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5)
- 2023(11226)
- 2022(9050)
- 2021(8393)
- 2020(6893)
- 2019(15220)
- 2018(15315)
- 2017(30336)
- 2016(16179)
- 2015(18111)
- 2014(17807)
- 2013(17375)
- 2012(16062)
- 2011(14566)
- 2010(14876)
- 2009(14146)
- 2008(13919)
- 2007(12831)
- 2006(11857)
- 2005(10720)
- 学科
- 济(67811)
- 经济(67750)
- 业(52206)
- 管理(51474)
- 企(42470)
- 企业(42470)
- 中国(23968)
- 方法(23654)
- 农(21672)
- 数学(20140)
- 数学方法(19934)
- 技术(18692)
- 业经(18375)
- 财(16388)
- 制(16288)
- 地方(15607)
- 农业(13790)
- 银(13657)
- 银行(13645)
- 产业(13499)
- 行(13188)
- 贸(13175)
- 贸易(13163)
- 策(13087)
- 易(12831)
- 技术管理(12607)
- 融(11626)
- 金融(11626)
- 体(10566)
- 发(10235)
- 机构
- 学院(230858)
- 大学(227445)
- 济(104335)
- 经济(102252)
- 管理(91688)
- 理学(77767)
- 理学院(77044)
- 研究(77036)
- 管理学(76072)
- 管理学院(75616)
- 中国(60948)
- 财(49717)
- 京(47354)
- 科学(41610)
- 财经(38194)
- 所(37056)
- 江(36689)
- 中心(35122)
- 经(34436)
- 研究所(32806)
- 经济学(31993)
- 农(30587)
- 北京(30346)
- 范(29383)
- 州(29211)
- 师范(29165)
- 经济学院(28836)
- 院(27993)
- 业大(27928)
- 财经大学(27883)
- 基金
- 项目(143038)
- 科学(115130)
- 研究(112905)
- 基金(102686)
- 家(86365)
- 国家(85609)
- 科学基金(74900)
- 社会(73875)
- 社会科(70213)
- 社会科学(70202)
- 省(57672)
- 基金项目(53486)
- 教育(51254)
- 划(46851)
- 编号(46510)
- 自然(43913)
- 自然科(42909)
- 自然科学(42900)
- 自然科学基金(42184)
- 资助(40460)
- 成果(38618)
- 创(35367)
- 发(33762)
- 课题(33302)
- 创新(32061)
- 重点(31913)
- 部(31856)
- 国家社会(30415)
- 制(28938)
- 发展(28746)
- 期刊
- 济(122824)
- 经济(122824)
- 研究(76459)
- 中国(48840)
- 管理(38839)
- 财(36081)
- 农(29533)
- 教育(28497)
- 融(27733)
- 金融(27733)
- 科学(27199)
- 学报(25240)
- 业经(22242)
- 技术(22132)
- 大学(20852)
- 经济研究(20313)
- 农业(19981)
- 学学(19288)
- 财经(19016)
- 问题(16666)
- 经(16632)
- 贸(13761)
- 技术经济(13445)
- 科技(12461)
- 商业(12379)
- 现代(12007)
- 国际(11799)
- 坛(11523)
- 论坛(11523)
- 理论(11297)
共检索到36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重工业化 产业政策 创新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国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宗兆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言信 熊旭航
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十分严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应该把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导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并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能源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促进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转换等几个方面作为政策目标,并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结构 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如果把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仅仅看成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那就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变化。对一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结构变化的引人瞩目之处,是出现了一批新的高增长的主导产业。理解这些产业的特征和增长机制,对理解某些新的宏观经济现象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金培振 沈裕谋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难以逾越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消除其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两化融合的内涵构建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进的技术创新模型,利用2002~2010年中国各省市工业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了重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与工业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较高的重化工业化水平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好的匹配与融合。(2)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抑制重化工业化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从而改善区域工业环境治理绩效。(3)国有企业有着更强的污染控制和碳减排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也会导致碳排放微弱上升,而煤炭消费占比、能源强度等因素不利于工业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义勇
文章分析了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内涵和目标;阐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实施碳排放量控制的原因;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出实施碳排放等排污总量控制与排放权流转的市场化制度与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波
通过对城乡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的比较分析显示,无论从城乡消费对比情况还是从不同区域农村消费对比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滞后性。这一滞后性一方面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重工业的加速发展,从而造成了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和规范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宏观经济的波动。
关键词:
农村消费 工业结构 城乡收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近年来,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重化工业发展受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作用日益显著,具有较鲜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同宁
进入工业化过程的重化工业阶段后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下降 ,而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劳动力供给高峰期 ,就业压力十分沉重。今后应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教育与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
重化工业阶段 就业 对策措施 工业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月恒 刘德军 张辉 李静
近年来,山东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当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型经济的背景下,加快山东重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研究探索符合实际的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化工业转型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纪国涛
采用区位商、专业化系数和市场占有率分析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的重点行业进行采选,以此作为产业链整合的重点,并给出了相应的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 重化工业 产业链整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力 张楠 周革非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企业转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继续推动资本品工业的高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
关键词:
重工业化 产业政策 创新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