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528)
2022(8041)
2021(7252)
2020(5866)
2019(13271)
2018(13326)
2017(25376)
2016(13406)
2015(15375)
2014(15490)
2013(15763)
2012(15617)
2011(14703)
2010(15260)
2009(14464)
2008(14038)
2007(12834)
2006(12114)
2005(11571)
作者
(42030)
(35092)
(34888)
(33176)
(22353)
(16560)
(15848)
(13458)
(13280)
(12614)
(12181)
(11417)
(11339)
(11334)
(10875)
(10785)
(10275)
(10147)
(10117)
(9765)
(9282)
(8618)
(8554)
(8047)
(7993)
(7963)
(7728)
(7663)
(7100)
(6869)
学科
(84079)
经济(84012)
管理(33360)
(31601)
中国(25896)
地方(24574)
方法(24073)
(22040)
企业(22040)
数学(21030)
数学方法(20937)
(19522)
业经(16626)
地方经济(15696)
(14587)
(14480)
(14124)
银行(14102)
(13845)
(13727)
金融(13727)
(13725)
(13297)
农业(13289)
贸易(13284)
(12765)
(12667)
环境(11460)
(10101)
(9937)
机构
学院(211863)
大学(210704)
(102210)
经济(100200)
研究(83854)
管理(73009)
中国(65820)
理学(60175)
理学院(59362)
管理学(58598)
管理学院(58179)
科学(47195)
(46990)
(46814)
(44018)
研究所(39159)
中心(35894)
财经(35886)
(33250)
经济学(33088)
(32570)
(32253)
北京(31369)
(29695)
(29571)
师范(29470)
经济学院(29466)
(26893)
财经大学(26170)
业大(25836)
基金
项目(122383)
科学(95394)
研究(93414)
基金(86486)
(74489)
国家(73833)
科学基金(61297)
社会(60577)
社会科(57408)
社会科学(57396)
(47221)
基金项目(44638)
教育(41105)
(39726)
编号(37915)
资助(35858)
自然(35297)
自然科(34340)
自然科学(34332)
(33921)
自然科学基金(33700)
成果(32388)
重点(28374)
发展(28259)
(27819)
课题(27744)
(27221)
国家社会(25168)
(24547)
(23999)
期刊
(131374)
经济(131374)
研究(76468)
中国(47256)
(32914)
(31433)
管理(30467)
学报(28037)
科学(27780)
(26940)
金融(26940)
教育(22868)
经济研究(22536)
农业(21472)
大学(21427)
业经(20411)
学学(20045)
财经(18967)
技术(18688)
问题(17519)
(16588)
(14669)
国际(13484)
技术经济(12376)
世界(12152)
商业(11607)
经济问题(11023)
(10824)
经济管理(10707)
理论(10597)
共检索到35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开忠  顾芸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南北经济分化加剧,平衡南北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深入考察了我国新时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趋势。文章首先通过偏离-份额法分析得出2015-2020年北方经济趋弱的原因在于其三次产业差异性竞争力均处于劣势地位、失去了第二产业结构性竞争优势;其次,进一步将差异性因素划分为区位性、机制性两方面,选取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检验了“区位性-结构性-机制性”三大经济影响因素;另外,面向形成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北方区位将迎来发挥优势的契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转型和发展动力转型是北方结构转型的重点;南北平衡发展更亟待制度和战略创新;最后,提出加快北方发展、促进南北均衡的若干对策建议。文章试图为挖掘缩小我国南北经济差距的可能因素提供科学分析框架,期望对平衡南北发展有所助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连平  
十九大为中国未来的长期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图画,从中可以读到许多重大的判断,重大的政策思路,以及许多相关任务。我想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十九大有关经济问题、思路和政策的一些分析和解读,以及按照十九大的发展蓝图,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领域的展望。经济方面的三个关键词人民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民的频率非常高,是最为明确和清晰的一个定位,即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周平  李拓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主要表现,从区域、生产、需求3个角度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距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各类因素对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南北经济差距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北方经济增长困难较多,主要受东北、华北地区增长较慢、工业服务业发展放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北方资本积累速度较慢,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等也是重要原因。此外,研究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增长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功磊  夏青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笳旭  
通过对全国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差距变动测度,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趋势,地区差距在2003年以后趋于缩小。全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趋同趋势,且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进一步,通过对地区差距变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了市场化进程和区域政策从空间范围对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对2003—2011的地区差距趋同起正向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劳动参与率对差距趋同起负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德颐  
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的长期国策。但由于各种原因,地区发展差异一直存在,当前我国南北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逐步成为地区发展差距中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使用全国各省区2003-2017年数据,分别运用截面回归和面板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各因素对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地处南方或北方并不对经济发展构成显著影响,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由要素资源投入的数量及效率差异导致。北方省区更依赖资本投入,而南方省区对劳动的依赖性更强;地理位置、行政地位等均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作用。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承超  崔悦  
南北地区发展问题近年来逐渐凸显,促进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Markov链方法,使用1978—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数据,测度中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并对其时空演进趋势作出预测。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南方地区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均高于北方。Dagum基尼系数结果发现,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的地区差距主要来源均为地区内差距,考察后期南北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呈现升高态势。空间Markov链结果表明,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南方地区在人均GDP、进出口额方面向上转移概率较高,北方地区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向上转移概率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赵浩  郭锐  
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把握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和成因,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有所减缓,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现有所扩大的趋势;城市群之间、欠发达区域之间等南北方同类型区域间差距全面拉大;城乡差距普遍缓和,经济发展越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越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边境省份和邻近国家之间,我方超前发展普遍加快。进而讨论了产生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的原因,针对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近期,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适应南北差距扩大的规律,激发南方发展的动能,使之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打持久战的部署,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将扶持相对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点;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以解决新基建"嫌贫爱富"为抓手,扭转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持续扩大的格局,激发创新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贡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菊生,张启良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ight gaps of resident income, living expenditure, household wealth, public service, social security,social investment,productivity and social burden and their development trend.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武鹏  
本文主要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所提供的各区域GDP资料,研究了1952—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趋势及收敛状况。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发现:利用修正后GDP计算的变异系数要低于修正之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差距要低于改革开放之前;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Amos假说"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别在区域差距缩小和扩大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符合"收敛假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庆  
从开放程度、开放质量和开放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了我国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了2005-2012年我国不同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表明: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部最高,其次是东北、中部和西部,但四大地区之间的梯度差距逐年缩小;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变化趋势不同,东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西部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东北地区趋势不明显;各地区在开放程度、开放质量和开放效益方面的变化趋势也不同,东部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下降减缓,这主要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下降速度减小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上升所致。城镇和农村低收入户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下降减缓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上升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将会显著降低城镇高收入户和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增长速度,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所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下降会明显降低农村低收入户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所以未来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会继续扩大。总之,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总体居民收入差距将会继续下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近年来,国外征信市场发展呈现一系列新趋势:信用管理、信用信息主体隐私保护等领域的法律规则逐步完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征信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征信产品和服务日趋多元。我国要顺应国际征信发展新趋势,从法制建设、机构培育、产品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征信市场体系建设。要建立和健全征信法律法规,为征信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建立多元化的征信机构体系,推动征信行业市场化发展;要推动征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运用新技术创新征信服务、扩大征信服务覆盖范围,满足多元化的征信服务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天心  傅志华  
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分析余天心,傅志华一、我国的定位选择与趋势预测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与战略目标的定位选择与趋势预测,究竟是以内向型为主?或以内外兼用型为主?还是以外向型为主呢?经过分析研究确认:我国基本上已经走完了内向型为主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正...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连仲  
199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趋势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GDP的增长幅度略小于1994年,但仍然会保持在10%以上从1995年国家经济政策取向看,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