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1)
2023(9121)
2022(6962)
2021(6239)
2020(4972)
2019(11027)
2018(11249)
2017(22313)
2016(12218)
2015(13806)
2014(14081)
2013(13859)
2012(12580)
2011(11321)
2010(11685)
2009(11210)
2008(11312)
2007(10136)
2006(9619)
2005(8725)
作者
(35641)
(29497)
(29426)
(28137)
(18810)
(13752)
(13491)
(11353)
(11184)
(10455)
(10005)
(9762)
(9277)
(9246)
(9003)
(8929)
(8649)
(8642)
(8531)
(8501)
(7366)
(7208)
(7170)
(6640)
(6631)
(6619)
(6577)
(6547)
(5837)
(5682)
学科
(54791)
经济(54739)
管理(36309)
(35407)
(26174)
企业(26174)
中国(22296)
方法(18967)
(18623)
数学(16599)
数学方法(16455)
(14752)
(13599)
业经(13153)
农业(12405)
地方(12338)
(10499)
银行(10491)
(10127)
(10009)
(9318)
财务(9295)
财务管理(9273)
(9112)
贸易(9103)
(8882)
(8863)
企业财务(8835)
环境(8660)
(8479)
机构
学院(182233)
大学(181074)
(76903)
经济(75003)
管理(66823)
研究(62323)
理学(56408)
理学院(55804)
管理学(54854)
管理学院(54541)
中国(49016)
(39647)
(39107)
科学(35826)
(30796)
财经(30554)
中心(28043)
(27596)
(27588)
研究所(27343)
(26841)
北京(25437)
(24358)
经济学(24353)
师范(24132)
业大(23898)
(22735)
(22615)
财经大学(22479)
经济学院(22035)
基金
项目(112820)
科学(89275)
研究(85371)
基金(81294)
(69708)
国家(69110)
科学基金(59245)
社会(55725)
社会科(52772)
社会科学(52756)
(43727)
基金项目(42772)
教育(38841)
(36670)
自然(35848)
编号(35541)
自然科(34991)
自然科学(34984)
自然科学基金(34294)
资助(32372)
成果(29695)
(25786)
重点(25544)
课题(25115)
(25107)
国家社会(23089)
(22650)
(21962)
(21873)
教育部(21668)
期刊
(91043)
经济(91043)
研究(59443)
中国(35513)
(29509)
(25951)
管理(25283)
学报(23961)
科学(23875)
(20273)
金融(20273)
大学(19097)
教育(18798)
学学(18011)
农业(17338)
业经(15905)
技术(15183)
财经(15155)
经济研究(14806)
问题(14760)
(13114)
(10210)
现代(9792)
商业(9149)
理论(9043)
(8774)
技术经济(8536)
国际(8358)
经济问题(8099)
实践(8009)
共检索到280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琳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新常态下探索新模式、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受以往城市化道路的惯性思维影响,当前我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仍然面临较多的非可持续化矛盾。文章从"三高三低"六个层面对我国新型城市化的非可持续矛盾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未来新型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动力类型选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要构建低碳绿色的城市发展新模式,选择符合自身的新型城市化动力类型,提高建设效率,加快推动中小城镇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婷萍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采用城市用地扩展系数、人口与耕地协调系数、耕地与城镇用地转化系数和城镇用地效益系数等四个指标 ,来说明城市化水平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 ,在本经济区 ,城市化虽然是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但不是主要原因 ;城市化的发展可增强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的聚集效应 ,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波  
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矛盾广泛存在于收益差距、农民工权益维护、征地拆迁和就业等领域,已经对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政府行为偏差、城市经济不发达及社会管理落后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必须从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通过转换政府职能、进行制度创新、发展城市经济、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等措施,妥善处理相关利益问题和矛盾,促进城市化的正常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我国目前由于城布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种种结构性的矛盾非常明显和“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林杰  王玉静  申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提高,但最终消费率却呈现了不正常的下降趋势。依据河北省1986-2006年城市人口比重与最终消费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城市化水平与最终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尽管城市化发展与最终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原因。对这一矛盾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城市化效率角度给出了解释及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国伟  李瑶  任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陈明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韩云  孙林岩  
通过承接国际低端制造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模式,是我国在特殊背景下切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正确选择,但因此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引发了潜在风险。究其原因,是长期形成的区域资源需求和供应偏好,在路径的惯性作用下,无法靠市场机制逆转所致。只有通过发展支撑产业、改变招商模式和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等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诱致性变迁",甚至是"强制性变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克服资源短缺矛盾,促使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战略转变,实现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莫晓辉  
实践表明,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以区划规划和土地国有化推动的城市化,还是农民以集体土地自主参与的城市化,都问题丛生。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出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等值化为导向,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钢  李颖  刘晓刚  龙厚蓉  
转型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四个突出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出发,做出科学的路径选择。提升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是:实施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构建以科研院校为技术创新源、以企业为产业开发主体、产学研府民紧密结合的科技价值链创新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尽管存在对宏观调控方向、工具和力度上的分歧,但研究人士在普遍意义上仍然存在或应该存在如下共识:第一,从经济波动周期看,宏观调控具有双向性质,既有紧缩也有扩张,因此宏观调控是一种常态;第二,宏观调控在本意上属于反周期性质的需求管理,针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利华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的中高速运行、服务业的崛起以及经济转型需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劳动者。借鉴他国经验,通过教育培训谋求"教育红利"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包括通过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提供能满足现代化农业与工业发展需要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以职业培训推动现有农业转移劳动力向技术工人的转化;以机制设计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就业容纳能力;以及通过教育投资推动从幼儿园至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鹤  尹来盛  冯邦彦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把握城市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就能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