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3)
2023(14605)
2022(12629)
2021(12253)
2020(10221)
2019(23551)
2018(23712)
2017(45355)
2016(24990)
2015(28712)
2014(29103)
2013(29043)
2012(27063)
2011(24167)
2010(24752)
2009(22972)
2008(23037)
2007(20786)
2006(18700)
2005(16675)
作者
(73236)
(60908)
(60349)
(57643)
(38344)
(29184)
(27419)
(23833)
(22912)
(22102)
(20661)
(20355)
(19220)
(19109)
(18669)
(18280)
(18151)
(17814)
(17499)
(17017)
(15247)
(15114)
(14765)
(14056)
(13902)
(13766)
(13641)
(13378)
(12363)
(12141)
学科
(100680)
经济(100558)
(75460)
管理(72345)
(53266)
企业(53266)
(51697)
方法(41691)
数学(35933)
数学方法(35447)
(34457)
农业(34115)
中国(30975)
业经(26573)
(24149)
地方(22830)
(20636)
(18052)
贸易(18040)
(17663)
(17648)
银行(17626)
(17580)
财务(17567)
财务管理(17508)
(16729)
企业财务(16552)
(16482)
理论(16252)
(15841)
机构
学院(359154)
大学(358149)
(141195)
管理(140556)
经济(137804)
理学(120275)
研究(119491)
理学院(118996)
管理学(116942)
管理学院(116314)
中国(94629)
(77683)
科学(73863)
(72881)
(72304)
(61097)
业大(57287)
中心(56069)
(55377)
农业(55205)
研究所(54350)
财经(53871)
北京(49583)
(48613)
(48113)
师范(47734)
(44657)
(42318)
经济学(40104)
财经大学(39171)
基金
项目(231481)
科学(179791)
研究(174890)
基金(164517)
(141753)
国家(140408)
科学基金(119487)
社会(107353)
社会科(101102)
社会科学(101071)
(91314)
基金项目(87832)
教育(79435)
自然(75816)
(75325)
编号(75207)
自然科(73935)
自然科学(73919)
自然科学基金(72553)
资助(67529)
成果(62707)
(51304)
重点(50834)
课题(50821)
(49612)
(47047)
项目编号(44190)
创新(43782)
科研(43642)
教育部(43506)
期刊
(168161)
经济(168161)
研究(111392)
中国(77178)
(73471)
(57949)
学报(56944)
科学(51689)
农业(49773)
管理(49314)
大学(44232)
教育(43761)
学学(41308)
(37132)
金融(37132)
技术(31468)
业经(31421)
财经(26182)
经济研究(23624)
问题(23559)
(22931)
(22187)
图书(20824)
(19388)
理论(18772)
技术经济(17691)
实践(17184)
(17184)
现代(16690)
科技(16624)
共检索到556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小才  
本文论述了我国财政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指出在支持过程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激励引导;要采取合理的、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支持方式;要确定具体的支持范围,由于财政资金的有限性,还要求在此范围内确定一定时期的优先支持的顺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兆怀  张友祥  
一、山东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与问题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稳定。"十五"期间,尤其是2002年以来,山东省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萍  
本文从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调整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着力点是: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发挥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引导作用;改革财政支农方式;调整和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结构;建立和完善稳定长效的农业投入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加强对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大庆  刘浪夷  彭湘杰  
如何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傅志华  赵大全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多予"有了良好开端,"少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放活"也在积极推进。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财政用于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过低,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农业需求来说仍然远远不足。加上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农方式不完善、支农资金过于分散等原因,导致支农效果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迎春  刘鸿飞  龚将军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同一般,而其中金融支持研究极为重要。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归纳为四个相关的方面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属性及具体思路。虽然现有研究比较广泛,就一些问题也达成了基本共识。但仍然有不少研究弱点和空白,需要我们深入、务实地继续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抓住机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财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茵  邱立军  
一、引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日益加剧,城乡经济发展日益不均衡以及工业取得了一定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规划农村建设,使农村能够与城市一样享受到水、电、路、网、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就是要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人口素质,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良超  赵华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据推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到49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36万亿元至3.92万亿元之间。这个需求量,仅靠政府和民间投资是难以完成的。因此,金融支持对建设好新农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蹊  
本文论述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当地政府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解决县级财政的收支矛盾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国锋  王洪亮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铜山  陈明星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作为新农村建设初期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合理安排和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充分提高其运行质量和效率,尤显迫切和重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军  李腊云  
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无不与财政金融支持关系紧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农村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着财政拨款投入总量不足、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太窄、商业性银行撤离农村、农村资金严重流出等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应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农村财政金融支持体系以适应新农村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阿德力汗·叶斯汗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因此,新牧区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文章在牧区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提出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忠  
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机械化程度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天生弱质的地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增收效应过弱;政府项目调控的非科学性导致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浪费;新村聚居点缺乏科学规划,未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公共服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置条件;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示范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核;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