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7)
- 2023(10376)
- 2022(8097)
- 2021(7191)
- 2020(5716)
- 2019(12893)
- 2018(13083)
- 2017(25274)
- 2016(13800)
- 2015(15906)
- 2014(16186)
- 2013(16034)
- 2012(15307)
- 2011(14137)
- 2010(14566)
- 2009(13635)
- 2008(13525)
- 2007(12583)
- 2006(11912)
- 2005(11026)
- 学科
- 济(66658)
- 经济(66591)
- 管理(34682)
- 业(33636)
- 中国(27261)
- 企(23131)
- 企业(23131)
- 农(22352)
- 地方(22211)
- 方法(18371)
- 业经(17127)
- 数学(15619)
- 数学方法(15516)
- 农业(14781)
- 制(14064)
- 发(13772)
- 银(13730)
- 银行(13714)
- 行(13390)
- 财(12706)
- 融(12696)
- 金融(12695)
- 贸(11692)
- 贸易(11675)
- 地方经济(11328)
- 易(11252)
- 学(10801)
- 发展(10589)
- 展(10564)
- 环境(10489)
- 机构
- 学院(203942)
- 大学(201575)
- 济(86888)
- 经济(84859)
- 研究(76548)
- 管理(71103)
- 中国(60432)
- 理学(58188)
- 理学院(57458)
- 管理学(56545)
- 管理学院(56155)
- 京(45568)
- 科学(44029)
- 财(42714)
- 所(39139)
- 研究所(34641)
- 中心(34441)
- 江(34397)
- 农(34123)
- 财经(31894)
- 北京(30078)
- 范(29943)
- 师范(29660)
- 经(28671)
- 州(27834)
- 院(27601)
- 业大(26804)
- 经济学(26735)
- 农业(26017)
- 省(24220)
- 基金
- 项目(120257)
- 研究(94500)
- 科学(93285)
- 基金(82315)
- 家(70450)
- 国家(69752)
- 社会(59189)
- 科学基金(58205)
- 社会科(55916)
- 社会科学(55905)
- 省(48660)
- 教育(42809)
- 基金项目(42610)
- 编号(40550)
- 划(40185)
- 成果(34880)
- 自然(33131)
- 资助(33122)
- 发(33060)
- 自然科(32223)
- 自然科学(32214)
- 自然科学基金(31590)
- 课题(29964)
- 重点(27581)
- 发展(27392)
- 展(26915)
- 部(26124)
- 年(24539)
- 创(24469)
- 国家社会(23959)
共检索到344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称之为新型城镇化。本文在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四个内涵及其战略意义的前提下,提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并重、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最后,文章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市镇体制改革等推进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基本思路 重点任务 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家宁 刘阳 郧宛琪
核心提示随着大城市城镇化发展空间逐渐饱和,以县城为基点的新时期城镇化发展被推向国家层面。本文分析了以县城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效用及其关键核心,以期为全国范围内打造宜居宜业、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县城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冬欣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但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弱、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中西部城市群,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平稳融入城市,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平
本文认为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的有效途径 ,它能够缓解资金与城镇就业的压力 ,城镇的“增长极”效应也可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 ,城镇化还可推动土地和农业的现代化。但是 ,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 1)确立以农村城镇化为重心 ,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 ;( 2 )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确定可供选择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 3 )完善城镇的功能与架构、增强城镇张力 ;( 4)深化改革 ,促进小城镇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修立 张昱昭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为中国城镇化率的决定因素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该方法在国际比较的视角下,基于跨国数据,首次区分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动力和改革动力,进而为中国新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趋势预测中同时考察经济因素和改革因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实证分析表明:典型经济因素和体制改革因素都是中国城镇化率提升的重要动力,改革因素的贡献更为突出。本文预测2021—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能够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大约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变量平均每年贡献0.43个百分点,体制改革贡献0.62个百分点,2035年城镇化率大约达到77.29%。本文研究结果无论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还是对于“基本实现城镇化”远景目标的路径选择,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镇化 面板数据模型 预测 国际比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特征、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面临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背景下,应从优化税费立法权配置、加强公共服务与地方税的有机联系、探索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收入划分方式和建立促进城市群发展的跨区域公共服务筹资与成本分摊机制等方面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地方税体系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信用治理体制机制基本成型。在新发展条件下,随着我国信用工作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相关制度法规向成熟完善阶段加快转型,信用工作对原本落后于实践的信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发展阶段,特别是近期在国家有关“交叉学科”和“新文科建设”的总体部署下,基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现状,通过系统梳理信用学科建设未来发展方向,从信用与数字经济、信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与国家治理体系三大方面对当前我国增设信用学科特设专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示例方向。
关键词:
信用学科 学科建设 新文科 交叉学科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圣军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世界城市化主要有欧美同步型、拉美城市化超前型和城镇化滞后型三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城镇化过程大体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城市剥夺农村、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城乡综合治理和城乡一体化。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处于城乡综合治理阶段。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下,全国各地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有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前者的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后者的着力点是基层治理。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实现农村财产的资本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任保平
建设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制度体系是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实现高端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新发展阶段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推动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应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活力企业结合的体制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完善维护市场安全的体制机制,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若旭
高校美育教育植根于现实发展的大环境。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高校美育教育核心要求也呈现新的变化,各高校要全面推进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大势,从理念升华、课程体系、活动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优化高校美育教育。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高校 美育教育 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翼飞 刘金凤 宋佳萍
经济带已成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在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经济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我国"两横"——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以及"三纵"——沿海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包昆经济带五条经济带,需要进一步集聚经济要素,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提升节点城市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以经济带建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带 “两横三纵” 新发展阶段 新愿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永生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云南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正视云南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处于初期阶段的形势,探寻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和处于初期阶段的成因,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创新步伐,促进云南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云南 农村工业化 农村城镇化 政策取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磊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起点阶段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宏愿的冲刺阶段,要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和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指挥棒",要从客观规律和政治原则双重维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要之策、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之举和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可行之计,要求高水平畅循环、强科技、扩内需、促开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彬 金梦迪 段雨晨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全面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中明确指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国内学者继续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问题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淼杰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可归结为"三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体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升级和集聚,以及三次产业比重调整。贯彻新发展理念须从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和开放五个方面入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通过内外循环的双管齐下,最终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发展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