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2)
- 2023(12649)
- 2022(10644)
- 2021(9859)
- 2020(8488)
- 2019(19212)
- 2018(19206)
- 2017(36379)
- 2016(19714)
- 2015(21934)
- 2014(21850)
- 2013(21380)
- 2012(19889)
- 2011(17931)
- 2010(18667)
- 2009(18274)
- 2008(17474)
- 2007(16016)
- 2006(14820)
- 2005(14022)
- 学科
- 济(71135)
- 经济(71012)
- 管理(59725)
- 业(54516)
- 企(46656)
- 企业(46656)
- 中国(30565)
- 融(29409)
- 金融(29402)
- 银(29081)
- 银行(29049)
- 行(28106)
- 制(27293)
- 财(26370)
- 方法(25301)
- 数学(21475)
- 数学方法(21192)
- 农(20667)
- 业经(18344)
- 体(18332)
- 务(15857)
- 财务(15803)
- 财务管理(15757)
- 企业财务(15026)
- 学(14731)
- 体制(14655)
- 地方(14451)
- 贸(14074)
- 贸易(14055)
- 易(13768)
- 机构
- 大学(271557)
- 学院(269539)
- 济(112296)
- 经济(109605)
- 管理(97021)
- 研究(95585)
- 中国(83091)
- 理学(80371)
- 理学院(79514)
- 管理学(78198)
- 管理学院(77686)
- 财(63565)
- 京(59066)
- 科学(52724)
- 所(48228)
- 财经(47357)
- 中心(45794)
- 江(44531)
- 经(42724)
- 研究所(42527)
- 农(42485)
- 北京(38416)
- 州(35455)
- 经济学(35349)
- 业大(35090)
- 财经大学(35060)
- 院(34813)
- 范(34689)
- 师范(34299)
- 农业(32899)
- 基金
- 项目(163412)
- 科学(127409)
- 研究(124768)
- 基金(116817)
- 家(100717)
- 国家(99838)
- 科学基金(84424)
- 社会(78636)
- 社会科(74485)
- 社会科学(74472)
- 省(63518)
- 基金项目(60126)
- 教育(58508)
- 划(53404)
- 编号(51504)
- 自然(51302)
- 自然科(50084)
- 自然科学(50070)
- 自然科学基金(49199)
- 资助(48154)
- 成果(45648)
- 课题(37516)
- 重点(37391)
- 部(37178)
- 制(35916)
- 发(35122)
- 创(34449)
- 性(33906)
- 国家社会(32518)
- 创新(32296)
共检索到45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诗林
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我国将开启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从理论与实践上正确认识与理解我国此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动因及考量,对做好下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金融监管理念新发展,回顾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及改革历程,分析新一轮监管体制改革的动因及考量。此轮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立足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新时期我国应对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同时,理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以及主要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金融监管新格局。展望未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金融风险监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的法规制度建设、新兴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效监管与支持创新之间的合理平衡,以及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新旧监管体系的有效衔接是下阶段改革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金融安全 互联网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金融风险更加复杂 ,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在新形势下 ,我国原有的金融监管已很难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从分析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入手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WTO 金融监管 功能性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剑阁
面对新的混业经营局面,原来的分业监管架构如何加以适应?初步建议从原来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甚至于牌照管理的监管体制。在混业经营大局面出现,金融创新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建议更要注重统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三大内容:第一,国际化。最近金融法规修订正要进行当中,各部门都在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来影响修法进程。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三个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体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洁,邓心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体制改革 统一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娉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例如,分业监管的制度性缺陷造成金融市场被人为分割,监管套利和降低监管标准的现象越来越多,对跨市场、跨行业产品的监管存在漏洞,金融市场重复建设和金融监管难以协调等。鉴于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金融宏观调控需要高效的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重要,因此,改革并完善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解决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跃民 戴玉明 蔡友才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目标模糊、法规滞后和缺乏监督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监管效率的提高。为确保我国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必须改革监管体制、构建独立金融司法体系和完善监管约束机制。
关键词:
中国 金融监管 监管体制 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娜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还只是流于对外部环境的监管,因此还留有明显的职能缺失,无法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随着目前诸多不同经营种类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业务之间彼此渗透的发展,使得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相关机制仍然需要完成深入改革,尤其是应当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的背景之下完成的机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体制改革 监管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晨
英国目前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所有监管职能集中在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SA)。2010年7月26日,英国在其公布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提出,于2012年取消FSA,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将成为唯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全面金融监管。原FSA的职能由三个机构取代:央行下辖的金融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包明友
2015年,英格兰银行发布《公平和有效市场评估》报告,对英国批发性金融市场进行全面和前瞻性的审视,拟缓解之前发生的一些重大欺诈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恢复市场信心。2015年5月财政部提交《英格兰银行议案:技术咨询稿》,拟将审慎监管局(PRA)由英格兰银行一个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转为内设部门,并成立审慎监管委员会(PRC),承担PRA原有的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世银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对各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和管制。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监管体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只是注重外部监管而存在重大缺陷,还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监管协调机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改革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胡平
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以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化解为主线,强化英格兰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加快推动银行业结构性改革,建立并完善金融机构处置机制。从英国金融监管螺旋式改革的历史和实践可以看出,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政策制定者一定要采取前瞻性的措施,以消除"宏观监管缺口"(underlap),提高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三年要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三大攻坚战,首要是防控金融风险。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点任务,并强调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同时,明确要求坚持从国情出发推进金融监管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