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7)
- 2023(14040)
- 2022(11723)
- 2021(10844)
- 2020(9043)
- 2019(20263)
- 2018(20404)
- 2017(39330)
- 2016(21798)
- 2015(24419)
- 2014(24571)
- 2013(24322)
- 2012(23003)
- 2011(21187)
- 2010(21664)
- 2009(20567)
- 2008(20319)
- 2007(18809)
- 2006(17230)
- 2005(16084)
- 学科
- 济(93411)
- 经济(93278)
- 业(66095)
- 管理(58773)
- 农(48656)
- 企(43037)
- 企业(43037)
- 农业(32291)
- 中国(31689)
- 方法(29160)
- 制(25545)
- 业经(25388)
- 数学(24808)
- 数学方法(24581)
- 地方(24371)
- 财(22546)
- 银(19427)
- 银行(19398)
- 行(18794)
- 体(17940)
- 融(17525)
- 金融(17518)
- 学(17284)
- 贸(17139)
- 贸易(17123)
- 易(16598)
- 发(16554)
- 策(14354)
- 环境(14210)
- 技术(14058)
- 机构
- 学院(314226)
- 大学(309468)
- 济(134475)
- 经济(131516)
- 管理(115590)
- 研究(114457)
- 理学(97026)
- 理学院(95979)
- 管理学(94509)
- 管理学院(93952)
- 中国(91270)
- 农(68385)
- 京(67463)
- 科学(66466)
- 财(65171)
- 所(59081)
- 中心(52644)
- 研究所(52501)
- 农业(52387)
- 江(51630)
- 业大(49369)
- 财经(49031)
- 经(44131)
- 北京(43111)
- 范(41876)
- 师范(41448)
- 院(40713)
- 州(40584)
- 经济学(39777)
- 省(38005)
- 基金
- 项目(195019)
- 科学(152535)
- 研究(149021)
- 基金(137781)
- 家(119324)
- 国家(118161)
- 科学基金(99650)
- 社会(94334)
- 社会科(89028)
- 社会科学(89009)
- 省(78679)
- 基金项目(72368)
- 教育(67186)
- 划(64698)
- 编号(62978)
- 自然(60081)
- 自然科(58556)
- 自然科学(58543)
- 自然科学基金(57493)
- 资助(55455)
- 成果(52822)
- 发(47808)
- 课题(44715)
- 重点(44172)
- 部(43757)
- 制(41016)
- 创(40384)
- 发展(38927)
- 性(38774)
- 国家社会(38623)
- 期刊
- 济(167800)
- 经济(167800)
- 研究(101239)
- 中国(76833)
- 农(70234)
- 财(48869)
- 学报(47634)
- 农业(46944)
- 科学(44859)
- 管理(43681)
- 融(39617)
- 金融(39617)
- 教育(38570)
- 大学(37376)
- 学学(35271)
- 业经(32432)
- 技术(28127)
- 经济研究(24707)
- 财经(24636)
- 问题(23390)
- 业(23040)
- 经(21206)
- 世界(16991)
- 贸(16707)
- 农村(16400)
- 村(16400)
- 版(16106)
- 经济问题(15669)
- 农业经济(15581)
- 技术经济(15548)
共检索到51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冠勤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注重其多元化发展和制度供给,是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不断改革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以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多元化发展 制度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庆海
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种类型。家庭农场代表着未来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方向,但它的成长是一个历史进程,要在这个进程中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尺度。要注重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式发展。农业企业应主要从事耕地以外的经营,要高度重视非农民主体进入农地经营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制度供给的滞后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重要因素,要加快建设法制化农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功能定位 制度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云云
紧密对接供给侧改革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研究阐述了供给侧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与融合发展的意义;从培育特需人才,完善土地政策,优化投融资系统和推广农业产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剖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给侧要素;给出培育新型农业职业农民,市场化运作专业合作社和引导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范围等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职业农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丽 吕杰
文章从交易费用理论出发,分别从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角度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三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都具有节省外生交易费用的功能,家庭农场节省的能力稍弱。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制度易产生高额内生交易费用,家庭农场内生交易费用较小。综合来看,家庭农场是最能节省交易费用的组织,未来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制度 交易费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 王寿彭 韩子名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科学测度省级农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基础上,结合2013-2020年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农业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特别地,农业数字化对非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以及民族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作用更强。作用机制表明,农业数字化通过缓解雇工成本约束、土地流转约束、融资约束和销售约束,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农业数字化协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驱动了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农业数字化发展、赋能和普惠新格局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趋粮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佳 蔡亮慧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体缺乏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织载体。站在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困境。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与执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保障;完善农业社会化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冬 郑风田 彭军 内海真一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韩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为例,总结并思考国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历程与经验,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转、政府扶持、社会化服务、新型农民建设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农协 家庭农场 国外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佳 蔡亮慧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体缺乏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织载体。站在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困境。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与执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保障;完善农业社会化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训波 朱文
本文在理论总结、政策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要求,总结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指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训波 朱文
本文在理论总结、政策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要求,总结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指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鹏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经营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迎难而上,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完善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体系,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扶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农业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存在的困扰,建议以农业现代化转型为背景,从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健全、政策扶持和立法完善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路径与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明洁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在经营规模、资金来源、市场导向、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信息化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营造农业创业的良好环境,更好地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义重大。
关键词:
扶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楼栋 孔祥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四化同步"发展、农产品价值链升级、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金融扶持、优化农技服务、完善基建配套等方面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振锋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即组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土地流转难,规模化进程缓慢;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人才缺口较大;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等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保障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土地规模、资金、人才、科技和政策等需求,以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