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6)
2023(15807)
2022(13294)
2021(12383)
2020(10463)
2019(23768)
2018(23449)
2017(44848)
2016(24899)
2015(28007)
2014(27817)
2013(27622)
2012(26146)
2011(23675)
2010(24147)
2009(22695)
2008(22907)
2007(21224)
2006(18951)
2005(16951)
作者
(76222)
(63887)
(63849)
(61004)
(40104)
(30910)
(29037)
(25005)
(23948)
(22854)
(21739)
(21396)
(20284)
(20028)
(19961)
(19800)
(19747)
(18717)
(18592)
(18276)
(16331)
(15896)
(15787)
(14541)
(14540)
(14451)
(14315)
(14110)
(13063)
(13057)
学科
(103993)
经济(103886)
(69270)
管理(65672)
(51493)
(46535)
企业(46535)
方法(43269)
数学(38456)
数学方法(38069)
农业(33861)
中国(29958)
(27934)
业经(26191)
地方(22593)
(22278)
(21933)
(20116)
贸易(20105)
(19553)
(17130)
银行(17061)
(16297)
(15762)
金融(15760)
(15393)
(15389)
财务(15356)
财务管理(15306)
(14890)
机构
学院(364472)
大学(363545)
(147031)
经济(143825)
管理(132943)
研究(126905)
理学(114184)
理学院(112807)
管理学(110663)
管理学院(110011)
中国(97357)
(85667)
科学(80877)
(77219)
(69742)
农业(66944)
(66855)
业大(63506)
研究所(60500)
中心(59110)
(56718)
财经(54319)
(49262)
北京(48273)
(48107)
师范(47501)
(45180)
(44614)
经济学(44570)
农业大学(42328)
基金
项目(238761)
科学(184674)
基金(171096)
研究(169799)
(151950)
国家(150581)
科学基金(126036)
社会(107022)
社会科(101046)
社会科学(101008)
(94802)
基金项目(91438)
自然(81835)
自然科(79901)
自然科学(79871)
(79626)
自然科学基金(78449)
教育(77076)
编号(69502)
资助(68999)
成果(56894)
重点(54117)
(52336)
(52203)
(48832)
课题(47938)
科研(46292)
创新(45735)
计划(44761)
(44493)
期刊
(169494)
经济(169494)
研究(105408)
(85343)
中国(74680)
学报(67642)
科学(58084)
农业(57532)
(53136)
大学(50184)
学学(47598)
管理(44062)
(37157)
金融(37157)
教育(36835)
业经(32292)
技术(29274)
(28378)
财经(26975)
经济研究(25469)
问题(24436)
(23148)
(21257)
图书(19063)
业大(18454)
(18366)
技术经济(18082)
世界(17103)
理论(16746)
科技(16715)
共检索到552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梅  
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和政治商业周期的出现是导致农村地方公共投资规模变化与周期新波动的关键因素。需要、供给与制度因素始终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和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内在动力是导致地方公共投资规模不断扩张。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梅  
新农村建设中特殊类型地区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必须根据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区域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为此,需要制定和实施特殊性的区域公共投资政策,引导和调整特殊类型地区地方公共投资资金的产业流向和空间流向,发挥特殊类型地区的特殊优势与特色优势,促进特殊类型地区地方公共品供求结构的不断优化;还需要消除和防治各种假借特殊类型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公共投资之名的各种寻租活动,为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梅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面临着"用足投票"困境,表现为激励机制缺陷、供求错位、融资不足、需求主体缺位与配置缺陷5种类型。化解和破除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面临的"用足投票"困境,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充分考虑农村地区民众的需求偏好;正确划分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务;在投资与供给时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创造良好的金融与制度环境;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治慧  罗静  
农村公共投资不足与布局不合理是导致城乡矛盾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四川公共投资的空间布局效率,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布局效率低下,区域相差悬殊,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在综合权衡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和贫困人口减少多重目标的前提下,以公共投资空间布局的效率评价为着力点,优化公共投资的空间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士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未来走向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考察“三农”问题的空间原因出发,提出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空间布局为主线,进行村庄整治和乡村群落结构优化。分析当前村镇空间布局和规划的有利条件,并对新农村建设的村镇空间布局战略进行理性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薇  
文章首先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的金融业空间分布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金融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基础、进出口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都对金融集聚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宗辉  蔡鸿毅  陈珏颖  刘合光  
[目的]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供求价格及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之外,并在更深层次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方法]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文章首先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1997—2015年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板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计量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农户的以往决策、农业技术、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市场粮食价格指数对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有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局部性效应致使中国玉米种植布局发生变化。[结论]建议政府部门重视我国省域间玉米产业空间之间的联动性,出台差异化的玉米产业支持办法,稳定省域之间粮食的供求关系,切实做好跨区域粮食调配工作,实现我国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沅孜  李谷成  李欠男  
基于生产集中度指标、生产规模指数、产地集中度系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1993—2013年中国油菜生产空间布局演变的实证表明:1993年以来中国油菜主产省虽变化不大,但部分省份在主产省中的位次发生了变动,其中西南地区、华中地区油菜主产省的位次上升明显,西北地区、华东地区部分油菜主产省的位次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油菜生产空间布局总体呈现"东减、北移、西扩"的特征;油菜产地集中度系数的波动上升表明,中国油菜产地集中度正在走向更高的水平,产地越来越集中。进一步测算三大比较优势指数发现,大部分油菜主产省长期以来具有十分稳定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江  陈文佳  
基于1978—2009年中国各地区(省、市、区)水稻生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轨迹,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水稻生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由南向北变动轨迹十分明显,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与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水稻单产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非农就业机会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凡勇昆  邬志辉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指向人的现代化,体现在作为人力资本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体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和作为政治主体公民意识的现代化三个维度,人的现代化要求教育结构形态的社会化。合村并居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的农村布局形式,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农村教育对于整个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农村教育对于内外环境的各种功能,让农村学校真正成为农村社区的文化中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林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根据公共选择经济学派的理论,通过设计一种偏好显示机制,反映农村社会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是解决农村公共物品最优供给问题的有效途径。现有的相对多数票、序数投票法、二二比较法等机制存在着信号显示不全、结果的发散性等问题。根据现有机制的分析,设计的多阶段集体否决投票法,有着较好的激励机制、信号显示完整、收敛性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农村公共物品偏好显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蹊  
本文论述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当地政府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解决县级财政的收支矛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建衡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完善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京京  
本文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服务业就业在北京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在就业区位熵所表征的总体专业化水平、各区县之间区位熵水平差异方面均存在较大区别。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分布的普遍性特征与总体上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各区县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合性中心—专业性外围空间结构,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不同的的空间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地租水平与集聚因子、行业特性、资源稀缺型以及政策引导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及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跃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土流转问题的重要性基础上,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法律行为不规范、土地成片流转难、流转土地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原因在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土地保障功能明显、中介组织匮乏等,推进土地流转需要采取加强规范管理、弱化土地保障功能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