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2)
- 2023(16587)
- 2022(13844)
- 2021(12956)
- 2020(10740)
- 2019(24865)
- 2018(25171)
- 2017(48671)
- 2016(26595)
- 2015(30261)
- 2014(30683)
- 2013(30239)
- 2012(27819)
- 2011(25378)
- 2010(25870)
- 2009(23750)
- 2008(23193)
- 2007(20742)
- 2006(18704)
- 2005(16994)
- 学科
- 济(114738)
- 经济(114617)
- 管理(73899)
- 业(71739)
- 企(57318)
- 企业(57318)
- 方法(48472)
- 数学(42182)
- 数学方法(41485)
- 中国(35322)
- 农(32490)
- 地方(27318)
- 业经(26378)
- 财(24968)
- 学(22961)
- 制(21954)
- 农业(21407)
- 贸(20241)
- 贸易(20224)
- 易(19574)
- 银(19346)
- 银行(19303)
- 理论(18677)
- 行(18585)
- 融(17974)
- 金融(17971)
- 和(17449)
- 技术(17441)
- 环境(17014)
- 发(16695)
- 机构
- 大学(384828)
- 学院(384190)
- 济(153257)
- 经济(149731)
- 管理(149730)
- 研究(130968)
- 理学(128296)
- 理学院(126841)
- 管理学(124391)
- 管理学院(123694)
- 中国(99286)
- 京(84336)
- 科学(80804)
- 财(71389)
- 所(66424)
- 农(61934)
- 研究所(60033)
- 中心(58665)
- 江(57793)
- 财经(56206)
- 业大(56042)
- 北京(54292)
- 范(52564)
- 师范(52083)
- 经(50810)
- 农业(47991)
- 院(47429)
- 州(47317)
- 经济学(45416)
- 师范大学(41857)
- 基金
- 项目(252268)
- 科学(197519)
- 研究(186456)
- 基金(180282)
- 家(156409)
- 国家(155056)
- 科学基金(132637)
- 社会(115665)
- 社会科(109537)
- 社会科学(109507)
- 省(99241)
- 基金项目(94827)
- 教育(86268)
- 自然(85376)
- 划(83438)
- 自然科(83388)
- 自然科学(83370)
- 自然科学基金(81814)
- 编号(77848)
- 资助(75553)
- 成果(64158)
- 发(56759)
- 重点(56433)
- 部(55165)
- 课题(54386)
- 创(51853)
- 创新(48357)
- 科研(47619)
- 项目编号(47371)
- 教育部(47166)
- 期刊
- 济(176063)
- 经济(176063)
- 研究(118087)
- 中国(78068)
- 学报(58412)
- 农(57699)
- 管理(57309)
- 科学(54689)
- 财(51520)
- 教育(48413)
- 大学(44626)
- 学学(41616)
- 农业(39829)
- 融(36843)
- 金融(36843)
- 技术(35589)
- 业经(30380)
- 经济研究(28050)
- 财经(26913)
- 问题(23613)
- 经(22914)
- 图书(21619)
- 业(20267)
- 技术经济(19250)
- 理论(19153)
- 科技(18300)
- 商业(18056)
- 统计(17919)
- 现代(17780)
- 实践(17461)
共检索到581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致使城镇化水平较低、质量不高。文章在厘清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目标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生态建设优先、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以期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庆华 周志波 陈丽华
本文基于市场和政府发挥的作用,比较研究国外几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分析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中外对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内城镇化的几大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而提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必须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自身实际,突破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发展瓶颈,在政府调控与市场运行之间寻求合理平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型、集约化、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秀娥 李冬艳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山东、吉林、湖南等地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应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发挥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创新融资渠道,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培育新型城镇化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模式 发展问题 路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澎 刘志伟
新型城镇化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同时,对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以及城镇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一步探讨新型城镇化内涵要求的同时,寻求符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力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简称PPP)模式的大背景下,进一步论证PPP管理模式不仅在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勇
本文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山东济南城镇化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当前难点和障碍因素,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动力和着力点。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原因 发展模式 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秋实 陈萍
以国外城镇化发展的3种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当前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上进行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后指出,基于人口、土地、环境的约束,城乡统筹与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进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及建设路径。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但我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可能成为较有效率和效益、较切合实际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模式 城市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曼 王海霞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及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按照"纳瑟姆曲线"规律,当前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城镇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巨大,仅仅依靠财政投入难以满足。此外,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出发,以政府为单一投资主体模式往往存在效率问题。因此,需要通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昕 郑建明
[目的 /意义]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模式入手,揭示"两化"融合发展的具体内容。[方法 /过程]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文献和国家相关文件的查阅、梳理,在回顾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两化"互动模型、要素模型以及目标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互动模式。[结果 /结论]在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两化"应该从要素、目标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对接,通过"两化"良性互动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智慧城市是"两化"良性互动的初级产物,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两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信息化 智慧城市 互动模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嫣
文章梳理了苏南古镇形成及演变的经过与特点,分析了苏南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要求,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框架中,提出了苏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模式,即"旅游先导、核心保护、产业升级、生态平衡"。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历史文化名镇 苏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刚
本文从就业、消费等角度考察小镇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效应,探讨"特色小镇"模式的理论机制。借助基于小国开放经济情形构建的理论模型推演可以发现,通过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可贸易品产业,能够使小镇地区避免缺乏绝对优势产业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劳动力外流,并使得当地居民的消费品供给比无特色产业的情况更加丰富;通过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等非贸易品产业,并吸引外地顾客来小镇当地进行消费,可以在丰富周边地区居民消费选择的同时实现劳动力的本地化就业。本文以2011-2016年地级市数据为基础构建的计量模型证实了上述机制。相关结论对于认识特色小镇模式的适用性及其在实现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新"着手,全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并总结分析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祥征 金琴 林丹琪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展中存在的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城市建设水平落后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城镇化典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可以采用多功能资源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贫困地区旅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发展模式和边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等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同时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本文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种互动发展模式,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镇化 互动发展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