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0)
- 2023(8438)
- 2022(7162)
- 2021(6551)
- 2020(5357)
- 2019(11984)
- 2018(11972)
- 2017(23448)
- 2016(12796)
- 2015(14617)
- 2014(14779)
- 2013(14789)
- 2012(14468)
- 2011(13323)
- 2010(13710)
- 2009(12920)
- 2008(12668)
- 2007(11526)
- 2006(10657)
- 2005(10129)
- 学科
- 济(59790)
- 经济(59736)
- 管理(30135)
- 业(28712)
- 中国(23540)
- 地方(20443)
- 企(20044)
- 企业(20044)
- 农(19045)
- 方法(17979)
- 数学(14690)
- 数学方法(14582)
- 业经(14489)
- 制(12947)
- 农业(12456)
- 银(12142)
- 银行(12129)
- 行(11923)
- 发(11778)
- 财(11614)
- 融(11333)
- 金融(11330)
- 贸(11020)
- 地方经济(11010)
- 贸易(11006)
- 学(10569)
- 易(10562)
- 环境(9466)
- 和(9274)
- 发展(8816)
- 机构
- 学院(189220)
- 大学(187440)
- 济(78999)
- 经济(77022)
- 研究(72390)
- 管理(66052)
- 中国(55559)
- 理学(54629)
- 理学院(53798)
- 管理学(52997)
- 管理学院(52601)
- 科学(42776)
- 京(42277)
- 财(39141)
- 所(37761)
- 研究所(33587)
- 中心(31952)
- 农(31410)
- 江(30606)
- 财经(29360)
- 范(29335)
- 师范(29096)
- 北京(28032)
- 经(26346)
- 院(25926)
- 州(25323)
- 业大(24660)
- 农业(24221)
- 经济学(24057)
- 师范大学(23330)
- 基金
- 项目(113469)
- 科学(88396)
- 研究(87507)
- 基金(78582)
- 家(67751)
- 国家(67078)
- 科学基金(55724)
- 社会(55063)
- 社会科(52085)
- 社会科学(52077)
- 省(45721)
- 基金项目(41593)
- 教育(39163)
- 划(38359)
- 编号(37135)
- 自然(32538)
- 成果(32112)
- 自然科(31692)
- 自然科学(31684)
- 发(31350)
- 资助(31340)
- 自然科学基金(31074)
- 课题(27110)
- 重点(25905)
- 发展(25692)
- 展(25248)
- 部(24802)
- 创(23357)
- 年(22190)
- 国家社会(22128)
共检索到313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斯 张皓珏 陈一
[目的/意义]从多层维度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为“十五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宏观数据与案例文本作为数据源,提取建设方式、空间营造、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形成概念和类型,归纳存在的问题。[结论/发现]我国以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主体,在总分馆制基础上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建、改造和嵌入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建设方式,空间价值是核心价值,空间的变革带动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变革。未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与已有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深入衔接,同时形成错位发展;加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价值]采用多源数据从宏观上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提出面向“十五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李斯
我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走过了十年历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 500多个,主要类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理念新、形态新、机制新、技术新和服务新的特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参考文献33。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志茹 范德成
文章首先论述我国发展替代能源的意义,并分别描述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核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主要替代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我国目前替代能源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替代能源 发展现状 未来展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英志 翟丽茹
5G时代的来临与媒体技术的发达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短视频行业能够快速锁定用户,网红经济的崛起也为短视频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不容忽视的是,短视频行业在内容创作、思维架构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短视频行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
关键词:
短视频 新媒体 社会责任 网络空间秩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新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各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龙红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近期中国政府连续推出取消外资机构在华业务范围限制、取消QFII及RQFII额度限制、取消券商等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等一系列举措,都表明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的既定政策不变,并且力度越来越大。债券通业务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的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一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德胜
绿色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文章简要介绍了绿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产业发展规模、绿色农业企业、农民、国家政策等方面说明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如绿色农业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绿色农业企业高增速显著、农民绿色意识提高、政策对绿色农业支持力度加大等,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如缺乏理论研究、标准不健全、疏于管理、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分布不均匀、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并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借鉴国外经验、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绿色农产品价值等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
绿色农业 产业成长 借鉴意义 支持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春华
自2006年年初民生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了第一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以来,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便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然而,从2009年年底开始,中国银监会频频出台政策重拳,直接和间接针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政策共出台了十余项之多,引起了人们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前景的担忧。本文阐述了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存在的基础,对该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相关的政策走向对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设想。
关键词:
分业管理 银信合作理财 现状与未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彦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循环发展成效显著,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取得较大进步,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提升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农业循环发展的基础仍较为薄弱,制约因素主要有法规标准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到位、科技支撑不足、资源化成本较高、市场主体参与意愿不足等。未来一段时期,推进农业循环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产过程清洁低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壮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对此,应通过理顺管理体制、补齐法规短板、提升政策制度、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典型模式、鼓励多方参与等措施,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现代农业 绿色发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新 刘晃 方辉 徐皓 王鲁民 刘英杰
深蓝渔业是“养-捕-加”一体化、“海-岛-陆”相联动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体系,是实现“以养为主、三产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现代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和有机载体。其生产体系覆盖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的近海、远海以及大洋极地等海洋空间,将“种-养-捕-加-网”等不同关键环节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蓝色粮仓”的拓展与延伸,对于保障优质蛋白供给、拓展养殖新空间、支撑蓝色经济增长和坚守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科技工作日益加强与产业化实践不断深入,深蓝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逐步涌现。本文综合分析了发展深蓝渔业的战略意义,阐述了其蕴含的主要生产功能,总结了制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针对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深蓝生物遗传资源解析、打造工业化绿色生产模式、高品质捕捞大洋极地资源、研发海陆联动加工技术与装备、构建渔业船联网系统等重点科技任务,凝练了实施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打造多元人才聚集高地、建立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等措施建议,旨在为促进深蓝渔业科技进步和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深蓝渔业 发展现状 生产体系 新兴产业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芬 苏新宁
改革开放以来,情报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我国情报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情报学的学科体系、领域和研究热点,以及学科融合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情报学学科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的问题包括理论基础薄弱、在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领域没有发挥支柱作用和情报工作的不足等。最后,对情报学学科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学科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并行发展与交叉融合以及学科地位的提升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刘光武 丁明磊
新型研发组织是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类新型的研发机构,在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引进创新人才方面形成了鲜明特点。本文分析了新型研发组织的发展在制度保障、体制创新以及政策支持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的障碍,指出中国应从建立和完善现代研发组织体系出发,通过积极引导,作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打造中国新型产业技术研发体制和加强现代院所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振国 卢丽丽 刘智洋 王淼
我国处于种业振兴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是种业发展获得资源和市场的重要渠道。我国种业对外开放在助力农业发展、推动种业产业化和走出去方面作用显著,种业政策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种业贸易呈现多元化发展。同时,我国部分品种种源进口依赖度高,种企国际化程度有限,种质资源和技术引进难度大,阻碍了种业开放进程。未来可通过开放举措保障国内用种安全,通过专项支持提升种企国际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加速种质资源、技术引进。
关键词:
种业对外开放 种业对外贸易 挑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金廒 周荣汉 宿树兰 丁安伟 吴启南
论文对我国中药资源科学发展现状、中药资源学科的核心问题、学科体系及人才培养概况与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问题及对策。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药资源科学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