869)
- 经济(111348)
- 管理(99030)
- 研究(90166)
- 理学(83128)
- 理学院(82232)
- 管理学(81024)
- 管理学院(80513)
- 中国(72334)
- 京(57155)
- 财(56089)
- 科学(51675)
- 所(46499)
- 财经(43759)
- 农(42238)
- 江(41892)
- 中心(41636)
- 研究所(41195)
- 经(39391)
- 北京(37245)
- 业大(36180)
- 经济学(35476)
- 范(34320)
- 师范(34013)
- 州(33685)
- 农业(33169)
- 经济学院(32296)
- 财经大学(32130)
- 基金
- 项目(159313)
- 科学(123339)
- 研究(121241)
- 基金(112638)
- 家(96329)
- 国家(95497)
- 科学基金(80289)
- 社会(74522)
- 社会科(70538)
- 社会科学(70512)
- 省(61942)
- 基金项目(58855)
- 教育(56927)
- 划(52384)
- 编号(52296)
- 自然(49439)
- 自然科(48203)
- 自然科学(48187)
- 自然科学基金(47308)
- 资助(47194)
- 成果(44102)
- 部(36313)
- 课题(36222)
- 重点(35973)
- 发(35341)
- 创(32673)
- 性(31911)
- 项目编号(31377)
- 教育部(31204)
- 大学(30744)
- 期刊
- 济(132861)
- 经济(132861)
- 研究(84372)
- 中国(52857)
- 财(43964)
- 农(38482)
- 学报(37566)
- 管理(36047)
- 科学(34261)
- 融(31338)
- 金融(31338)
- 教育(30895)
- 大学(28495)
- 学学(26482)
- 农业(25404)
- 技术(24437)
- 财经(22313)
- 业经(22068)
- 经济研究(21236)
- 经(19163)
- 问题(18594)
- 贸(17725)
- 国际(16251)
- 理论(14659)
- 技术经济(14127)
- 商业(14038)
- 业(13310)
- 实践(13166)
- 践(13166)
- 图书(13047)
共检索到415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亚楠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生产要素支撑、市场需求激增、产业整合配套能力提升及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战略契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连年攀升,贸易专业化指数不断提高,但显示比较优势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先发优势缩减、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以及核心零部件短缺、供应链失衡等挑战,本文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竞争策略、质量与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常改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进步,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2808.5亿美元,为1978年206亿美元的13.6倍。其中出口额达1487.7亿美元,为1978年97.45亿美元的15.26倍。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从1978年占出口总额的46.5%提高到1990年的67.7%,至1995年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成诗 王丽华
从市场占有率、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探讨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及不足,展望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前景,并借鉴国际经验,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完善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业 国际市场 竞争优势 发展前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星 钱吉胜
根据中国入世协定,在经历了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正在各行业领域实现全面开放,关税如期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国外企业纷至沓来,汽车产业亦是如此。在兑现承诺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本文从中国汽车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媛
在全球绿色转型和双循环新发展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稳步增长,主要出口到亚欧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以出口纯电动乘用车为主,自主品牌崛起。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外政策支持、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支撑的良好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核心技术待突破、品牌影响力不足、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对此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出口 现状 机遇 挑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在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态势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面临的挑战、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替代效应在个别国家十分显著,新能源汽车应用更加多样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主要技术路线为BEV、PHEV和FCEV。第二,"十三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体现在市场规模、整车生产制造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多项指标领先全球。第三,展望"十四五",更加多样化的政策、更加开放的竞争机制、更多主流车企的进入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全球经济衰退、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退坡、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市场竞争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蛋糕;还要通过创新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公丕明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全面梳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为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找准着力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产业链完整性、自主品牌车企数量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但在国际市场拓展、部分关键技术、产业服务配套、高端品牌认知等领域存在不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需要从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关键技术国产替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完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塑造国际知名品牌等方面发力,实现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国际竞争力 自主品牌 新赛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运胜 金添阳
欧洲新能源汽车"补贴"和"罚款"政策频出,主流车企入驻欧洲,助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中国转移。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新窗口期,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2035年新产业规划实施提供契机。基于修正的一般化双钻石模型,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重新评估表明:我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外生产条件、市场需求、支持产业与同业竞争等核心要素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也面临激烈市场竞争、严格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中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风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以研发三电技术为突破口,带动产业链整合创新与智能化转型,优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来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银生
汽车产业虽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但其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小。本文提出开放的市场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信息化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一)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始于1999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清洁汽车行动",2001年科技部又启动了"电动汽车专项"。电动汽车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后,我国开始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共投入20亿元的研发经费,支持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平台集成技术以及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开发。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仁淑
日本作为世界汽车强国,拥有丰田、本田、日产等闻名全球的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中,日本汽车产业由于发展战略偏离国际主流轨道且基础设施落后,错失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良机,失去了曾经的主导地位。为扭转不利局面,日本将2022年作为纯电动汽车元年,在政企“双轮”驱动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产业政策力度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日本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必然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为中日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研发、产业链供应链、规格标准等领域提供了合作机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昌荣
诞百年之久的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时尚和文明,也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实体产业。然而近10年来日益普及的燃油汽车,给人类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本文通过对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全球新能源汽车替代率仍较低,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迅速、市场前景乐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竞争能力有所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第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中美欧在终端市场销售上拥有优势,中日美三国在生产制造环节具有竞争优势,中日韩在产业配套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挪威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方面表现突出。第三,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各自的竞争优势也不同,竞争优势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单一车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则在政策支持力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产业配套、政策综合效果等方面优势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丽阳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参与国际合作总体面临有利机遇(一)全球新能源行业增长迅速国际市场新能源需求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为1037 G瓦,2015年增长到1985 G瓦,十年间增长近一倍,其中2011-2015年平均增长率在8%左右。2015年全球风能发电增长17%,太阳能发电增长37%。国际能源署预计,在未来20年内全球将累计投资16.4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蒲芳 王璟
通过专利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已经进入稳定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处于两极分化状态,生产企业开始出现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跟随型企业两个主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