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6)
- 2023(13790)
- 2022(11804)
- 2021(11007)
- 2020(9258)
- 2019(21612)
- 2018(21591)
- 2017(42528)
- 2016(23164)
- 2015(26063)
- 2014(26426)
- 2013(26410)
- 2012(25198)
- 2011(23076)
- 2010(23507)
- 2009(22399)
- 2008(22756)
- 2007(20736)
- 2006(18682)
- 2005(17575)
- 学科
- 济(101885)
- 经济(101745)
- 管理(67991)
- 业(65896)
- 企(52631)
- 企业(52631)
- 方法(40969)
- 数学(36030)
- 数学方法(35732)
- 中国(31134)
- 农(29051)
- 制(28873)
- 财(28864)
- 地方(24449)
- 银(24024)
- 银行(23988)
- 行(22791)
- 业经(22626)
- 融(19992)
- 金融(19988)
- 贸(19137)
- 贸易(19120)
- 农业(18977)
- 易(18519)
- 学(18446)
- 体(17499)
- 务(17342)
- 财务(17300)
- 财务管理(17250)
- 企业财务(16444)
- 机构
- 大学(339710)
- 学院(339190)
- 济(145080)
- 经济(141914)
- 管理(126161)
- 研究(119138)
- 理学(106093)
- 理学院(104864)
- 管理学(103270)
- 管理学院(102624)
- 中国(96717)
- 财(73729)
- 京(73189)
- 科学(69701)
- 所(61739)
- 农(58182)
- 财经(56446)
- 研究所(54892)
- 中心(54820)
- 江(53931)
- 经(50895)
- 北京(47400)
- 业大(47015)
- 农业(45412)
- 经济学(44989)
- 范(44177)
- 师范(43747)
- 州(43270)
- 院(42230)
- 财经大学(41567)
- 基金
- 项目(208352)
- 科学(163061)
- 研究(154992)
- 基金(149575)
- 家(129015)
- 国家(127881)
- 科学基金(108443)
- 社会(98420)
- 社会科(93282)
- 社会科学(93252)
- 省(81600)
- 基金项目(78725)
- 教育(71141)
- 划(68658)
- 自然(67512)
- 自然科(65853)
- 自然科学(65833)
- 自然科学基金(64675)
- 编号(63843)
- 资助(61847)
- 成果(53963)
- 发(49144)
- 重点(47252)
- 部(47101)
- 课题(44790)
- 创(43012)
- 制(41696)
- 创新(40421)
- 教育部(40405)
- 性(40283)
- 期刊
- 济(170659)
- 经济(170659)
- 研究(110165)
- 中国(73708)
- 财(58705)
- 农(54795)
- 学报(50027)
- 管理(47844)
- 融(46815)
- 金融(46815)
- 科学(46502)
- 大学(38210)
- 教育(36522)
- 学学(35855)
- 农业(35343)
- 财经(29189)
- 技术(28721)
- 业经(28253)
- 经济研究(27042)
- 经(24920)
- 问题(23256)
- 贸(18913)
- 业(18322)
- 理论(17783)
- 技术经济(17074)
- 国际(16404)
- 商业(16351)
- 实践(15876)
- 践(15876)
- 统计(15602)
共检索到540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翁世淳 吴小莉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是我国政府从诸多资本制度选择集合中实现的一项制度选择,其原因在于该制度将会为我国参与资本市场的各主体带来很大的预期收益,使得因制度建立所花费的成本得以补偿。但是股票发行制度变迁中存在规定的制度与实际执行的差异,造成每一项股票发行新的制度安排无法分散风险和增加效率。通过对差异表现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存在制度非有效供给。根据“需求—供给”理论,结合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中各要素的变化,我们给出制度非有效供给的理论模型。改变制度非有效供给的有效办法是通过制度主体角色的转变以实现制度供求的重新调整。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实现制度主体角色根本转变的相关政策建...
关键词:
新股发行制度 制度非有效供给 制度主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翁世淳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是我国政府从诸多资本制度选择集合中实现的一项制度选择,其原因在于该制度将会为我国参与资本市场的各主体带来很大的预期收益,使得因制度建立所花费的成本得以补偿。但是股票发行制度变迁中存在规定的制度与实际执行的差异,造成每一项股票发行新的制度安排无法分散风险和增加效率。本文通过对差异表现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认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存在制度非有效供给,同时改变制度非有效供给的办法就是制度主体角色实现转变来重新调整制度供求。本文就如何实现制度主体角色根本转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发行制度 非有效供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航 刘艳妮
2009年6月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这意味着暂停了约九个月的IPO将以更加市场化的发行方式重启,因此,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本文采用经济学中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股发行中利益各方的博弈行为,试图得出均衡的结果和条件,寄望于给予实践一定的合理预测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进化博弈 新股 发行制度 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翠梅
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形成的制度背景是多方面的。它是转轨时期实行“政府推动型”股票市场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传统的金融调控体制在股票市场上的合理延续,是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在股票市场上的客观反映。根据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的变迁是必要的。变迁的路径可分为两个阶段:近期目标,实行“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远期目标,实行“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
关键词:
股票 发行 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林
股票发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特定背景,总结分析了股票发行制度从额度制到核准制的演变、相关制度的特点、利弊及其市场化改革的成效。研究发现,我国转轨经济环境、市场文化和市场流动性问题是进一步改革股票发行制度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发行制度 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锐 张慧
本文在分析证券市场发行新股存在的发行溢价率畸高、制度设计偏向机构投资者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要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必须在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参与主体、新股上市交易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新娅 王化成 黎来芳
新股发行制度通常包括新股发行管制、新股定价和新股配售方式三个主要环节。我国自建立资本市场以来,一直都在探索一种更合理、更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先后经历了多次变革。但随着上市新股高发行市盈率、高溢价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市场对目前的新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旭阳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新股抑价程度变化的分析来评价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准市场化改革(实施核准制)的实施效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核准制度后新股抑价程度显著降低;而进一步的虚拟变量检验法分析表明,核准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地改变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经济结构,上述新股抑价程度显著下降更可能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自身的波动,而非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股发行准市场化改革对降低我国新股抑价的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新股抑价 首次公开发行 核准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新股发行制度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制度之一,也是A股市场修改最频繁的制度。今年10月12日,证监会再次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的序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华
在中国股市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股发行定价与配售制度经历了从非市场化向市场化不断演进与改革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新股发行定价与配售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发行体制改革进行审视。本文认为,应平衡一、二级市场关系,有效管控IPO抑价,解决新股"三高"发行及一、二级市场分割问题;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打击力度,维护"三公"原则,实现改革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真正实现让投资者自主判断企业价值、健全市值配售制度、补充完善PE、VC及天使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回报制度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新股发行 发行定价 配售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万泉
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现状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在建立询价制度之前,A股市场的新股定价方式采用不分行业、全部设定发行市盈率上限(如20倍)的行政定价方式,市场完全没有定价权。2004年12月正式启用询价制度。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是2006年"新老划断"以后开始实施的,是一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累积投标询价机制,其基本特征是建立了一个面向机构投资者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邱薇
在新股发行审核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向注册制过渡,在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更多地交由市场自主判断新股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根据其证券市场成熟程度、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程度、投资者保护体系建设情况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采取相适宜的发行制度。新股发行制度总是寻求在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平衡,既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又要提升证券市场透明度,防止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家林
股市波动太大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我国新股发行上市制度的种种缺陷,是造成股市过度投机、过度涨跌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需要在改善资本市场管理体制和管理思路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我国新股发行上市的制度规范,以促使我国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而改善新股发行上市制度的核心因素是要在新股运行的各个重要环节上确立和完善利益制衡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顺才 蒋永明 胡琦
本文利用1991~2005年首次公开发行并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1230家IPO样本,发现其平均首日收益率高达145.87%,若将15年来中国A股IPO发行审核制度分成4个阶段,其平均首日收益率逐渐下降。多元回归结果表明,西方IPO理论中的“事前不确定性假设”和“投资银行声誉假设”难以得到中国A股IPO市场的证据支持,“市场气氛假设”可能适用于中国IPO市场,而制度变迁是影响我国A股IPO首日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洪才
一、对近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评价资本市场的核心是价格形成机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尽如人意。20世纪我国新股发行曾实行审批制;进入21世纪,实行核准制,2005年以后推行保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