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5)
- 2023(8538)
- 2022(7251)
- 2021(6745)
- 2020(5880)
- 2019(13182)
- 2018(13145)
- 2017(26474)
- 2016(14392)
- 2015(16231)
- 2014(16322)
- 2013(16602)
- 2012(15489)
- 2011(13756)
- 2010(13966)
- 2009(13566)
- 2008(13829)
- 2007(12495)
- 2006(11237)
- 2005(10442)
- 学科
- 济(58825)
- 经济(58733)
- 管理(52846)
- 业(46857)
- 企(40184)
- 企业(40184)
- 财(33825)
- 方法(23436)
- 税(21853)
- 数学(20550)
- 数学方法(20415)
- 税收(20408)
- 收(20231)
- 制(19577)
- 中国(18689)
- 务(16500)
- 财务(16480)
- 财务管理(16432)
- 农(15955)
- 财政(15695)
- 企业财务(15640)
- 业经(14462)
- 体(13425)
- 政(12841)
- 银(11918)
- 地方(11914)
- 银行(11903)
- 体制(11679)
- 行(11240)
- 产业(11065)
- 机构
- 学院(206782)
- 大学(206079)
- 济(93442)
- 经济(91690)
- 管理(79167)
- 理学(67306)
- 研究(67063)
- 理学院(66678)
- 管理学(65971)
- 管理学院(65588)
- 财(59734)
- 中国(54150)
- 京(42766)
- 财经(41935)
- 经(37618)
- 科学(35997)
- 所(33275)
- 江(32363)
- 财经大学(30640)
- 经济学(29987)
- 中心(29709)
- 研究所(28560)
- 北京(27617)
- 经济学院(27239)
- 农(25936)
- 州(25006)
- 业大(24517)
- 院(24142)
- 范(22921)
- 师范(22720)
- 基金
- 项目(124324)
- 科学(98462)
- 研究(95468)
- 基金(91052)
- 家(76854)
- 国家(76272)
- 科学基金(65857)
- 社会(63157)
- 社会科(60162)
- 社会科学(60150)
- 基金项目(47891)
- 省(47721)
- 教育(42415)
- 划(39376)
- 自然(38989)
- 编号(38666)
- 自然科(38002)
- 自然科学(37994)
- 自然科学基金(37328)
- 资助(36937)
- 成果(33028)
- 制(30118)
- 部(28787)
- 重点(27695)
- 发(27353)
- 课题(26578)
- 国家社会(26543)
- 性(26469)
- 创(26390)
- 教育部(25384)
- 期刊
- 济(108426)
- 经济(108426)
- 研究(73324)
- 财(51727)
- 中国(41401)
- 管理(31168)
- 学报(25626)
- 科学(24179)
- 农(23869)
- 融(21766)
- 金融(21766)
- 财经(21647)
- 大学(20624)
- 学学(19654)
- 经(18545)
- 经济研究(18544)
- 务(18201)
- 业经(17268)
- 教育(16200)
- 技术(16193)
- 税(16052)
- 农业(15626)
- 问题(15086)
- 税务(14298)
- 贸(12731)
- 会计(12590)
- 财会(12241)
- 国际(10856)
- 技术经济(10388)
- 理论(10311)
共检索到33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任超
新能源产业启动资金和生产成本较高,而短期效益并不显著,在与传统能源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需要政府制定激励制度加以扶持。但我国目前的激励制度大都以政府管制为导向,缺乏对新能源产业特点的考虑及对新能源产业市场需求的尊重,因而激励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对我国新能源产业财税激励制度进行重构,在理念、方法直至具体制度等方面应当从政府管制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导向。惟有如此,方能使我们的财税激励制度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从而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 财税激励 政府管制 市场配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林海 李一帆 郑明贵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财税激励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新能源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均能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绩效水平,且政府补助的激励效果优于税收优惠.(2)研发投入在财税激励政策与创新绩效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3)相比于实质性创新,财税激励政策对策略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4)研发投入承担的中介效应存在企业异质性.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财税激励政策效果的研究,对提高财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提升新能源产业研发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税收优惠 研发投入 创新绩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清
发展新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因面临诸多障碍而陷入困境,需要财税制度加以激励。本文分析了现行有关新能源产业的财税制度,并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低碳经济 税收优惠财税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清
一、完善直接激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制度。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1)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统一的新能源发展基金,统一管理,专用于新能源产业的补贴支出。(2)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补贴力度,将亟待研发的技术难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小坚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多年,政府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财税政策进行梳理和回顾,分析政府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理解经济发展中政策的影响和作用,以期对未来经济发展及政府职能转变理清思路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发展动力 分税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晓晶
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和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发展的关注。在我国,新能源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我国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制定,但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能源财税政策体系,这使得新能源财税政策在时间和内容上存在滞后和不合理的现象。文章通过对我国新能源领域财税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芸 胥力伟
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其中财税政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疏理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财税政策,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效应,得出财税政策在促进新能源产品生产和消费、福利水平提高、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财税政策依然存在若干问题,因此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财税政策 效应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军
税收激励主要通过收益调节、现金流量的可获性和风险分担这三种方式发挥其作用。我国目前的税收激励的主要不足在于,缺乏一种系统的、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看,完善我国的税收激励制度应紧紧围绕促进科技创新这一主线来进行。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税收激励 科技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琪 及月如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而政府的政策激励也被相关国家实践证实将有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系统地归纳相关国家在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概况,总结相关经验,对地方政府激励政策的制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具体以河北B市光伏产业为样本,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地方新能源产业现行激励政策的研究,提出现行地方激励政策体系中存在结构性、内容性、配套性以及沟通性四个问题。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良好国家的经验,针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激励政策中的问题,构建了包括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新能源激励政策体系框架,并分别针对框架中的三个层面提出具...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激励政策 创新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斌
增值税负由消费者承担,不会加重企业负担的观点站不住脚增值税负长期过重会对企业效益和政府税收产生不利影响西方财政学认为,唯一没有负激励效应的税种是定额税,首钢承包制效果良好,在于符合定额税的原理,它为企业出供了优越于西方现有财税制度的无阻力发展环境.中国财税改革应从国情出发,不必拘于西方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红 孔令辉 赵烁
以45家清洁能源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政策对清洁能源企业绩效的直接激励效应不显著,税收优惠政策对清洁能源企业绩效与技术创新绩效都起到了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引入财税政策和企业绩效之间,通过中介检验分析发现针对清洁能源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政策和企业绩效之间确实存在中介效应,但有差异:技术创新在财政补贴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在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清洁能源 技术创新 财税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竞
一、会计准则与税收激励设计巨灾险作为一种保险市场缺陷不能有效供给而又具有明显正外部效应的险种,应参照国际通行准则,发挥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巨灾证券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传宏,杨长桂,吴永波,徐建红
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财税激励政策简论陈传宏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杨长桂,吴永波,徐建红华中理工大学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有直接和间接投资两种方式。直接投入是指政府以财政拨款的方式直接资助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间接投入则是指由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助于技术创新的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进 蒯乐伊 赵丽君
新能源汽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失灵问题,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还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为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本文从单一政策效果、政策协同效果、中介效应等多角度分析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影响,并深入研究激励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政府购买都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人口越多、收入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的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越大;(3)政府购买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在激励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5)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区域性差异,在第一批试点城市,补贴政策的效果不再明显,甚至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第二批试点城市中,补贴政策依然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6)补贴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表现出负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激励政策 政府补贴 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