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6)
- 2023(13171)
- 2022(11123)
- 2021(10468)
- 2020(8749)
- 2019(20289)
- 2018(20581)
- 2017(40416)
- 2016(22228)
- 2015(25317)
- 2014(25688)
- 2013(25467)
- 2012(23261)
- 2011(21085)
- 2010(21337)
- 2009(19661)
- 2008(19436)
- 2007(17331)
- 2006(15651)
- 2005(14252)
- 学科
- 济(90366)
- 经济(90250)
- 管理(63301)
- 业(61789)
- 企(49310)
- 企业(49310)
- 方法(39441)
- 数学(33817)
- 数学方法(33394)
- 中国(28528)
- 农(27868)
- 财(22608)
- 业经(21135)
- 制(19354)
- 学(19133)
- 地方(18408)
- 农业(18291)
- 贸(16562)
- 贸易(16554)
- 易(16083)
- 银(15599)
- 银行(15563)
- 理论(15194)
- 行(14838)
- 和(14394)
- 融(13789)
- 金融(13787)
- 务(13577)
- 技术(13539)
- 财务(13500)
- 机构
- 大学(324487)
- 学院(321638)
- 济(128409)
- 管理(126893)
- 经济(125391)
- 理学(108821)
- 研究(108201)
- 理学院(107633)
- 管理学(105769)
- 管理学院(105195)
- 中国(81618)
- 京(70529)
- 科学(66148)
- 财(61040)
- 所(54958)
- 农(50173)
- 研究所(49427)
- 财经(48380)
- 中心(48378)
- 江(47850)
- 业大(46290)
- 北京(45377)
- 范(43830)
- 经(43705)
- 师范(43483)
- 院(38968)
- 州(38956)
- 农业(38852)
- 经济学(38129)
- 财经大学(35737)
- 基金
- 项目(210400)
- 科学(164410)
- 研究(157043)
- 基金(150955)
- 家(130284)
- 国家(129145)
- 科学基金(110275)
- 社会(97421)
- 社会科(92106)
- 社会科学(92080)
- 省(81587)
- 基金项目(80285)
- 教育(71753)
- 自然(70570)
- 自然科(68845)
- 自然科学(68827)
- 划(68689)
- 自然科学基金(67542)
- 编号(65981)
- 资助(62385)
- 成果(54941)
- 重点(46622)
- 部(46518)
- 课题(45206)
- 发(45053)
- 创(43037)
- 项目编号(40456)
- 创新(40090)
- 教育部(39865)
- 科研(39723)
- 期刊
- 济(147248)
- 经济(147248)
- 研究(101062)
- 中国(60826)
- 学报(48495)
- 管理(47225)
- 农(47081)
- 科学(45132)
- 财(44517)
- 教育(38540)
- 大学(36958)
- 学学(34274)
- 农业(32267)
- 融(30233)
- 金融(30233)
- 技术(27860)
- 业经(24831)
- 财经(23286)
- 经济研究(22709)
- 问题(20492)
- 经(19804)
- 图书(18936)
- 理论(17233)
- 实践(15754)
- 践(15754)
- 技术经济(15717)
- 现代(15288)
- 业(15229)
- 贸(14995)
- 科技(14933)
共检索到481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杰 李庆云 韦颜秋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针对近年来城镇化含义的争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等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对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城镇化之路究竟如何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 演进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阳 王娟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一步,而回顾城镇化相关研究可知,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是基于"国家的视角"的现代性的逻辑产物,压力型体制的作用结果,最终偏离了"人的城镇化"的核心目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社会建构的视角,"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得以提出,突出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建构,以及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建构,从而对传统城镇化予以矫正。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国家的视角 社会建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繁荣 王志锴 方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融资的支持。因此,亟须梳理现有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融资的相关文献,全面探寻融资问题的瓶颈和成因,寻找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有关融资问题的解决路径。基于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后续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意见,为国家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化融资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融资 研究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昕 文婧 林坚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高速城镇化过程,与人口城镇化相伴随的是土地的急速城镇化,而关于"冒进土地城镇化"的提法和关注甚多但讲法不一。为了厘清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度量方法,本文回顾并评述了土地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对土地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现阶段中国土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农用地转换用途的非农化过程,越来越被关注的是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土地城镇化应为土地从非城镇状态向城镇状态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比值作为土地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以此出发,土地城镇化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匹配研究、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研究、城乡实体空间划分、城镇空间扩张研究和用地效率转变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全伟
从能源安全与城镇化、能源与城市经济增长、能源与城市空间利用、能源与城市建筑、能源与城市生态环境、能源约束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能源 城镇化 综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丹 叶萌 杨琼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和发展,但是在喜人的数字背后,却隐藏了很多会引致中国社会进一步非均衡发展的新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新型城镇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在内涵不断丰富的前提下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选题。本文正是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建设等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和生态内涵,在系统梳理既有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和发展式的评价;进而针对既有评价体系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更加完整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质量评价指标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小平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同步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体现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协调同步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也存在不协调的一面,其相互作用在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总体来看,中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四化"协调同步发展。文章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发展协调同步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产业发展 协调同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贵凰
加快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基于文献综述,本文发现针对传统城镇化造成的城乡失调、区域差异、定位趋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创新能力弱等弊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面临着多方面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战略层面的指导与长期发展中知识的积淀,区域知识战略定位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传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区域知识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梅 赵文彦
研究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首先应回答我国的城镇化究竟是"人"(市场要素配置)的城镇化还是"人为"(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城镇化?本文选取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比两个指标,分析经济系统外部干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采用1978~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通过构建VECM模型,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比两个外生变量内生化,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化率一起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长期持续的动力机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工业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最高;经济系统的外部干预不利于城镇化的持续发展,行政性资源配置虽然初期推动了城镇化发展,但从...
关键词:
城镇化 动力机制 VECM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硕怡
文章基于2007—2018年全国及31个省级区域的短面板数据,针对人口迁徙家庭化趋势下带来的各类需求增长与城镇就业岗位、公共服务与高等教育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的非均衡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收入就业等经济因素,公共服务、高等教育等社会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及转移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下提供的收入水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城镇公共服务和高等教育供给度越强,对于劳动力迁徙的正向推力越显著。但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增强吸纳就业的空间与能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来推动就业,提供民生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构建与城镇化布局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劳动力迁徙的建议。以期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推动"六稳""六保"工作,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公共服务 教育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曼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归纳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特征,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保护生态居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动力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硕怡
文章基于2007—2018年全国及31个省级区域的短面板数据,针对人口迁徙家庭化趋势下带来的各类需求增长与城镇就业岗位、公共服务与高等教育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的非均衡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收入就业等经济因素,公共服务、高等教育等社会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及转移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下提供的收入水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城镇公共服务和高等教育供给度越强,对于劳动力迁徙的正向推力越显著。但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增强吸纳就业的空间与能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来推动就业,提供民生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构建与城镇化布局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劳动力迁徙的建议。以期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推动"六稳""六保"工作,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公共服务 教育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蒋仁开 张冰松 肖宇 薛翠翠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探讨土地宏观调控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调控的方向。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新型城镇化中的路径选择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质量;(2)当前城镇化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节约等问题;(3)新型城镇化目标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4)人多地少的土地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宏观调控重点包括:(1)完善土地规划的调控机制;(2)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4)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5)土地调控应有保有压...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宏观调控 综述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萌
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时间上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其动力机制也经历了由一元化、二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之中,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之一,但是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过程。城市文化通过引领城市转型,提升城镇化质量;形成文化生产力,增加城镇经济张力;彰显人文精神,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镇文明发展;塑造软实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等来驱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提升城市文化动力,应从五个方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文化 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小妹 武红智
为更好发挥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于城乡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明确动力机制类型基础上,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比较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与以往研究之间的特征和差异,评价其不足,提出以下努力方向:(1)加强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创新;(2)细分不同类型动力对城镇化作用的机理研究;(3)推进不同动力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4)强化动力机制对于城镇功能提升的研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动力机制 研究进展 国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