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6)
- 2023(16432)
- 2022(14028)
- 2021(13145)
- 2020(10838)
- 2019(24968)
- 2018(24860)
- 2017(47868)
- 2016(25661)
- 2015(28873)
- 2014(28851)
- 2013(28756)
- 2012(26809)
- 2011(24399)
- 2010(24964)
- 2009(23340)
- 2008(22114)
- 2007(19790)
- 2006(17879)
- 2005(16275)
- 学科
- 济(106145)
- 经济(106033)
- 管理(77081)
- 业(76586)
- 企(63339)
- 企业(63339)
- 方法(42410)
- 中国(37518)
- 数学(35807)
- 数学方法(35471)
- 农(30130)
- 融(28905)
- 金融(28904)
- 银(28393)
- 银行(28347)
- 地方(27718)
- 行(27434)
- 财(26457)
- 业经(26127)
- 制(23794)
- 技术(22240)
- 学(21076)
- 农业(20317)
- 贸(19544)
- 贸易(19520)
- 易(18931)
- 理论(18187)
- 和(16876)
- 环境(16367)
- 务(16355)
- 机构
- 大学(366951)
- 学院(366449)
- 济(149048)
- 经济(145649)
- 管理(145153)
- 研究(124467)
- 理学(124035)
- 理学院(122667)
- 管理学(120868)
- 管理学院(120187)
- 中国(99700)
- 京(79325)
- 科学(74489)
- 财(71074)
- 所(62211)
- 中心(57399)
- 农(56497)
- 研究所(56028)
- 财经(55820)
- 江(54874)
- 业大(51245)
- 北京(51180)
- 经(50544)
- 范(49095)
- 师范(48644)
- 州(45530)
- 院(44946)
- 经济学(44339)
- 农业(43686)
- 财经大学(41430)
- 基金
- 项目(239644)
- 科学(188626)
- 研究(180465)
- 基金(171532)
- 家(147674)
- 国家(146342)
- 科学基金(125920)
- 社会(112941)
- 社会科(107025)
- 社会科学(107000)
- 省(95137)
- 基金项目(91319)
- 教育(82440)
- 自然(79678)
- 划(79160)
- 自然科(77801)
- 自然科学(77784)
- 自然科学基金(76396)
- 编号(74732)
- 资助(69954)
- 成果(61817)
- 发(54868)
- 重点(53279)
- 创(53248)
- 部(52641)
- 课题(52126)
- 创新(49040)
- 项目编号(46184)
- 国家社会(45544)
- 教育部(45321)
- 期刊
- 济(171122)
- 经济(171122)
- 研究(115827)
- 中国(77365)
- 管理(56570)
- 学报(52646)
- 农(52354)
- 财(51534)
- 科学(50240)
- 融(47184)
- 金融(47184)
- 教育(45691)
- 大学(40372)
- 学学(37589)
- 农业(35816)
- 技术(32712)
- 业经(29449)
- 财经(27019)
- 经济研究(26743)
- 经(23063)
- 问题(22433)
- 图书(19871)
- 理论(19305)
- 科技(18861)
- 技术经济(18622)
- 业(18268)
- 实践(17618)
- 践(17618)
- 商业(17411)
- 现代(17405)
共检索到564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明聪 陈岱松
近年来各类新型金融组织蓬勃发展,这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供给的不足,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促进了小微民营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拓展了思路。以我国新型金融组织的运行态势为立足点,分析了其运行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而详细论证促进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明聪 陈岱松
近年来各类新型金融组织蓬勃发展,这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供给的不足,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促进了小微民营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拓展了思路。以我国新型金融组织的运行态势为立足点,分析了其运行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而详细论证促进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丹
近年来,养老金融业在我国各地逐渐推行,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对养老服务业的战略功能及融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拓宽养老金融支持渠道、加强民间资本融入和开发多元化金融化服务产品等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创新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丹
近年来,养老金融业在我国各地逐渐推行,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对养老服务业的战略功能及融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拓宽养老金融支持渠道、加强民间资本融入和开发多元化金融化服务产品等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创新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娜娜 马立平
金融企业产品创新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也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以金融企业产品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金融企业创新产品发展的系统梳理,结合微信支付和信用支付等当前最新企业产品创新,对我国金融企业产品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金融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我国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小康乃至达到实现"中国梦"的宏观目标指明了方向。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显然,要进行全面迎新,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少军 赵一洋
数字货币、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智能保险等数字金融创新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呈现出“金融消费行为网络化、金融机构运营平台化、金融服务行为算法化、金融数据要素产权化、货币信用数字通证化”等创新发展趋势。同时,数字金融创新可能引发的新型金融风险问题和金融消费权益侵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现行金融法律体系的滞后性逐渐显现。本文认为应根据新趋势、新问题,建立和完善与数字金融时代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法律规制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文秀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实施,在政策指引和内生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养老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养老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保障需求,仍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从供给侧视角开展,对于个人养老金融需求分析的研究较为匮乏。没有需求侧的消费需求牵引,高质量的供给也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从供需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需求端视角出发,在估计个人养老现金流需求、支出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角度分析了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现状,进而探讨了当前的供需鸿沟,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杰
本文回顾了国际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经验,从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渠道、金融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分析和总结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不足,提出促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创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岚 成丽
目前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服务水平偏低,迫切需要金融供给和服务的创新,增加资金投入与支持。近20年来,我国农村银行机构借鉴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模式,在联保增信类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不断推进农户联保贷款,取得了巨大成绩。本文描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模型分析了联保增信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是一种克服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机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联保增信类金融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
联保贷款 交易成本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尚荣 苏薇
作为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关键因素,科技金融则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重要保障。文章从青海省科技金融发展实践出发,总结和分析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希冀为提升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型企业 创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一军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和国家政策支持的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调查数据,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报告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欧美成熟消费金融市场,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展开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主要存在着消费金融观念未深入人心、风险防范不足和互联网征信体系发展不健全三方面的问题,对此提出深化互联网消费金融理念普及、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和加强互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璐 卢小宾 卢瑶
聚焦金融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从金融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融合历程梳理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脉络,并基于学术文献数据分析把握金融科技前沿问题,深入探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驱动和风险安全监管关键性问题。提出应重视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创新布局、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产业发展 创新驱动 风险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永达 韩振国 张洋 王晓雪
作为公有制重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创新发展是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北京汽车集团为案例分析国企的创新发展路径,北汽创新发展主要涉及管理、销售和生产三个领域,并建立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融入创新系统以及改善人才体系三方面要素之上。总体来看,北汽创新发展体现为与外企合作基础上的学创型组织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学创型组织系统。最后,本研究探讨了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政府支持与国企创新发展的关系,并对比了分合式和融合式学创型组织建设的特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应晓妮 宁卉
过度依赖银行等间接融资的金融结构会制约金融体系支持创新的效果。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和银行金融功能视角,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1996—2017年42个国家和地区金融结构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仅能通过提升资本市场金融功能来推动创新,也能通过提升银行金融功能来推动创新。调节效应分析显示,金融自由度越高,金融结构对创新发展的影响越小,意味着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下形成的金融结构,其金融功能与创新发展的适配度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