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6)
2023(7046)
2022(6102)
2021(5731)
2020(4977)
2019(11486)
2018(11376)
2017(22879)
2016(12181)
2015(13692)
2014(13586)
2013(13728)
2012(13158)
2011(12247)
2010(12648)
2009(12147)
2008(12097)
2007(11020)
2006(10217)
2005(9562)
作者
(35383)
(29133)
(29115)
(28099)
(18906)
(13770)
(13399)
(11138)
(11073)
(10800)
(9889)
(9537)
(9512)
(9494)
(9287)
(9098)
(8702)
(8618)
(8495)
(8388)
(7587)
(7337)
(7099)
(6746)
(6729)
(6670)
(6558)
(6424)
(5825)
(5693)
学科
(50971)
经济(50920)
管理(34971)
(34454)
(27782)
企业(27782)
方法(19602)
数学(17200)
数学方法(16958)
中国(16924)
(15202)
(14161)
(12804)
(12638)
贸易(12627)
(12361)
(11892)
(10945)
银行(10938)
(10611)
业经(10506)
(9911)
地方(9698)
税收(9375)
(9326)
(9298)
(9207)
金融(9207)
农业(9203)
及其(8087)
机构
大学(179008)
学院(178969)
(78996)
经济(77230)
管理(67272)
研究(65003)
理学(56198)
理学院(55563)
管理学(54721)
管理学院(54342)
中国(53258)
(41735)
(38712)
科学(35658)
(33091)
财经(31449)
研究所(29221)
中心(29053)
(28375)
(28373)
北京(25612)
(25223)
经济学(23851)
(23800)
师范(23646)
(23614)
财经大学(23064)
(22619)
经济学院(21472)
业大(21131)
基金
项目(104456)
科学(82476)
研究(79944)
基金(75923)
(65061)
国家(64536)
科学基金(54392)
社会(50108)
社会科(47551)
社会科学(47542)
基金项目(38731)
(38684)
教育(36708)
(33717)
自然(33698)
编号(33385)
自然科(32844)
自然科学(32835)
资助(32450)
自然科学基金(32262)
成果(29515)
(24177)
课题(23918)
重点(23902)
(23326)
(21720)
(20957)
教育部(20863)
项目编号(20320)
国家社会(20255)
期刊
(93820)
经济(93820)
研究(62903)
中国(36563)
(30193)
管理(27654)
(25055)
金融(25055)
(23032)
科学(22715)
学报(21994)
教育(20611)
大学(17528)
学学(16151)
经济研究(15895)
财经(15680)
农业(15199)
业经(15109)
技术(15036)
(13447)
(13166)
问题(12605)
国际(11871)
理论(9868)
现代(9067)
技术经济(8865)
实践(8786)
(8786)
商业(8769)
(8409)
共检索到292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志国  林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郝洁  吴艳素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增大。与以前相比,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更为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兼有结构型、成本推动型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新一轮通货膨胀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采取政策组合多管齐下的建议,即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市场机制深化等政策,努力降低通胀预期,控制通货膨胀全面蔓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晓燕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因此,在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时期,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琦生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解瑶姝  
本文以1996年第1季度-2014年3季度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数据为基础,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MS-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水平值和波动性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者的关系具有区制转移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在"新常态"时期,可以通过形成适度价格膨胀、增加货币投放或降低利率等手段对供给面进行调控,将积累存量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兆木  
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既有国内原因,又有输入通胀的影响。但是其深屡原因则在于我国经济在持续5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矛盾。综合出口、投资与消费三大需求的情况,2008年经济增长仍在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区间,2009年可能回落,但也不可能出现滞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是本轮通胀的基本特征,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和国际传导是本 轮通胀的主导因素,而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则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卫华  
在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几次通胀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本轮通胀的成因。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统计的科学性等几个侧面,探讨了治理通胀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by using CPI as the measuring indicator.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秋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 1998 年下半年至1999 年以来, 中央银行采取 “适当” 的货币政策, 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情况下, “适当” 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进行分析, 并结合 “适当” 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 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长秋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1998 年下半年,1999 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 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 情况下,“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 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 进行分析,并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伴随我国十年改革开放的通货膨胀幽灵,进入1988年,已经突破两位数,并呈持续上升之势。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当前通货膨胀率均已大大超过改革“不可避免的代价”的界限和我国人民的承受能力,从而变成急待整治的“顽症”。本文拟就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基因作粗线条描述,并为综合治理这一“顽症”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巧云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原因及治理对策张巧云一、我国通货膨胀发展的简要历史过程及当前通货膨胀的特征所谓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应过量造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旺,总需求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斯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然而,过去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带动收入增长的模式引发了人们对收入倍增引起价格上涨的担忧。以最近年度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为依据,分析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在今后工作中要遏制随时可能出现的新一轮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艾德文  
寻找有效缓解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新对策艾德文所谓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之说,没有普遍性的实证依据。寻找我国摆脱通货膨胀困扰的对策时,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应把经济增长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为此,需要突破某些传统观念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