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1907)
- 2022(10034)
- 2021(9261)
- 2020(7525)
- 2019(17098)
- 2018(16604)
- 2017(33052)
- 2016(17656)
- 2015(20130)
- 2014(20193)
- 2013(20202)
- 2012(19336)
- 2011(17760)
- 2010(18724)
- 2009(18054)
- 2008(17417)
- 2007(16091)
- 2006(15101)
- 2005(14459)
- 学科
- 济(79337)
- 经济(79246)
- 业(53426)
- 管理(51494)
- 企(42020)
- 企业(42020)
- 中国(33164)
- 融(28603)
- 金融(28603)
- 银(28188)
- 银行(28176)
- 行(27378)
- 农(25169)
- 方法(24597)
- 地方(23806)
- 财(22021)
- 制(21350)
- 数学(20860)
- 数学方法(20565)
- 业经(19647)
- 贸(16807)
- 贸易(16787)
- 农业(16786)
- 易(16310)
- 策(14945)
- 发(13145)
- 体(12887)
- 务(12739)
- 财务(12690)
- 财务管理(12661)
- 机构
- 学院(259140)
- 大学(255359)
- 济(115741)
- 经济(113062)
- 管理(95592)
- 研究(94347)
- 中国(81861)
- 理学(78608)
- 理学院(77720)
- 管理学(76710)
- 管理学院(76175)
- 财(59533)
- 京(55733)
- 科学(50815)
- 所(48133)
- 财经(44448)
- 中心(44380)
- 江(42295)
- 研究所(42090)
- 经(39911)
- 农(38211)
- 北京(37208)
- 经济学(35165)
- 范(35082)
- 州(34888)
- 师范(34835)
- 院(33387)
- 财经大学(32458)
- 经济学院(31471)
- 银(30946)
- 基金
- 项目(148132)
- 研究(117159)
- 科学(116485)
- 基金(104543)
- 家(87838)
- 国家(86967)
- 社会(74110)
- 科学基金(74069)
- 社会科(70373)
- 社会科学(70360)
- 省(58299)
- 基金项目(53301)
- 教育(53062)
- 编号(49486)
- 划(48449)
- 资助(44282)
- 成果(43491)
- 自然(43153)
- 自然科(42083)
- 自然科学(42075)
- 自然科学基金(41305)
- 发(38061)
- 课题(35816)
- 重点(33409)
- 部(33235)
- 发展(31875)
- 性(31547)
- 展(31341)
- 创(30919)
- 项目编号(29911)
- 期刊
- 济(144207)
- 经济(144207)
- 研究(92673)
- 中国(60281)
- 融(48653)
- 金融(48653)
- 财(44361)
- 管理(39570)
- 农(37708)
- 教育(32415)
- 科学(30451)
- 学报(29833)
- 业经(24607)
- 农业(24585)
- 大学(23932)
- 经济研究(23024)
- 技术(22507)
- 财经(22481)
- 学学(22006)
- 经(19390)
- 问题(19294)
- 贸(17286)
- 国际(16615)
- 理论(14628)
- 世界(13316)
- 商业(13083)
- 技术经济(13032)
- 实践(13005)
- 践(13005)
- 现代(12948)
共检索到44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桂华 谭春枝
新兴金融业态是一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力量,能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我国新兴金融业态主要包括股权类、准银行类、互联网类以及消费类四大类型,并呈现多样化、融合化、数字化与实体化四大发展趋势,但还存在发展不均衡、融资成本高、经营风险高及缺乏监管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协调发展、规范发展与统一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新兴金融 主流金融 准银行类 互联网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寒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以颠覆传统金融的服务方式而备受瞩目。然而,许多人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内涵缺乏清晰的理解,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监管政策也难以入手。在功能金融观的视角下,界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边界和类别,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问题之所在,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发展的科学的宏观政策。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服务 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审计模式提供的滞后、片面、分割的信息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数字内审"模式是突破困境的最佳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太平洋保险集团"数字内审"建设的实践经验,构建PFO内部审计发展分析模型,进而提炼出一套具有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的"数字内审"总体框架和建设模式,为内部审计信息化模式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数字内审 创新驱动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审计模式提供的滞后、片面、分割的信息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数字内审"模式是突破困境的最佳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太平洋保险集团"数字内审"建设的实践经验,构建PFO内部审计发展分析模型,进而提炼出一套具有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的"数字内审"总体框架和建设模式,为内部审计信息化模式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数字内审 创新驱动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锟
工程项目管理是比其他管理约束性更强的一种管理活动。目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日趋显现出规范化、集成化和量化管理的特征,而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仍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技术落后等问题,迫切需要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趋势,通过推动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信息化和做好可行性研究等几方面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福玉
"分享"不是"共享",而是"协同消费",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为"使用所有权",其商业模式是"个人对个人交易",实质乃新型信息消费,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分享主体不断换位、分享观念不断更新、分享规模不断扩大、分享范围不断拓展、分享内容不断丰富、分享形式不断创新、分享增量不断做大、分享价值不断提升、分享技术不断优化和分享社交不断本地化。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鑫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长华 桑柳玉
我国指数基金产品分为传统指数基金产品和ETF两大类,传统指数基金产品和ETF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指数基金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型基金公司在与大型基金公司竞争时应采取差异化经营应对策略,对传统指数基金应寻找市场空白点和市场热点;对ETF应从目前较为成熟产品入手,积累ETF管理经验,关注海外ETF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积极着手准备创新型ETF。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小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要素在各主权国家中自由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之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权国家、地区间的国际税收博弈更加活跃,且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税收发展新趋势,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国际税收发展新趋势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志弘
目前,平行进口这一国际贸易中的灰色区域在我国虽不多见,但是入世后却具有潜在的上升趋势,并将对各方利益主体产生复杂的影响。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我国应该充分利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给予各成员对该问题的处置权,尽早采取措施。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平行进口 发展趋势 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凯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是大趋势,但由于金融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过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
关键词:
混业经营 商业银行 证券 保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卫中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相悖。面对加入 WTO后的新形势 ,我国金融业应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 ,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金融业 混业经营 全能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吉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王仙君 高改英
本文认为:我国的农业仍然是小农经济,目前41.76%的城市化率只是一个名义数据;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农村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等形成的基础不同,具有明显的离农、离乡、进城的趋势,农民队伍将萎缩;今后20-30年是我国“三农”问题激烈变化的时期。提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非农产业的就业能力,加快农民队伍的分化,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改造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农业企业化为主体和良好的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业企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