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9)
2023(15950)
2022(13367)
2021(12398)
2020(10370)
2019(23571)
2018(23775)
2017(45848)
2016(25051)
2015(28288)
2014(27977)
2013(27390)
2012(25013)
2011(22712)
2010(22848)
2009(20997)
2008(20449)
2007(18144)
2006(16183)
2005(14265)
作者
(72290)
(59597)
(59309)
(56515)
(38005)
(28544)
(26948)
(23299)
(22586)
(21200)
(20268)
(20011)
(18991)
(18661)
(18465)
(18025)
(17744)
(17704)
(17134)
(17108)
(14739)
(14634)
(14243)
(13534)
(13386)
(13374)
(13255)
(13166)
(11960)
(11804)
学科
(99225)
经济(99117)
管理(73648)
(71521)
(58080)
企业(58080)
方法(42966)
数学(36920)
数学方法(36542)
中国(31821)
(28956)
业经(23640)
(23598)
地方(21093)
技术(20886)
(20503)
(20030)
农业(19320)
(17752)
贸易(17739)
(17213)
理论(17048)
(16663)
银行(16606)
(15911)
环境(15662)
(15513)
(14787)
金融(14784)
(14233)
机构
大学(357472)
学院(355273)
管理(141606)
(141521)
经济(138302)
理学(122562)
理学院(121177)
管理学(119190)
管理学院(118539)
研究(118207)
中国(87411)
(76961)
科学(72992)
(64902)
(58452)
(56006)
研究所(53178)
业大(52956)
中心(52806)
财经(52091)
(51795)
北京(48669)
(47931)
师范(47516)
(47292)
农业(43770)
(43039)
(42336)
经济学(42294)
财经大学(38656)
基金
项目(241067)
科学(190299)
研究(177988)
基金(174167)
(151069)
国家(149780)
科学基金(129288)
社会(112585)
社会科(106646)
社会科学(106618)
(94816)
基金项目(93456)
自然(83118)
教育(81497)
自然科(81195)
自然科学(81177)
自然科学基金(79723)
(79436)
编号(73050)
资助(69718)
成果(59451)
重点(53623)
(53179)
(52632)
(51928)
课题(50459)
创新(49002)
国家社会(45939)
教育部(45187)
科研(45166)
期刊
(155922)
经济(155922)
研究(107567)
中国(68113)
学报(54478)
管理(53142)
(51058)
科学(50986)
(46539)
教育(42842)
大学(41531)
学学(38791)
农业(35363)
技术(31117)
(30590)
金融(30590)
业经(26587)
财经(24839)
经济研究(24790)
问题(22293)
(21220)
图书(19612)
科技(18841)
(18082)
技术经济(17867)
理论(17632)
现代(17034)
商业(16350)
实践(16104)
(16104)
共检索到519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华  
过去我国城市化的迸发式进程主要由廉价的土地要素和劳动要素来驱动,而当前新型城市化建设背景下,过度依赖于"土地红利"与"人口红利"的旧路子已不可持续。文章全面分析过去我国城市化建设依赖于"土地红利"与"人口红利"的两种倾向,着重剖析两种倾向的弊端以及对新型城市化建设不可持续性,文章最后提出新型城市化建设必须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基于此,提出了走创新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发展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华  
过去我国城市化的迸发式进程主要由廉价的土地要素和劳动要素来驱动,而当前新型城市化建设背景下,过度依赖于"土地红利"与"人口红利"的旧路子已不可持续。文章全面分析过去我国城市化建设依赖于"土地红利"与"人口红利"的两种倾向,着重剖析两种倾向的弊端以及对新型城市化建设不可持续性,文章最后提出新型城市化建设必须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基于此,提出了走创新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宇军  胡树华  代晓晶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参照知识竞争力指数及STI指标体系,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四维评价模型。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创新型城市构建进程中,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性,结论认为,主要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驱动、开放创新驱动、"两型"示范驱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以及综合创新驱动等六类典型驱动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凌云  梁传杰  
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通过明晰创新主体,建立创新驱动的催生机制和培育适宜创新的环境,以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刘江日  
过去30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贡献。当前这种过度依赖廉价"土地红利"和廉价"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不仅容易导致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会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居民生活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也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具有可持续性。文章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两种偏向,认为城镇化必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城镇化的"创新驱动"需要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发展智慧城市,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卓  杨正东  李富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好创新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成为检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一带一路"产业转移可能存在的模式创新、文化创新、耦合创新等问题,提出构建以中国国家价值链为基础,沿线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共同组成的共轭环流互利共赢产业体系,对相关产业转移创新问题进行了解析,进而避免各自为政的产业转移规划造成低效配置中国产业转移和布局。通过统筹协调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构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互惠分工生产体系,这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推进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华春  赵春学  刘颖梅  
中国城市化率在突破50%以后的新发展时期,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创新土地流转等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国城市化顺利推进与城乡和谐发展。以土地制度创新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在这些方面提供了良好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永坡  蔡学军  李倩  
本文以我国66项关于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为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对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发现:从政策出台主体上看,地方政策数量占多数,中央政府和部委的政策数量较少;在地区分布上,中东部出台的政策数量占多数;关于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比例,在"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情形下,完成人所占的比例以20-30%居多,在"将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转化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情形下,用于奖励该项科技成果完成者和转化实施者的比例在5%-10%之间。与国外情况相比,我国的政策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技术转移收益分配中对个人的激励力度略显不足,因此要在以下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鹏刚  史耀波  
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内在源泉,现有研究并未将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统一纳入创新能力提升分析框架,不能全面反映市场需求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效果。在理论模型推演出市场需求与创新水平存在关联性基础上,基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维视角,采用2004-2016年中国内地30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检验市场需求要素对研发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市场需求既显著激励了研发投入强度,又明显提高了创新效率水平,培育国内市场需求对创新活动同时具备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激励;出口贸易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有利于创新效率提升;进口贸易与技术交易市场对创新活动存在数量和质量双重压力,是阻碍市场创新效力发挥的主要因素,降低二者的负面约束值得重视;现阶段我国创新活动仍表现为显著的"资本驱动型"特征,R&D人力资本投入数量很高,但贡献相对有限。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可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通过启动市场需求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制定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阳  霍国庆  顾春光  
文章通过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指标测度上提供的理论支撑,以期阐明区域创新驱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自然联系。同时,赋予各要素之间的外延与内涵的准确范围,以期阐明不同区域各要素的变化差异和变量函数,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要素探讨作为切入点,以期阐明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机制和综合作用机理,为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基础,建立范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员宁波  
为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克服国内资源环境的强约束,必须使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可持续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而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是其依靠力量。文章研究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创新驱动作用机制,从内源式和外源式视角提炼出科技、人才、外生促进机制和知识转移梯度创新驱动机制四个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关键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创新驱动作用机制,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创新驱动背景下知识转移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保障,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转移存在于知识源、知识系统和创新平台间,三者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知识源将知识转移至企业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对知识整合创新并转移至企业创新平台进行创新,知识系统是整个传导机制的关键;知识转移系统对知识需求参数和知识创新率有较高灵敏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莉  郭勇  
本文根据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结合高校创新性团队学习现状,设立和讨论了在高校学生创新性团队学习中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12个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及知识转移成效的取得提出了对策及建议。研究对进一步改进高校的学风,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型国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玺玫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主导作用不突出、多方协同壁垒明显、学校办学现状限制、创新成果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及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等障碍因素,既不利于高职教育创新驱动发展,也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文章从解决现实困境、寻找有效路径出发,提出了政府主导、高校主导、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等举措,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服务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娟  
文章主要探讨了城市化的发展、挑战、融资问题以及融资的模式和创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政策改革、技术创新、文化融合。然而,城市化发展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社会治理和区域协调等挑战。新型城市化的融资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和融资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多元化的城市融资主体、多层次的城市融资平台和多样化的城市融资工具,并强调了利用数字技术、绿色理念和社会力量提升城市融资的智能化、可持续性和共享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